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
  • 胡军,覃成林,朱卫平,张耀辉,韩兆洲,刘金山,刘迎霞,陈林,蔡涛,安康,肖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864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协调发展概述1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1

一 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萌芽2

二 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形成3

三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提出7

四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发展11

五 本书对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认识14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生原理15

一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生性16

二 区域相互依赖与区域协调发展19

三 区域群体效应与区域协调发展23

第二章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29

第一节 由对策向机制的转向29

一 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重视29

二 学术界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探索30

三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3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总论33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概述37

一 市场机制37

二 空间组织机制41

三 合作机制44

四 援助机制46

五 治理机制49

第三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55

第一节 引言55

第二节 市场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56

一 研究背景56

二 市场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联效应58

三 市场机制构建中的政府作用63

第三节 市场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67

一 主要变量设定67

二 模型设定及变量描述71

三 结果分析73

四 稳健性检验74

第四节 构建市场机制的重点和对策76

一 区域市场开放76

二 区域要素市场体系建设77

三 引导企业跨区域发展83

四 引导产业跨区域转移84

第四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机制88

第一节 空间组织与区域协调发展88

一 空间组织的概念及其价值88

二 空间组织的区域协调发展效应89

第二节 空间组织机制的形成思路94

第三节 新主体功能区划96

一 主体功能区划概述96

二 主体功能区划与区域协调发展97

三 探索新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99

第四节 空间战略规划101

一 空间战略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101

二 我国空间战略规划的重点103

第五节 多极网络空间组织体系105

一 多极网络空间组织模式105

二 中国多极网络空间组织体系构想106

三 建设多极网络空间组织体系的建议109

第五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112

第一节 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112

一 区域分工理论112

二 区域依赖理论115

三 区域合作竞争理论116

第二节 区域发展竞争与区域合作的内生需求118

一 区域分工的形成118

二 区域分工优势的实现与区域合作的内生性119

三 有效配置要素的区域合作内生需求模型121

第三节 我国区域合作的经验与问题130

一 我国区域合作的历程130

二 我国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132

第四节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区域合作体系134

一 按照合作主体划分的区域合作类型134

二 按照合作空间层次划分的区域合作类型135

三 按照合作内容划分的区域合作类型136

第五节 区域合作的制度建设137

一 加强区域合作组织建设137

二 区域合作的制度建设138

第六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援助机制142

第一节 援助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142

一 贫困陷阱理论142

二 区域公平理论148

第二节 区域互助机制151

一 对口支援的经验总结和问题152

二 对口支援的组织方式155

三 对口支援领域的拓展156

四 对口支援的重点区域158

第三节 国家扶持机制164

一 扶持特殊区域发展的经验及问题164

二 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169

三 建立公平的区域间税收制度175

第四节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177

一 区域生态效应溢出与补偿178

二 生态补偿的对象区域183

三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185

四 生态补偿的标准186

第七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机制190

第一节 治理机制缺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190

一 国家区域协调管理职能沿革191

二 现有区域协调管理职能的缺陷194

三 区域发展相关政策的体制缺陷197

第二节 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职能定位205

一 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耦合关系205

二 中央政府的职能定位及主管区域发展事务机构设立的必要性218

三 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及主管区域发展事务机构设立的必要性219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治理的国外经验借鉴221

一 德国经验221

二 美国经验222

三 日本经验223

四 英国经验224

五 国外经验总结226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治理机制的架构228

一 设立主管区域发展事务的国家机关228

二 整合现有的分散于不同部门的区域发展相关政策231

三 建立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法律233

四 建立反映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要求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价机制235

五 鼓励区域性协调组织运行235

六 自主区域协调的案例研究——环渤海区域协调机制236

第八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统计测度与综合评价243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协调度统计测度243

一 引言243

二 分形理论及R/S分析法的原理与模型243

三 我国省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分形R/S技术为视角248

四 我国省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分形R/S技术下的分析结论与启示255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度统计测度256

一 空间相关性、空间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256

二 我国省域经济空间聚集特征分析——基于空间统计学257

三 我国省域经济空间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268

四 我国省域协调发展关联度统计测度的分析结论与建议284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285

一 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的概念和意义285

二 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与标准286

三 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87

四 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