图书介绍
三国经济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余鹏飞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718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国经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章变乱中的社会经济4
第一节封建割据政权的出现4
第二节人口的急剧锐减和人民的空前迁徙8
一、人口的急剧锐减9
1、战祸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12
2、严重的自然灾害吞噬劳动人民16
3、人口自然生殖率的下降21
二、人民的空前迁徙22
1、人口大迁徙的原因22
2、大迁徙的方式25
3、人口大迁徙的方向28
第三节土地荒芜、生产凋敝36
一、陆路交通37
第二章 曹操、诸葛亮、孙权的经济思想41
一、曹操的经济思想42
1、重农思想44
2、抑奢崇俭思想45
3、社会理想48
二、诸葛亮的经济思想49
1、务农殖谷、闭关息民51
2、盐铁官营、蜀锦为主54
3、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56
4、提倡节流积蓄、反对奢侈风气58
三、孙权的经济思想60
1、增广农亩、宽赋息调60
2、建置官营作坊、发展手工业64
3、优遇豪强地主、发展田庄经济65
一、耕籍田、行重农典礼70
第一节重农政策提到首要地位70
第三章 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0
二、颁诏书、宣农本之重要71
三、轻徭薄赋、休养生息77
第二节人口从流散到安集79
一、吴国的户口数81
二、蜀国的户口数86
三、魏国的户口数89
四、人口剧增的原因95
1、战乱较少、社会趋向稳定96
2、自然灾害减少,积极救荒97
3、招怀流民,增殖生育99
第三节土地制度的新发展105
一、以屯田制为主体的封建国有土地制106
1、屯田制实行的社会背景108
2、屯田制实行的时间128
3、屯田的类别、区域和组织系统131
4、推行屯田制的历史作用237
5、三国屯田制的废除242
二、大地主土地私有制247
三、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62
第四节新租调制的实行267
一、曹魏的租调制度270
二、蜀汉的租调制度279
三、孙吴的租调制度280
四、三国时期的杂税281
第五节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283
一、曹魏的水利工程284
二、孙吴的水利工程295
三、蜀汉的水利工程299
第六节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300
一、水稻种植范围的扩大301
二、蚕桑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302
第七节耕作方法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303
一、牛耕技术和耧犁的推广303
二、新型农田灌溉工具的出现309
三、农业产量的提高310
第四章 手工业生产和工艺技巧313
第一节盐业生产313
一、蜀汉的制盐业314
二、曹魏的制盐业316
三、孙吴的制盐业317
第二节冶铁业318
一、曹魏的冶铁业318
二、蜀汉的冶铁业320
三、孙吴的冶铁业321
四、冶炼技术的提高322
一、丝织业324
第三节纺织业的发展324
二、织布业329
三、纺织技术的进步330
第四节造船业330
一、造船工场遍布各地331
二、船舶种类繁多、船队庞大334
三、造船技术的提高338
第五节其它手工业和工艺技巧340
第六节手工业者状况345
第五章 商业、货币和物价347
第一节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发展347
一、魏蜀吴三国商业的恢复和发展347
1、曹魏统治下北方商业的复苏347
2、蜀汉商业的活跃349
3、孙吴江南商业的发展350
二、三国地方政权之间的通商352
三、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355
1、曹魏与东北、西北各族的贸易355
2、蜀汉与西南夷各族的互市358
3、孙吴与越族、夷洲少数族之间的贸易358
四、三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60
1、曹魏的对外贸易360
2、蜀汉的对外贸易362
3、孙吴海上贸易的兴盛362
第二节货币制度364
一、曹魏的货币制度364
1、五铢钱的兴废364
2、实物货币的复兴365
二、蜀汉的货币制度368
1、直百五铢368
2、传形五铢369
三、孙吴的货币制度370
1、币值面额大370
2、钱物并行372
第三节物价375
第六章 交通和都市378
第一节陆路和水路交通378
二、水路交通384
第二节都市384
一、洛阳385
二、长安387
三、成都388
四、邺388
五、建业391
后记395
热门推荐
- 561078.html
- 1802775.html
- 1126419.html
- 2051659.html
- 3768101.html
- 507062.html
- 955045.html
- 1780279.html
- 2320523.html
- 1362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9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5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9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3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7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2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7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