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
  • 关德师,牛嘉玉,郭丽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1260X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非常规天然气1

第一章 煤层甲烷3

第一节 煤层成烃概论4

一、煤的地球化学特征概述4

二、煤成烃的模拟实验6

三、煤在不同演化阶段的产气率11

第二节 煤层甲烷的组成12

一、煤层甲烷的组分特征12

二、煤层甲烷的碳同位素(813C)特征15

三、关于煤层甲烷组成特征的讨论15

第三节 煤层甲烷的储集层18

一、煤的孔隙类型18

二、煤的储集性能19

第四节 煤层甲烷的赋存状态及产出机理37

一、煤层甲烷的赋存状态37

二、煤层甲烷的产出机理40

第五节 煤层甲烷的富集42

一、煤层甲烷的运移43

二、影响煤层甲烷富集的地质因素45

第六节 中国煤层的分布与煤层甲烷的资源前景57

一、聚煤作用及煤层57

二、中国煤层甲烷资源前景69

第二章 致密砂岩天然气75

第一节 致密砂岩气藏特征75

一、概况75

二、致密砂岩气藏特征76

第二节 中国典型致密砂岩气藏82

一、孝泉气藏82

二、白庙气藏85

三、李屯气藏87

四、户部寨气藏90

第三节 致密砂岩气藏勘探92

一、低渗致密气层特征及损害途径92

二、控制气层污染的方法和途径93

三、低渗一致密气层的增产措施95

四、努力发展致密砂岩气藏勘探技术98

第四节 中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前景预测101

一、致密砂岩含气层系评价101

二、致密砂岩气勘探现状及远景评价102

三、致密砂岩气发展对策102

第三章 其它非常规天然气104

第一节 水溶气104

一、水溶性天然气及水溶气藏105

二、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106

三、水溶气藏的分布及勘探开发特点109

四、中国水溶气资源前景111

第二节 甲烷水合物113

一、大陆型水合物气藏114

二、海洋型水合物气藏115

第三节 页(泥)岩气116

一、页(泥)岩气藏特点116

二、泥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119

参考文献121

第二部分 重油沥青资源125

第一章 重油沥青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稠变特征126

第一节 重油沥青物理与化学性质间的相互关系126

第二节 重油沥青地球化学特征127

第三节 稠变系列132

第二章 重油沥青成因与聚集机制135

第一节 重油沥青的次生性135

第二节 稠变作用因素与阶段135

第三节 重油沥青的聚集机制136

第三章 重质油藏的圈闭类型与分布140

第一节 圈闭类型140

第二节 各类的分布特征142

第四章 各区重油沥青资源的地质特征146

第一节 松辽盆地146

一、概况146

二、重质油藏的地质特征146

三、重油分布特征152

第二节 二连盆地153

一、概况153

二、重质油藏的地质特征154

三、重油分布特征158

第三节 渤海湾盆地158

一、概况158

二、各坳陷重油沥青资源的特征159

第四节 南阳盆地193

一、概况193

二、重质油藏的地质特征193

三、重油分布与形成条件196

第五节 苏北盆地197

一、概况197

二、重质油藏的地质特征197

第六节 江汉盆地199

一、概况199

二、各区重质油藏的地质特征199

三、分布特征202

第七节 四川盆地203

一、概况203

二、重油沥青的形成条件与分布203

三、重质油藏和沥青脉的地质特征204

第八节 南方沥青矿概述205

第九节 珠江口盆地流花11—1重质油田206

第十节 准噶尔盆地207

一、概况207

二、盆地西北缘重油沥青资源特征208

三、盆地东部的重油沥青资源特征214

第五章 盆地类型与重油沥青资源218

第一节 大地构造特征218

第二节 重油沥青资源的形成条件218

第三节 各类盆地的重油沥青资源222

第四节 中国重油沥青资源前景225

参考文献227

第三部分 油页岩资源228

第一章 油页岩有机岩石学229

第一节 油页岩的宏观特征229

第二节 油页岩显微组分组成229

第三节 油页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232

一、镜质组232

二、壳质组233

三、藻类组233

四、惰性组234

第四节 油页岩混合组分和无机显微组分234

一、沥青矿物基质234

二、无机矿物组成235

第二章 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237

第一节 元素组成与红外光谱特征237

一、元素组成237

二、油页岩的红外光谱分析237

第二节 油页岩的有机质类型240

一、油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与分布240

二、各类型有机质显微组分特征241

第三节 油页岩中的生物标记化合物241

一、正烷烃与异戊间二烯类烷烃241

二、甾烷类化合物241

三、霍烷类化合物242

四、卟啉化合物242

第四节 油页岩的成熟度243

一、镜质组反射率与热解峰温法243

二、油页岩的荧光特征法245

第五节 油页岩的生烃潜力245

一、油页岩的生烃数量245

二、油页岩的产烃类型246

第三章 油页岩化学251

第一节 无机化学组成251

一、灰分产率、成分、灰熔点与分类251

二、微量元素252

第二节 主要工艺性质254

一、焦油产率254

二、发热量254

三、密度255

第三节 化学结构256

一、油页岩有机质族组成结构257

二、油页岩干酪根单元的“分子量”和“化学式”257

三、油页岩干酪根化学结构258

第四节 中国的油页岩工业一成因分类258

一、油页岩分类的研究概况258

二、中国的油页岩分类方案258

第四章 中国油页岩矿产261

第一节 新生代油页岩261

一、黑龙江伊兰达连河油页岩矿床261

二、山东黄县和广东茂名油页岩矿床264

三、吉林桦甸油页岩矿床地质特征266

四、辽宁抚顺油页岩矿床地质特征267

第二节 中生代与古生代油页岩资源267

一、白垩纪油页岩267

二、侏罗纪油页岩268

三、三叠纪油页岩269

四、古生代油页岩270

第五章 油页岩地质特征与资源分布273

第一节 地质特征273

一、油页岩生成地史期273

二、含油页岩地层剖面类型273

三、油页岩沉积环境274

四、大地构造运动的控制作用274

第二节 中国油页岩资源分布276

一、时代分布276

二、地理分布276

三、油页岩资源特点276

第三节 世界油页岩资源278

第六章 油页岩资源开发展望280

第一节 中国油页岩的工业利用280

一、油页岩灰的利用280

二、页岩油的加工280

第二节 应用开发研究281

一、油页岩热解与燃烧动力学研究282

二、粉矿油页岩超临界流体抽提法283

三、油页岩工业利用新途径的研究283

四、国外油页岩综合利用的新进展285

第三节 油页岩资源开发前景286

一、油页岩资源开发前景286

二、油页岩资源开发建议286

参考文献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