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
  • 张谷,谭得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7241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谭丕模-评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郭预衡 1

引 张谷 1

第一章 家世 童年1

一 祁阳湖塘湾人文、自然环境1

二 家世3

三 童年5

第二章 求学时期 12

一 中小学阶段 12

二 千里迢迢负笈北师大18

第三章 任《新晨报》副刊编辑主任期间 25

一 开展革命文学论战 30

二 批驳为艺术而艺术的论点,客观评价古典作家,宣传新文学 34

三 探讨政治革命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37

四 创办《新东方》杂志,组织“东方问题研究会” 41

第四章积极投身北平左翼文化运动 44

一 加入“北平教联” 45

二 编辑《文史》《盍旦》等左翼刊物45

三 参加“一二·九”和“一二 一六”运动 48

四 参加“北平文化界救国会” 50

五 成立“北平作家协会” 52

六 组织“北平新启蒙学会” 55

第五章 早期的文学研究 60

(一)确立唯物史观在文学研究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62

一 《新兴文学概论》述评 62

(二)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构成66

二 《新文学比较研究》述评——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考察 88

三 《文艺思潮之演进》述评 97

第六章 抗日烽火中踏上新的征程 105

一 参与发起和组织“文抗会”和“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 107

二 创办《中苏》半月刊和《中苏小丛书》112

三 负责《观察日报》工作 116

四 赴塘田战时讲学院 120

第七章 任教溆浦民国大学 126

一 赴溆浦民国大学任教 126

二 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文化活动129

一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几个前提》简介135

第八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开拓者 135

二 《宋元明思想史纲》述评 138

三 《清代思想史纲》述评 144

四 学界对两部思想史纲的评价156

第九章 赴粤北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 162

一 运用科学观点和方法讲授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历代文选164

二 与学生畅谈治学做人的道理170

三 作学术演讲,营造学术气氛 174

四 指导进步学生创办山程社和组织秘密读书小组180

第十章 湘桂黔逃难岁月 185

一 暂留永福188

二 从怀远到麻尾 189

三 贵州境内的艰苦行程 193

四 从都匀步行至甘巴哨196

五 滞留炉山199

第十一章 “西南民主堡垒”中的战士 202

一 把教学工作与参加现实斗争结合起来 202

二 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而呐喊 206

三 创办刊物,组建思想文化阵地 217

第十二章 邕江怒涛 中流砥柱 221

一 团结全院教职工支持护院运动221

二 积极营救被捕师生 226

三 领导教授会积极投入反黄斗争 230

第十三章 在教育园地里辛勤劳作 236

一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讲授中国文学史 236

二 教书与育人并重,既当经师又当人师248

三 从育人出发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254

四 精湛的教学艺术,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 259

五 关心青年、爱护青年 264

第十四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上)——《中国文学史纲》第一分册(1947年版)述评 269

一 1933年版《中国文学史纲》(全一册)的撰写269

二 《中国文学史纲》第一分册(1947年版)的撰写272

三 《中国文学史纲》第一分册(1947年版)的成就和特色 275

第十五章 湖南新文教事业的开拓者 288

一 迎接解放,开始新的战斗 288

二 改革湖南大学中文系292

三 筹建市文联和省文联,创办《湖南文艺》,推进湖南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303

第十六章 终身伴侣翟凤銮 310

一 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311

二 操持家务,细心照顾 317

三 抚育儿女,为谭先生解除后顾之忧 321

四 优秀的语文教师 324

五 翟先生突然病逝,湖大师生及亲友化悲痛为力量 328

第十七章 严父慈母 慈祥严格的庭训 331

一 重视子女思想上的成长331

二 重视品德修养,教育子女严于律己,诚挚待人337

三 教育子女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 344

四 慈母般地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 349

第十八章 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 353

一 院系大调整,调到北师大353

二 探索教学改革,开展学科建设357

三 接受教育部委托,主持讨论中国文学教学大纲 362

四 团结老教授,培养年轻人 367

五 担任《文学遗产》编委,开展李煜词的讨论 374

六 讲明清章回小说,写宋词专文 377

七 关心青年成长,助人为乐381

第十九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下)——《中国文学史纲》(先秦——唐)(1958年版)述评 385

第二十章 殉身文化 高风永存 405

一 飞机失事 不幸遇难 405

二 遗著《中国文学思想史合璧》问世 409

三 《文学史家谭丕模》一书出版 416

谭丕模年表 419

《澹心诗稿》 445

《澹心诗词未是草》 455

后记 4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