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因明学的起源和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日)武邑尚邦,杨金萍,肖平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6212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因明(印度逻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因明学的起源和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著者序1
译者序3
第一部 因明研究史1
序论 因明的形成及其背景1
一、逻辑思想在印度的起源及知识论的形成1
二、因论师的出现—量论的形成及其发展—《遮罗迦本集》的逻辑论—《方便心论》的逻辑论5
三、正理派的逻辑论—般阇多足(Pra?astapāda)的论点—陈那的逻辑论9
四、陈那的因明改革及其以后印度逻辑学的发展14
第一章 中国的因明研究18
第一节 因明的传承和传入18
一、五明论的诞生—《瑜伽师地论》的七因明论18
二、慧远的量论—因明的接受—中国因明研究的发端—唯识比量—因明的接受与中国佛教的特征21
第二节 中国对因明的接受25
一、《因明入正理论》的翻译及其研究—研究者及其著述—神泰—文轨—净眼—玄范—文备—基—靖迈—吕才—明觉—壁—玄应—元晓—灵隽25
二、《因明正理门论》的翻译—研究者及其著述—普光—神泰—圆测—文轨—净眼—玄范—憬兴—胜庄—定宾—文备—道证35
三、中国因明的确立—慧沼—智周的著述—其后的研究—崇俊—从芳—太贤—利涉—利明—清幹—道献—道邑—俊清—道宪—如理—择邻—圆悟—宋代以后的因明研究38
第二章 日本的因明研究48
第一节 因明的传入—初期的因明研究48
一、因明的传入—南寺系的传承(道昭—行基—行信—法隆寺的孝仁—元兴寺的平备—神睿)—北寺系的传承(玄肪—大安寺的庆俊—愿晓)—护命(元兴寺)的因明研究48
二、北寺系的因明研究及其影响—善珠的因明研究57
三、因明研究在日本的发展—研学竖义制度与因明研究—行贺—修圆—春德63
第二节 因明研究在日本的展开66
一、课题分类研究的展开—延寿的《宗镜录》—守宠(元兴寺)—明诠(音石)—真惠(三松寺)—隆光(药师寺)—惠畛(东大寺)—道诠(法隆寺)—诠律(池边)—平智(药师寺)66
二、南都的普通研究者和著述—元兴寺的研究者(贤应—延保)—东大寺的研究者(忏安—长载—愿建—延义—圆超—忠最—泉球—观理—法藏)—法隆寺的长贤—药师寺的长朗—大安寺的庆俊—玄睿—仁觉71
三、兴福寺系统的因明研究—维摩会的竖义制度—研究者(空晴—真喜—仲算—守朝)78
四、喜多院(本院)的因明研究(主恩)—法差别意许问题—胜胜、胜劣、二他用的三传—林怀的《三十三过本作法》问题—研究者与著述(经救—真兴—清范—真范—赖信—隆禅)84
五、永超的《东域录》—其后的研究者(湛秀—赖信—永缘—慧晓—觉晴)95
第三节 日本因明研究的成熟期99
一、藏俊的因明研究及其著作99
二、藏俊以后的因明研究及著作(觉宪—信宪—贞庆)105
三、因明研究的新方向—秘密口传倾向—内因二明的综合研究—英弘—兴玄—觉遍114
四、秘密口传式的研究(良遍—缘圆—专英—缘宪—英玄—英禅—辨范)119
五、内因二明的综合化(宗性)—其后的研究者和著作(宝锋院草—圣禅—延真—藏圆—圣守—光英—竟空—英宪—圣宪—良信—英训—义范)126
第四节 批判性研究的抬头及其进展135
一、北岭天台宗的因明研究—叡山的竖义—玄昭的因明研究—《因明谱系图》所示天台因明的两个系统—兴福寺空操系的因明研究135
二、东大寺惠畛系的因明研究—算题的研究与因明研究的排斥142
三、江户前期各宗教学的研究和因明研究—《三十三过本作法》的研究—对《因明大疏》研究的回归146
四、药师寺的因明研究—丰山系统因明研究者出现的原因151
五、真言宗系的因明研究—智山派与丰山派的研究者及其著述156
六、净土真宗系的因明研究及其著述166
七、江户中期的因明研究—慧澄痴空的因明研究—明治以后的因明研究172
八、宝观的因明研究及其著述178
结束语188
第二部 敦煌出土因明著述的研究189
一、文轨著《因明入正理论疏》—解说与文本189
二、敦煌写本《净眼的因明书》—解说与文本217
三、敦煌写本《因明论三十三过》—解说与文本295
附录:中国·日本的因明学者及其著作一览311
热门推荐
- 2469218.html
- 2699867.html
- 2889422.html
- 839382.html
- 3377941.html
- 2140547.html
- 1596945.html
- 1263781.html
- 2550927.html
- 3425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9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8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6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7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2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0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3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1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