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春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5776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理学(学科: 影响 学科: 古典诗歌 学科: 文学研究 地点: 中国 年代: 两宋时代) 理学 古典诗歌 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第一章 宋代士人的文化心态3
一、宋初士人所面对的问题3
二、宋代士人心态特征之一:帝师意识的重新膨胀6
三、宋代士人心态特征之二:以道自任精神的复活11
四、宋代士人心态特征之三:人格理想的重新确立16
第二章 宋学的基本学术旨趣及核心范畴32
一、宋学的本体范畴之一:“心”35
二、宋学的本体范畴之二:“性”44
三、宋学的本体范畴之三:“诚”53
四、宋学的工夫范畴之一:“敬”57
五、宋学的工夫范畴之二:“思”62
六、宋学精神之特质65
第三章 宋代诗学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71
一、宋学与宋代诗学的意义生成模式71
二、宋代诗学之基本精神80
第四章 宋学对宋代诗学的一般影响93
一、从“吟咏情性”到“以意为主”93
(一)“情性”内涵辨析93
(二)“吟咏情性”所负载的诗学本体论观点97
(三)“以意为主”与宋代诗学本体论的基本倾向100
(四)“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的比较103
(五)两大诗学本体论观点产生的原因106
二、“自得”范畴从宋学向宋代诗学的转化108
(一)“自得”诸义108
(二)“自得”与宋儒心态111
(三)“自得”概念由宋学向宋代诗学的位移115
(四)从“自得”看宋学与宋代诗学之关系118
三、从“涵泳”范畴看宋学与宋代诗学的相通性120
(一)“涵泳”的含义120
(二)“涵泳”与道学旨趣122
(三)“涵泳”作为诗学范畴127
(四)从“涵泳”看宋学与宋代诗学的内在联系129
下篇 分论133
第五章 欧阳修在宋代诗学中的地位135
一、宋代士人主体意识的膨胀与欧阳修的人格追求136
二、欧阳修的诗学理论与其人格追求之关系143
三、欧阳修对后学的影响146
第六章 蜀学与诗学151
一、从生存智慧到诗性探求——论蜀学与苏轼诗学观念之关系151
(一)苏轼的人格理想152
(二)蜀学与苏轼的学术旨趣156
(三)苏轼诗学观念的基本价值取向162
二、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168
(一)苏辙的人格理想168
(二)苏辙的学术探索171
(三)“养气说”在苏辙学术系统中的位置175
三、在有意与无意之间——黄庭坚诗学理论的文化心理内涵178
(一)黄庭坚诗学理论的内在矛盾178
(二)黄庭坚的学术旨趣与人格追求180
四、在心性与情趣之间——张耒诗学观念之文化底蕴185
(一)诗的价值与人的价值185
(二)诗之美与人之诚187
(三)张耒诗学理论的矛盾及其原因190
(四)余论194
第七章 道学与诗学(一)196
引言196
一、“宋初三先生”的诗学观念198
二、邵雍的诗学观念202
三、周程的诗学观念208
四、胡寅吕本中的诗学观念214
一、体与用222
二、文与道229
三、诗文之独特处233
四、道学的意义结构与诗学意义结构之间的关系240
第九章 诗学对宋学精神的背离——从杨万里到严羽244
一、杨万里对诗歌本体的追问及其意义246
二、严羽的“兴趣”说与宋代“以意为主”、“道体文用”诗学本体论的终结250
三、三种诗学本体论的文化意蕴253
第十章 文本分析260
一、宋诗与唐诗究竟何异260
(一)小引260
(二)通过对李白与苏轼诗歌的文本分析看唐诗与宋诗之异261
(三)杜甫与黄庭坚诗歌文本的比较分析265
(四)宋诗与唐诗相异的文化原因269
(五)结语271
二、宋词元曲与宋代士人人格结构之关系272
(一)词之兴起与士人新型文化人格272
(二)对北宋中期几位重要政治人物词作的文本分析276
(三)词对于宋代士人之独特意义280
(四)豪放词出现的文化意义284
(五)元曲的解构功能288
热门推荐
- 2768076.html
- 3225959.html
- 1896870.html
- 3516915.html
- 1869328.html
- 3144529.html
- 3633679.html
- 2887053.html
- 1366571.html
- 2516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5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0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8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5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73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7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1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