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共行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竹立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1532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公共行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公共行政的含义和特点1
(一)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含义1
(二)公共行政的内容2
(三)公共行政的特点与作用2
二、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4
(一)初创时期4
(二)演进时期5
(三)深化时期5
(四)拓展时期6
(五)新趋势7
第一章 社会治理与政府职能8
一、政府职能、治理模式、执政理念8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性质和类型8
(二)政府职能的内容9
(三)治理模式10
(四)执政理念11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11
(一)竞争性和排他性11
(二)公共产品的定义、特性和分类及供给方式11
(三)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必要性12
三、政府管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12
(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要件13
(三)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管理提出的要求13
四、政府管理与坚持以人为本14
(一)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4
(二)以人为本对政府管理的要求15
五、政府管理与坚持“五个统筹”15
(一)统筹城乡发展16
(二)统筹区域发展16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17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7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8
第二章 政府行为与体制改革19
一、政府行为模式比较19
(一)统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19
(二)弱政府、强政府和中政府21
二、政府执行力23
(一)什么是执行力和政府执行力23
(二)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性24
(三)政府执行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25
三、政府行为监督约束机制26
(一)监督约束政府行为的理论依据26
(二)健全和完善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机制28
四、中国政府体制结构及运转30
(一)政府体制的概念和中国政府体制的沿革30
(二)中国政府体制结构及其运转31
五、中国政府体制改革33
(一)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33
(二)五次政府体制改革遗留的主要问题34
(三)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在下一阶段的基本框架35
第三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38
一、行政决策38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及分类38
(二)行政决策体制40
(三)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42
(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44
二、行政执行46
(一)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46
(二)影响行政执行的主要因素47
(三)行政执行的环节49
三、行政监督52
(一)行政监督概述53
(二)内部监督机制54
(三)外部监督机制57
第四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61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起源与理论基础61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61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63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与运行机制65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65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精神和运行机制67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面对的挑战69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69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面对的挑战73
四、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75
(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75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探索76
(三)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77
(四)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79
第五章 公共财政与政府预算管理81
一、公共财政及其基本框架81
(一)什么是公共财政82
(二)为什么要建立公共财政87
(三)如何建立公共财政89
二、政府预算管理91
(一)什么是政府预算91
(二)如何管理政府预算96
(三)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98
第六章 中国政府战略管理104
一、中国政府战略管理概念104
(一)行政战略管理的含义104
(二)行政管理的职能总体104
(三)行政战略管理的特点105
(四)行政战略管理的内容105
(五)行政管理的模式107
(六)战略目标管理体系108
二、政府战略管理的转变与创新108
(一)政府职能的转变108
(二)政府的创新109
(三)两次创新与转变的过程109
(四)行政职能转变110
(五)创新的目标和途径110
(六)改善政治与行政的关系111
第七章 政府绩效管理112
一、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与理念112
(一)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112
(二)政府绩效管理的理念114
(三)我国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必要性115
二、政府绩效管理系统117
(一)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118
(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119
(三)绩效评估主体122
(四)绩效评估的方法123
(五)绩效评估活动程序124
三、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125
(一)缺乏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126
(二)政府定位不够清晰,评估内容科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126
(三)评估立法滞后,评估活动尚未制度化126
(四)评估过程缺乏规范性,评估结果的使用不到位127
(五)评估仍以官方为主,多元评估主体结构尚待建立和完善127
(六)评估理论基础薄弱,评估实践中缺乏正确引导127
四、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途径128
(一)政府绩效管理的战略框架128
(二)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实现途径129
第八章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133
一、公共危机管理概念体系133
(一)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133
(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35
二、公共危机管理过程138
(一)公共危机准备138
(二)公共危机处理140
(三)公共危机恢复144
三、公共危机管理体系145
(一)公共危机规划145
(二)信息与预警系统146
(三)资源与支持系统147
四、公共危机管理新模式:公共危机风险管理147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147
(二)我国公共危机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149
五、改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152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2
(二)改进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153
第九章 电子政务156
一、电子政务概述156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156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157
二、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158
(一)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经历的阶段158
(二)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159
三、国外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难点和制约因素160
(一)国外电子政务的主要难点160
(二)国外电子政务的制约因素160
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161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161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162
五、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63
(一)思想观念落后163
(二)重电子、轻政务164
(三)电子政务层次较低165
(四)缺乏统一规划,“信息孤岛”现象严重165
六、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与构想166
(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健全制度166
(二)创新行政管理理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166
(三)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167
第十章 国有资产管理及其体制改革168
一、国有资产管理168
(一)国有资产及其分类168
(二)国有资产管理:特征、内容和目的171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175
(一)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176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78
(三)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重点与建议179
第十一章 城市治理与改革183
一、城市治理的基本理念183
(一)城市治理的内涵183
(二)城市治理的理论基础184
(三)当前城市治理的几种主要模式186
二、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188
(一)城市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188
(二)现有城市管理体制分析189
三、我国城市治理的改革趋势192
(一)构建城市治理的制度平台192
(二)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195
(三)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的治理环境198
四、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创新——社区治理与改革199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200
(二)社区治理改革的路径与趋势201
第十二章 乡村治理与改革206
一、乡村治理模式分析206
(一)制度下的乡村治理模式206
(二)乡村治理模式的困境209
(三)乡村治理模式问题分析210
二、乡村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变迁212
(一)我国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的形势213
(二)乡村治理改革的基础平台214
(三)乡村治理改革的趋势215
(四)具体的改革措施与战略217
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设计217
(一)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缺陷218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改革的思路设计220
(三)加强重点基础工程的建设222
第十三章 公共行政视域中的社会保障226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功能227
(一)社会保障——概念分析与本书的界定227
(二)从公共行政的角度看社会保障的功能232
二、公共政策和社会保障的立法与管理233
(一)公共政策的产生、内涵与发展233
(二)社会保障政策与立法——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社会保障235
(三)公共行政中的社会保障管理239
三、公共行政视域中的当代中国社会保障241
(一)当代中国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历程241
(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剖析243
第十四章 中国公共行政的走向247
一、中国行政改革的价值目标247
(一)关于目标问题247
(二)中国行政改革的必要性249
(三)中国行政改革发展的进程、途径、内容250
(四)行政改革的经验253
二、未来公共行政的模式建构254
(一)政府发展模式的变革254
(二)改革是政府发展的重要途径255
(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55
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
- 2270468.html
- 2114181.html
- 2788054.html
- 1236102.html
- 2211061.html
- 1793895.html
- 3389551.html
- 3252811.html
- 1414862.html
- 950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5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5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3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3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6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3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6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1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