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师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999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石油工业-能源管理-教材;化学工业-能源管理-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管理师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 国内外能源市场概况1
1.1.1 中国与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及构成情况比较1
1.1.2 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品种情况比较2
1.1.3 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能源消费3
1.1.4 中国能源供需形势3
1.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消费状况5
1.2.1 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源消费情况5
1.2.2 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产品能耗情况6
1.2.3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五”节能成就6
1.3 中国能源政策9
1.3.1 能源政策要点9
1.3.2 节能措施12
1.4 节能途径13
1.4.1 结构节能14
1.4.2 管理节能15
1.4.3 技术节能15
1.5 节能新机制17
1.5.1 节能自愿协议17
1.5.2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18
1.5.3 合同能源管理19
1.6 能源管理师的职责与要求22
第2章 石油和化工节能基础知识23
2.1 基本概念23
2.1.1 能源分类23
2.1.2 热力系统24
2.1.3 热力平衡状态25
2.1.4 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26
2.1.5 热力过程27
2.1.6 热量和功27
2.1.7 比热容28
2.2.1 能和热能29
2.2 能量与热力学第一定律29
2.2.2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30
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1
2.3 ?和热力学第二定律32
2.3.1 热力学第二定律32
2.3.2 熵33
2.3.3 熵增与能量的贬值34
2.3.4 热力循环和热效率35
2.3.5 卡诺循环36
2.3.6 ?37
2.4 能量和?计算40
2.4.1 能量平衡41
2.4.2 ?分析46
2.4.3 二种热力学分析方法的比较50
2.5.1 能量的有效利用51
2.5 能量合理利用基本原则51
2.5.2 能量的充分利用53
2.5.3 能量的综合利用54
2.6 夹点技术57
2.6.1 夹点技术基本概念57
2.6.2 最优经济目标及夹点的确定59
2.6.3 最大能量回收换热网络设计65
2.6.4 夹点技术应用案例66
2.6.5 水夹点68
第3章 化工单元过程与设备的节能72
3.1 换热节能72
3.1.1 换热节能基本原理与方法72
3.1.2 换热器设计基础75
3.1.3 高效换热元件81
3.1.4 热管换热器86
3.1.5 余热锅炉91
3.1.6 换热器的优化设计96
3.2 蒸发节能101
3.2.1 蒸发节能概述102
3.2.2 立管膜式蒸发104
3.2.3 多效蒸发106
3.2.4 热泵蒸发110
3.3 精馏节能115
3.3.1 精馏节能基本原理与方法115
3.3.2 精馏余热的回收利用117
3.3.3 回流比与精馏节能119
3.3.4 中间再沸器加热法与中间冷凝器除热法123
3.3.5 多效精馏125
3.3.6 热泵精馏128
3.4.1 反应热的有效利用135
3.4 化学反应节能135
3.4.2 反应装置的改进138
3.4.3 新型催化剂的开发140
3.4.4 反应精馏141
3.4.5 膜反应器143
3.5 流体机械节能145
3.5.1 离心式流体机械的特性和流量调节方法146
3.5.2 轴流式流体机械的特性和流量调节方法150
3.5.3 转数控制装置153
3.5.4 动力回收泵设备155
3.5.5 简单节能改进156
3.5.6 输送条件的最佳化157
3.6 深冷与空分节能159
3.6.1 制冷概述159
3.6.2 深冷节能实例163
3.6.3 空分节能168
4.1 石油天然气开采节能潜力及节能技术措施179
第4章 重点耗能产品节能潜力及工艺节能技术措施179
4.1.1 石油天然气工业节能潜力分析180
4.1.2 油气生产能耗的技术措施181
4.1.3 海上油气生产节能技术措施183
4.1.4 石油天然气开采节能技术重点和发展方向183
4.2 石化行业的节能潜力及节能技术措施185
4.2.1 石化行业节能潜力分析185
4.2.2 节能主要技术措施186
4.2.3 节能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189
4.3 合成氨产品节能潜力及节能技术措施190
4.3.1 节能潜力分析190
4.3.2 合成氨工业的节能技术措施191
4.3.3 合成氨节能技术重点和发展方向198
4.4 烧碱节能潜力及节能技术措施211
4.4.1 烧碱生产节能潜力分析211
4.4.2 烧碱主要的节能技术措施212
4.4.3 烧碱节能技术重点和发展方向214
4.5 纯碱生产节能潜力及节能技术措施214
4.5.1 纯碱节能潜力分析214
4.5.2 纯碱的节能技术措施215
4.5.3 纯碱节能技术重点和发展方向215
4.6 节电石生产节能潜力及节能技术措施217
4.6.1 电石生产节能潜力分析217
4.6.2 电石节能技术措施217
4.6.3 电石节能技术重点和发展方向218
4.7 黄磷生产节能潜力及节能技术措施218
4.7.1 黄磷生产节能潜力分析218
4.7.2 黄磷节能技术措施218
4.7.3 黄磷节能技术发展方向219
4.8 制酸系统低温位余热回收技术219
5.1.3 电费的计算220
5.1.2 电能表所测量电量的计算220
5.1.1 电能表与互感器的合成倍率计算220
第5章 节电技术220
5.1 节约用电的基本知识220
5.1.4 节电项目投资效果计算222
5.2 部分常用电气技术名称(或术语)225
5.3 输配电系统节电225
5.4 变压器节电227
5.5 无功补偿节电措施227
5.5.1 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227
5.5.2 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231
5.6 电机节电232
5.6.1 节电措施232
5.6.2 交流电机调速节电234
5.6.3 异步电动机就地补偿节电234
5.6.4 无功就地补偿容量的计算235
5.7.1 节电措施236
5.7 泵类节电(风机、水泵类)236
5.7.2 水泵调速节电计算237
5.8 照明系统节电237
5.8.1 照明节电措施237
5.8.2 电子镇流器节电计算238
5.8.3 照明节能管理238
5.9 工厂建筑节能综述(办公楼、宿舍等)239
5.10 工厂典型节能案例介绍241
第6章 热力系统与节水248
6.1 工业锅炉节能248
6.1.1 基本概念248
6.1.2 锅炉机组的能量分析249
6.1.3 工业锅炉及辅助设施的节能250
6.1.4 案例分析256
6.2.1 蒸汽动力循环260
6.2 蒸汽合理利用260
6.2.2 蒸汽合理利用和余热回收266
6.2.3 热电联产在化工企业的应用270
6.2.4 案例分析270
6.3 多联产技术与节能277
6.3.1 主要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277
6.3.2 多联产技术的节能及环保281
6.3.3 案例分析282
6.4 工业节水技术284
6.4.1 工业节水技术284
6.4.2 主要产品的节水工艺技术286
第7章 企业能量平衡288
7.1 能量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288
7.1.1 能量平衡的基本概念288
7.1.2 能量平衡的理论基础288
7.2.1 企业能量平衡的目的289
7.2 企业能量平衡的目的和意义289
7.2.2 企业能量平衡的意义290
7.3 能量平衡的分类与模式290
7.3.1 能量平衡的分类290
7.3.2 企业能量平衡模式290
7.3.3 企业能量平衡系统291
7.4 企业能量平衡的内容和方法293
7.4.1 企业能量平衡的内容293
7.4.2 企业能量平衡的方法293
7.5 能量平衡程序与结果表示294
7.5.1 企业能量平衡的程序294
7.5.2 能量平衡报告内容和结果表示295
7.6 能量平衡计算299
7.6.1 计算基准299
7.6.2 供给能量、有效利用能量、损失能量302
7.7.1 企业能耗指标306
7.7 能量平衡技术指标306
7.7.2 能源利用率307
7.7.3 回收率307
7.8 热设备能量平衡测试308
7.8.1 概述308
7.8.2 设备能量平衡模型308
7.8.3 设备范围界限的划分311
7.8.4 设备有效能量的确定311
7.9 企业能量平衡有关表格和能流图314
7.9.1 企业能量平衡表314
7.9.2 企业能源统计表316
7.9.3 企业能源网络图317
7.9.4 企业能流图320
8.1 能源统计基础323
8.1.1 能源统计特点323
第8章 企业能源统计及综合能耗计算323
8.1.2 所用单位324
8.1.3 燃料发热量计算324
8.1.4 能量单位换算328
8.2 企业能源统计328
8.2.1 企业能源统计系统328
8.2.2 企业能源统计工作329
8.2.3 企业能源计量考核指标330
8.3 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330
8.3.1 企业能源购入贮存量统计330
8.3.2 企业能源加工转换统计331
8.3.3 企业能源输送分配统计332
8.3.4 企业最终用能统计335
8.3.5 企业能源节约量统计336
8.4 综合能耗及能耗计算337
8.4.1 综合能耗的概念与分类337
8.4.2 企业能源消耗量与节约量计算338
8.4.3 重点石油和化工产品能耗统计341
8.5 能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现状354
8.5.1 建立能源统计指标体系354
8.5.2 规范能源统计范围和计算口径355
8.5.3 存在的问题355
8.6 建立完善、通用的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357
8.6.1 工业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358
8.6.2 工业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的组成及内容359
8.6.3 工业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362
8.6.4 工业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的计算时间365
第9章 企业能源审计366
9.1 企业能源审计背景366
9.1.1 节能机遇难得,目标明确,任务艰巨366
9.1.2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366
9.2 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内容367
9.2.1 企业能源审计的作用367
9.1.4 企业能源审计活动367
9.1.5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367
9.1.3 千家企业节能工作要求367
9.2.2 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内容368
9.2.3 企业能源审计依据369
9.2.4 企业能源审计程序370
9.2.5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375
9.3 企业能源审计数据收集表384
附录一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389
附录二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395
附录三 关于印发千家企业发改环资[2006]571号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414
附录四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430
附录五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435
附录六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439
附录七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445
参考文献446
热门推荐
- 100916.html
- 3610262.html
- 2702500.html
- 1733932.html
- 1891984.html
- 857274.html
- 2928494.html
- 1423819.html
- 1521417.html
- 3027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3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3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4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7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0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0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0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7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