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经济学
  • 肖昊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8249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教育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教育经济学的主题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7

第一节 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7

一、教育的经济学含义7

二、教育的经济价值8

三、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9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

五、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18

第二节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22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于为生产力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23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25

三、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31

第二章 西方教育经济理论38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38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8

二、人力资本及其投资构成41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投资与收益模型43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信号理论54

一、简要的历史回顾54

二、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均衡57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60

一、简要的历史回顾61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与教育投资激励62

三、内部劳动力市场与教育投资激励62

第三章 教育的产品属性65

第一节 教育在消费上的排他性与竞争性65

一、四类产品的区分标准66

二、个别教育的产品属性67

三、学校教育的产品属性68

四、学费和学校教育在消费上的排他性70

五、择校成本和学校教育在消费上的竞争性70

六、教育在消费上的排他性、竞争性与受教育者所获知识的产权70

七、小学教育调控的政府失灵的案例研究:小学“就近划片”入学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有效途径吗?71

第二节 教育在法规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73

一、教育在法规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73

二、教育在法规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74

三、学校入学标龄和教育在政策上的排他性78

四、学校入学标绩和教育在政策上的排他性78

第三节 教育的外部性78

一、教育的外部性79

二、教育的外部性与教育的外部边际收益80

三、教育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80

四、教育的外部性与科斯定理83

五、政府对教育的补贴和企业对教育的资助84

第四章 教育供求87

第一节 教育市场87

一、教育市场的含义88

二、入学标龄人口与毛入学率89

三、教育的市场价格与教育的社会资助价格89

四、教育市场的竞争90

五、教育市场的运行90

第二节 教育需求91

一、教育的个人需求91

二、教育的市场需求96

三、教育的政府需求98

四、教育的企事业单位需求100

五、教育的社会需求100

六、教育市场需求价格弹性103

第三节 教育供给107

一、学校供给的决定因素108

二、学校供给曲线108

三、教育的市场供给109

四、教育的社会供给113

第四节 教育供求调节117

一、教育供求的基本矛盾运动117

二、教育供求的调节机制117

第五章 教育均衡分析123

第一节 非义务教育的局部均衡123

一、个别教育的均衡123

二、学校教育的均衡126

第二节 义务教育的局部均衡131

一、公共产品的均衡131

二、义务教育的均衡133

第三节 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一般均衡136

一、教育生产可能性边界137

二、非义务教育与义务教育的最优组合137

三、非义务教育的定价规则140

第四节 教育运行的总量均衡模型141

一、简化教育运行的循环流142

二、简单再招生条件下教育总量供求价值均衡的实现条件142

三、扩大再招生条件下教育总量供求价值均衡的实现条件143

四、简化的宏观教育中教育总量供求价值均衡的决定143

五、历史的考察147

第五节 教育总量供求价值均衡的接近现实模型149

一、封闭条件下教育总量供求的价值均衡决定149

二、开放条件下教育总量供求的价值均衡决定152

第六章 教育资源配置155

第一节 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155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含义155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特征156

三、教育资源配置体制的基本类型158

第二节 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163

一、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功能164

二、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166

三、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帕累托改进”的实现条件177

第三节 教育资源的政府配置178

一、教育资源的政府配置功能179

二、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两个基本问题:公平与效率180

三、教育资源的政府有效配置187

四、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与效率188

第四节 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评价190

一、DEA方法的优点及限制190

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191

三、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指标选取195

四、数据包络分析的使用方法195

五、我国高校资源配置效率DEA评价举例196

第七章 教育成本与收益201

第一节 教育成本的含义202

一、教育的机会成本与货币成本202

二、教育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203

三、教育的生产成本和接受成本203

四、教育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203

五、教育的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204

第二节 教育的生产与成本204

一、教育生产函数的含义205

二、教育产量的衡量205

三、最小适度办学规模207

四、教育质量系数与适度学班规模209

五、教育质量系数与教师学历210

六、教育质量系数与物力资源投入的达标率211

七、教育生产函数的表达式212

第三节 教育成本函数213

一、学班与教育的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213

二、教育成本函数214

三、同级同类学校生均教育生产成本的差异218

第四节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221

一、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221

二、教育投资项目的评估标准222

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223

四、教育收益的测量225

五、能力和其他因素对收入潜能的影响228

六、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的测量229

七、提高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途径230

八、成本与效益法在教育机构资源配置决策中的应用231

第八章 教育与经济增长238

第一节 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制约238

一、衡量教育发展的指标238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效应241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243

一、经济增长模型244

二、平衡增长理论249

三、非平衡增长理论250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对教育发展的启示250

一、必须认识和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251

二、必须认识和正确处理人力资本积累与物力资本积累的关系257

第四节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60

一、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261

二、教育通过提高储蓄率来促进经济增长262

三、教育通过抑制过快的人口增长来促进经济增长263

第九章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268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教育资源配置功能268

一、影响家庭做出投资子女教育决定的劳动力市场因素269

二、劳动力市场在教育资源有效配置中的作用270

三、作为劳动力信号投资机制的教育272

第二节 劳动力需求视角下的教育274

一、劳动力需求曲线在教育分析中的运用274

二、劳动力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在教育分析中的运用275

三、劳动力需求弹性在教育分析中的运用279

四、政策应用279

第三节 教育与就业280

一、教育补偿性工资和效率工资281

二、工作搜寻和劳动力匹配282

三、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284

四、拉动投资和消费总需求的教育规模扩张285

第十章 教育发展战略288

第一节 教育发展战略概述288

一、教育发展战略的含义289

二、教育发展战略的特性290

三、教育发展战略的类型292

第二节 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295

一、战略分析阶段295

二、战略决定阶段297

第三节 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302

一、战略观念的树立302

二、组织调整302

三、资源配置304

四、运行调控304

五、实施策略——由点到面305

第四节 教育发展战略与学校306

一、学校办学的特点307

二、学校在落实教育发展战略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307

三、学校在落实教育发展战略过程中所具有的劣势308

第五节 教育发展目标308

一、制定教育发展目标的依据309

二、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规定310

三、教育发展目标的规模分析312

第六节 教育预测与发展规划313

一、教育预测313

二、教育发展规划320

第十一章 教育财政324

第一节 教育财政的本质324

一、教育财政的第一级本质:教育财政分配所产生的人与物的关系324

二、教育财政的第二级本质:教育财政分配所产生的人与人的关系328

三、教育财政的第三级本质:教育财政分配所产生的教育财政能力与教育财政方式的关系330

第二节 教育财政的目标与手段333

一、教育财政的价值取向334

二、教育财政的高、低层次目标336

三、教育财政手段338

四、教育财政目标与教育财政手段之间的关系339

第三节 教育财政管理340

一、教育经费的筹集管理340

二、教育经费的分配管理342

三、教育资产管理344

后记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