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原环境与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洲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ISBN:978780628134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周文化(考古)-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周原环境与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周原自然环境2
第一节 周原地貌2
一、积石台塬2
二、积石台塬南缘阶地特征4
三、湋河河谷发育特征5
四、岐山山区7
五、结语9
参考资料10
第二节 周原新生代地质10
一、周原地貌特征10
二、周原基岩构造特征12
(一)周原基岩断块形成的来历12
(二)周原基岩断块形成的时代13
(三)周原基岩断块断裂的形态14
(四)周原基岩断块断落的倾向15
参考资料17
第三节 周原新生代地层形态18
一、周原新生代地层发展概况18
(一)第四系(Q)18
(二)上第三系(N)23
二、周原新生代地层序列浅析24
参考资料25
第四节 周原第四纪环境变迁25
一、周原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特征25
(一)典型黄土剖面介绍26
(二)周原地区第四纪环境变迁30
二、周原地区现代环境气候状况33
三、结语34
参考资料35
第二章 周原原始文化36
第一节 周原地貌与旧石器文化36
一、周原黄土地史与考古文化概述36
二、周原旧石器文化37
(一)早更新世时期37
(二)中更新世时期38
(三)晚更新世时期38
参考资料40
第二节 周原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40
一、文化类型43
(一)前仰韶文化——老官台文化43
(二)半坡类型文化44
(三)庙底沟类型文化46
(1)王家嘴遗址47
(2)案板遗址47
(3)尚德遗址47
(4)赵家来遗址仰韶地层48
(四)龙山类型文化48
(1)庙底沟二期类型文化48
(2)客省庄二期类型文化49
二、结语51
参考资料52
第三章 周原先周文化53
第一节 周人起源发展与周原圣地53
一、周人的起源53
二、早期周人在周原的定居与迁徙57
三、“周”源于“周原”说59
(一)“周”源于周原地理环境说59
(二)“周”之字形源于沟洫农业说60
(三)“高平原”称周原的“周”说61
(四)周人和周原的“周”源于何者62
四、武丁卜辞“周方”地望的试述63
五、周原圣地65
参考资料67
第二节 周原先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68
一、先周文化的焦点问题68
二、先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历史69
(一)先周文化与郑家坡早期特征70
(二)先周文化与辛店文化的关系72
(三)先周文化与商文化的关系73
三、太王—文王时代先周文化的特征75
(一)太王迁岐前夕先周文化变化的总特征75
(二)先周文化中晚期发展的两类不同个性77
(三)太王至文王时代先周文化的特征81
四、结语83
参考资料84
第三节 先周文化东源说86
一、先周文化东源说的历史渊源86
二、先周文化东源说三个基本问题析论88
(一)历史时间88
(二)地域迁徙90
(三)文化分布98
第一,人文文化98
第二,地区文化104
三、先周文化东源说早期一个关键历史问题的试释109
四、结语112
参考资料112
第四章 周原西周文化116
第一节 岐邑京当古城选建与迁徙原因116
一、周人在周原建都的地貌条件116
二、周人周原古城遗址的选择118
(一)岐邑京当的地理位置选择118
(二)岐邑京当古城与岐山资源118
(三)岐邑京当古城与洪积扇平原农业资源118
(四)岐邑京当古城与岐山屏障118
(五)洪积扇黄土与烧制陶业119
(六)周人制城时岐邑洪积扇平原地貌特征119
三、岐邑京当古城迁都原因119
(一)周文王八年地震的严重危害119
(二)周原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危害120
(三)文王东迁于丰的政治要求120
四、结语121
参考资料122
第二节 周原与丰镐地区的青铜文化122
一、周原岐邑遗址与青铜文化124
(一)周原岐邑青铜文化与宗庙基址124
(1)岐邑青铜文化分布特点124
(2)岐邑宗庙基址分布特点129
(二)周原岐邑文化地层与环境堆积特征130
(1)窖藏地层与环境特征130
(2)墓葬地层与环境特征134
(三)周原岐邑遗址历史与沿革136
(1)“文献”考察137
(2)“金文”考察137
二、陕西关中与其周原青铜遗址分布特点139
(一)青铜遗址在周原地区与岐邑地区比较139
(1)青铜遗址及器物分布在不同地区概率区别139
(2)青铜遗址及器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特征区别140
(3)青铜遗址分布在不同地区地层区别143
(二)青铜遗址在陕西关中及长安丰镐与周原地区比较147
三、结语151
参考资料152
第五章 周原古代农耕文化154
第一节 宝鸡及周原地区原始农耕文化154
一、周原原始农耕文化的渊源155
二、周原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158
三、周原几种原始谷物来历试探163
(一)古粟164
(二)古稻164
(三)古麦165
四、炎黄传说农业与周原原始农业167
参考资料169
第二节 周原传统农耕文化171
一、环境与农耕文化171
(一)近现代农耕特征172
(二)古代农耕文化发展特色173
(1)周原仰韶时期原始农耕文化173
(2)周弃—公刘时期周原农耕文化174
(3)公刘—古公阶段周原农耕文化176
(4)周秦—汉唐时期周原农耕文化178
二、环境与考古文化179
参考资料182
第六章 试述西岐周原农业与饮食文化——诗易经论对其影响一、西岐周原农业与饮食文化的环境背景184
二、西岐周原农业与饮食文化的历史特征184
三、西岐周原农业饮食文化——神来之食186
四、西岐周原农业饮食文化与诗易经论186
五、西岐饮食文化断代与《周易》思想188
参考资料190
第七章 重振“丝路” 富陕强国——古代“丝路”铸锦周原一、“丝路”的历史意义191
二、“丝路”的光辉古道194
参考资料198
第八章 从周原岐邑迁都长安丰镐的地震原因及其构造特征——兼谈周人建都长安古环境意义200
参考资料204
第九章 周原旅游开发的历史使命——兼述太白山旅游与并举保护开发的重要性一、周原旅游开发的意义和前景205
二、周原旅游开发的目的和条件208
三、周原旅游开发的政策和方针209
四、周原和太白山旅游开发的原则210
五、结语210
参考资料210
附录一:回忆侯外庐校长——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思想史学家、教育学家一、一代宗师211
二、衔命西来211
三、吾忆吾师214
附录二:周原相关三个考古遗址引言218
第一节 陕西韩城禹门口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220
一、发现经过及地貌洞穴沉积概况220
二、文化遗物222
三、禹门口文化的特点和时代231
参考资料232
第二节 陕西华县梓里新石器遗址232
一、陕西华县梓里村发掘收获232
(一)遗址保存和地层堆积情况232
(二)文化遗迹和文化遗物233
(三)简短结语237
参考资料238
二、华县梓里仰韶人葬俗意义238
(一)梓里村仰韶人二次合葬墓的泛义239
(二)梓里村仰韶人几个葬俗问题的初探241
参考资料243
第三节 宝鸡石嘴头东区发掘报告244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44
二、地层堆积、文化遗迹和遗物245
三、结语256
附表一 周原岐邑及周边眉县宝鸡等地区商周青铜器出土一览表258
附表二 陕西长安等地区商周青铜器出土简目表275
附表三 周原地区历代地震统计表280
后记282
修订本后记285
热门推荐
- 3775936.html
- 2098086.html
- 3253209.html
- 76980.html
- 593634.html
- 3385219.html
- 2070619.html
- 1067411.html
- 3277785.html
- 3224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4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6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0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7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6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3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5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