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杨曾文先生七轶贺寿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杨曾文先生七轶贺寿文集
  • 宗性,道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630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927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935页
  • 主题词:佛教-文集;传统文化-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杨曾文先生七轶贺寿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杨曾文先生简历和著作目录1

杨曾文先生和《六祖坛经》研究&田中良昭18

跟随曾文老师学习的日子&吕真观29

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先生访谈&纪华传36

以平常心做不平常事——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先生&黄奎47

行政上的所长 学问上的老师&园慈55

杨曾文与中日佛教学术会议&高洪58

关于禅宗牧牛图的两个问题——从《增一阿含经·牧牛品》说起&李志夫69

关于真字《正法眼藏》诸问题&石井修道93

略说中国佛教南北禅宗的异同&邢东风115

慧能“无念”禅法及其修学意义&若宽125

《六祖坛经》的基本禅法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法缘136

试论慧能《坛经》的教学风格&伍先林170

禅宗无相忏悔的理论与实践&冯焕珍180

禅宗“心地”思想的演变——兼谈《坛经》和《曹溪大师传》的心性论&斋藤智宽196

《传法宝记》的作者及其禅学思想&杨富学 王书庆211

行进中的中国禅宗——从达摩、慧能到百丈&温金玉219

此《观心论》与彼《观心论》&陈坚228

神会禅法思想评析&刘元春240

《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与宗密的禅宗史观&邱高兴260

仰山慧寂生平事迹略考&华方田271

随机施教——试论杨岐方会禅师的教学方法&觉多289

唐志勤禅师生平重考&王荣国295

惠洪禅学的人间性格&刘泽亮309

真歇清了及其黑水城本《劫外录》&宗舜326

明教契嵩禅师儒佛会通论&戒毓359

中峰明本的看话禅与工夫论&纪华传370

浮山华严寺朗目本智禅师评传&黄夏年400

雪关智訚生平交游考略&冯国栋422

临济高僧破山禅师游学江南及其禅学性格的养成&道坚436

大圆满法及其与禅宗的关系&许德存454

中国对《法华经》思想的接受&菅野博史468

“空”与“无”——从佛教思想史角度的审视&木村清孝478

中印文化互动与隋唐的佛教创宗及学术文化&洪修平493

中日佛教学术会议(1985—2003)&杨曾文507

宋元明清佛教史论纲&魏道儒514

法显携归之《大般泥洹经》的译出与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的转向&张风雷527

鸠摩罗什与真谛入华前后命运同异之比较&李利安541

论梁武帝——“我为什么会是一个佛教徒”&何云567

日严寺考——兼论隋代南方佛教义学的北传&王亚荣581

庐山东林寺大律师熙怡大师考&徐文明594

九华山金地藏断想三则&张新鹰601

论法照净土思想的特色&圣凯609

天台宗的观音论:以天台对《观音菩萨普门品》的诠释为中心&龚隽630

湛然与中唐天台宗风的拣择&俞学明645

论《华严经》、华严宗对禅思禅诗的影响&吴言生657

论不空的判教思想&吕建福669

明末遗民的佛教思想&潘桂明678

清初禅宗之社会角色与文化认同——清世祖倒向禅宗之现象略析&周齐697

清代顺治朝度牒制度的嬗变及原因&杨健712

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慈航与太虚和圆瑛之关系探析&何建明722

近代汉传密教复兴背景下悉昙典籍的撰述与传播&周广荣741

印顺法师人间净土思想刍议&刘成有757

“自通之法”的深层探索——依“缘起”法则作为论述脉络&释昭慧769

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李四龙785

圣德太子——实像与虚像之间&末木文美士796

“孝名为戒”:中国人对佛教孝道观的发展&广兴807

汉译佛典中“心”的主要含义及其在中国佛教中的使用&姚卫群826

戒律在中国古代法律与司法中的反映&严耀中836

“佛教社会”及其社会理论刍议&李向平853

佛、道“有无”观略辨&吕有祥870

再论静安寺的创建年代——与杨渤海先生商榷&夏金华879

太虚大师在文殊院&宗性884

藏传佛教寺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演进&尕藏加890

《胜天王般若经》在中国的传译和影响&蔡宏902

论度母的起源与文化模式&德吉卓玛915

后记9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