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完成体的认知功能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完成体的认知功能研究
  • 李思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940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汉语-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完成体的认知功能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1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2

第三节 完成体的含义及研究范围10

第四节 研究理论、方法和语料13

第五节 书稿框架与主要内容14

第一章 补语“完”的内部划分规律15

第一节 动结式“V单+完”的含义15

一 动结式的含义15

二 动结式“V单+完”15

第二节 “完1”“完2”“完3”的划分16

一 补语语义指向的复杂性16

二 “完1”“完2”“完3”划分的依据17

第三节 “完1”“完2”“完3”的分布规律24

一 “完1”存在的句法环境24

二 “完2”存在的句法环境25

三 “完3”存在的句法环境26

第四节 三个“完”与“V单”的融合度等级27

一 语义关联与融合度27

二 历时角度的印证29

第二章 补语“完”的有界化作用31

第一节 “有界”“无界”理论阐释31

一 “有界”与“无界”31

二 “界性”的意象图示分析32

三 “有界”与“离散”的共性34

第二节 动词有界化的手段及其完句作用34

一 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34

二 有界成分的完句作用36

第三节 “完1”“完2”“完3”的有界化作用39

一 “完1”对“V单”的有界化40

二 “完2”对“V单”及“宾语”的双重有界化41

三 “完3”对主语的有界化43

四 “有指”“无指”对宾语的“界性”影响48

第三章 补语“完1”与“了1”“过1”功能同一性55

第一节 “了1”“过1”新释55

一 “了1”的双重作用55

二 “过1”是补语动词58

第二节 单事件中都对动词有界化61

一 “了1”的有界化作用61

二 “过1”的有界化作用62

三 “完1”的有界化作用63

第三节 双事件中都对前一动词有界化63

一 “了1”“过1”“完1”的互换63

二 三者互换的深层次动因66

三 三者互换的限制条件67

第四节 都只表“体”而不表“时”68

一 “体”与“时”的区别68

二 “了1”“过1”“完1”只表“体”69

第四章 补语“完”的认知语义分析71

第一节 三个“完”对“V单”的语义选择71

一 “完1”“完2”与“V单”的搭配71

二 “完3”与“瞬间动词”搭配的认知解释75

三 “完”与“V”搭配的词典统计78

第二节 三个“完”的自动义和使动义差异80

一 表达使动的两种手段80

二 语义指向与使动义80

三 “完2”使动义的形式验证82

第三节 “V单+完”的否定特性及解释83

一 定量/非定量、离散量/连续量83

二 “不”与“没”否定的区别84

三 动补结构的否定与一般动词否定的差别85

四 “V单”为非自主动词时否定词的选择87

第五章 补语“完”的词汇化倾向90

第一节 “词”“短语”划界难的历史成因90

一 “双音化”与“词”“短语”划界难之关系90

二 句法成分词法化91

三 历时事实的印证93

第二节 动补结构:“词”还是“短语”95

一 “词”与“短语”的区分方法95

二 动补结构是“词”与“短语”的讨论96

第三节 “V单+完”是词、短语、短语词98

一 “V单+完”的动态性98

二 “V单+完”词汇化倾向及动因99

第四节 “短语词”的认知解释101

第六章 补语“完”的虚化103

第一节 完成体标记“了”的虚化过程103

第二节 “完1”的虚化方向104

第三节 “完1”向体标记虚化的依据107

第四节 “完2”与“V单”的融合108

一 体标记不能词汇化的原因109

二 “完2”词汇化的可能性112

三 “完2”词汇化为类词缀113

四 从韵律词看“V单+完2”的词汇化114

第七章 完成体的历时演变与方言变异116

第一节 “完成”义动词的历时沿革过程116

第二节 补语“完”的产生及其语法化历程122

一 补语“完”的历时产生过程122

二 补语“完”的进一步语法化及动因133

第三节 现代汉语“完成”义补语的语法化136

一 现代汉语“完成”义虚化动词137

二 “完成”义动词语法化的动因138

第四节 完成体与完成体构式的方言类型学139

一 完成体的跨方言考察139

二 完成体构式的跨方言考察145

第八章 完成体构式中的“异构同义”现象150

第一节 汉语中的完成体构式150

第二节 完成体构式与“异构同义”153

第三节 从“V+O+完”到“V+完+O”155

第四节 “V+O+完”格式的逐渐消失159

第九章 体貌研究概况与存在问题161

第一节 “体貌”的含义及分合161

第二节 “体貌”的层级性162

第三节 “体貌”与“时制”的差异164

第四节 “体貌”研究现状165

第十章 “完成”在情状体中的地位167

第一节 情状的含义及分类167

第二节 情状类型的决定性因素及转化170

第三节 动结式的情状类型与后置核心175

第四节 句子的情状类型对补语虚化的影响181

第五节 完成在情状体中的重要性182

第十一章 “完成”在阶段体中的地位185

第一节 阶段体的含义及分类185

第二节 完成体与结果体的区别190

第三节 结果补语的易虚化性191

第四节 动结式的句法语义双核心193

第五节 动结式与“时间顺序原则”194

第十二章 “完成”在视点体中的地位196

第一节 完整体与非完整体196

第二节 完成、完整与“有界”“无界”197

第三节 完成体与事件200

第四节 完成的编码方式203

第十三章 三层级体貌之间的关联206

第一节 三层级体貌之间的区别206

第二节 三层级体貌中补语的虚化等级208

第三节 三层级体貌之间搭配的语义限制209

第四节 体貌系统中的终止点类型210

第五节 体貌与主观性、主观化212

结语214

参考文献216

后记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