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鹅湖学派”研究 牟宗三弟子的哲学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台湾“鹅湖学派”研究 牟宗三弟子的哲学思想
  • 程志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4284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新儒家-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鹅湖学派”研究 牟宗三弟子的哲学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蔡仁厚1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的分疏2

一、中国哲学史之“五期说”5

二、中国哲学之智慧的方向9

三、道德宗教与中国文化13

第二节 儒学之要点和价值18

一、儒家学问的要点20

二、生命境界的层次25

三、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28

第三节 儒学与现代化32

一、中国文化之“大开大合”34

二、“世纪大困惑”与现代新儒家的致力方向38

三、牟宗三哲学的主要贡献42

第二章 戴琏璋47

第一节 “生命的学问”48

一、《易传》与儒学51

二、人文领域的返本开新55

三、儒家之“生命的学问”59

第二节 关于现代新儒家及其哲学63

一、马一浮“六艺论”的人文价值65

二、牟宗三的精神与成就69

三、牟宗三对“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融通73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今日世界78

一、儒家思想的现代精义80

二、书院讲学的现代省思84

三、“中和”思想与文明的会通90

第三章 王邦雄95

第一节 天命与心性96

一、宗教观98

二、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103

三、命运与“运命”107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精神开展112

一、儒学的创立与历史流衍114

二、现代化过程的反思119

三、现代新儒家的使命和精神开展124

第三节 抉发中华传统文化之当代价值128

一、“中学为用”之逼显130

二、儒释道的心灵世界135

三、人间福报与人生教化139

第四章 李瑞全145

第一节 儒家生命伦理学146

一、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148

二、儒家生命伦理学的结构和洞见153

三、道德判断的基本规范与经权原则158

第二节 儒家环境伦理学164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166

二、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洞见170

三、儒家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纲领174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与后现代理论177

一、现代新儒学的时代课题179

二、现代化之特征及其流弊184

三、主体性与个体性并建的“双码论”188

第五章 王财贵194

第一节 从良知而行195

一、儒学乃“成德之教”197

二、从良知而行203

三、培养“胸怀万世”的人格206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的贡献211

一、儒家的经典及儒家的地位213

二、中华文化复兴之基础217

三、现代新儒家的志业221

第三节 东西学问的“会通”225

一、中华文化的源流与发展227

二、实践的形上学231

三、由“全盘西化”到“全盘化西”235

第六章 杨祖汉240

第一节 儒学之作为“成德之教”241

一、儒家“成德之教”的理路243

二、儒学的终极关怀248

三、“自力宗教”与“他力宗教”251

第二节 对现代新儒学的辩护与弘扬255

一、儒家道德的形上学的必然性257

二、儒家“道统观”的正当性261

三、“开出说”的合理性265

第三节 关于牟宗三哲学269

一、由“成德之教”到道德的形上学271

二、“判教”与会通276

三、堵住“两层存有论”所可导致的流弊281

第七章 李明辉285

第一节 传统儒学的本质和特征286

一、中国哲学的正当性288

二、儒学的现代存在292

三、儒学与自律道德296

第二节 为现代新儒学辩护300

一、“内在超越性”的合理性303

二、对“泛道德主义”指摘的反驳308

三、“性善说”与民主政治的贯通311

第三节 为牟宗三哲学辩护315

一、牟宗三之康德学的特点318

二、“开出说”的实践必然性322

三、牟宗三的哲学诠释原则326

第八章 林安梧331

第一节 “后新儒学”的缘起332

一、牟宗三哲学的限制334

二、“生面责我开六经”339

三、儒学“道统”问题之厘清344

第二节 存有三态论350

一、由“异化”到“存有”352

二、存有之三态357

三、“存有”的开显与执定361

第三节 意义治疗学与存有的治疗365

一、儒教之为“圆教”367

二、儒、道、佛与“意义治疗”371

三、“存有三态论”与“存有的治疗”376

第四节 “实践的开启”与“道的错置”的消解381

一、“形而上的保存”与“实践的开启”384

二、“道的错置”及其消解388

三、外王与内圣“两端而一致”394

参考文献399

索引402

后记4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