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
  • 薛求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5749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跨国公司-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跨国公司的当代现实和当代理论1

0.1 作为特殊企业群体的跨国公司1

0.2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点4

0.3 跨国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9

0.4 跨国公司新理论16

第1章 OLI范式的持续发展与完善34

1.1 折衷范式由来35

1.1.1 折衷范式之前的国际生产理论35

1.1.2 折衷范式产生过程38

1.1.3 批判与辩解40

1.2 折衷范式扩展42

1.2.1 投资发展路径及其与贸易发展路径的整合43

1.2.2 折衷范式的比较正式模型47

1.2.3 OLI范式的战略扩展49

1.2.4 在联盟资本主义时代重新理解OLI范式52

1.2.5 折衷范式的文化敏感性分析58

1.2.6 区位因素调整66

1.3 折衷范式评价70

1.3.1 折衷范式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系统70

1.3.2 折衷范式:描述性兼具规范性72

1.3.3 折衷范式存在外延扩展的可能73

第2章 交易费用视角下的跨国公司理论75

2.1 跨国公司的交易费用理论框架75

2.1.1 经典交易费用理论:一个简要的回顾76

2.1.2 内部化理论的发展脉络77

2.1.3 交易费用与跨国公司市场内部化理论框架80

2.1.4 交易费用、价值增值与跨国公司优势内部化理论分析框架84

2.1.5 交易费用、非股权合作与跨国公司网络体系88

2.2 内部化理论在跨国公司行为分析中的具体运用90

2.2.1 内部化理论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析90

2.2.2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交易费用分析91

2.2.3 交易费用理论对新型投资形式和反向贸易的再解释98

2.3 内部化理论在战略管理层面的拓展100

2.3.1 管理跨国公司的差异化网络100

2.3.2 内部化理论的应用扩展:跨国公司资源战略决策——自己制造vs外购109

2.3.3 内部化理论应用扩展: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管理111

2.4 内部化理论的缺陷112

2.4.1 内部化理论的静态局限112

2.4.2 内部化理论假设前提的局限113

2.4.3 内部化理论实证研究的困境113

2.4.4 内部化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114

第3章 资源基础的跨国公司理论116

3.1 企业成长理论起端117

3.1.1 彭罗斯理论的基本观点117

3.1.2 彭罗斯理论之于跨国企业的分析118

3.1.3 其他学者的补充和贡献119

3.2 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资源视角120

3.2.1 资源基础论与跨国公司演进120

3.2.2 资源基础论与跨国公司并购122

3.2.3 资源基础论与跨国战略联盟123

3.3 基于资源基础的跨国公司新理论124

3.3.1 主流跨国公司理论的逻辑局限124

3.3.2 基于资源的跨国公司新理论126

3.4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128

3.4.1 竞争优势理论的演化128

3.4.2 资源熵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130

3.4.3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动态模型134

第4章 需求视角的跨国公司理论138

4.1 供应驱动跨国公司理论的缺陷138

4.2 需求驱动的跨国公司理论140

4.2.1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TNC全球扩张的观点140

4.2.2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需求驱动的跨国公司理论142

4.3 实证研究:有效需求变化与美国跨国公司的扩张144

4.3.1 英、美两国有效需求和利润率的数据分析145

4.3.2 需求变化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回归分析146

4.4 实证研究:日本跨国公司全球扩张与国内经济衰退147

4.4.1 日本经济危机与传统解释147

4.4.2 日本经济危机与跨国公司全球扩张的关系149

4.4.3 TNC与日本国内经济萧条的互动150

4.5 结论154

第5章 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的跨国公司理论156

5.1 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对国际商务领域的总体影响156

5.1.1 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范式156

5.1.2 国际商务领域对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冲击高度敏感159

5.1.3 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环境下国际商务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161

5.2 信息和网络技术对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和组织理论的影响162

5.2.1 公司之间的网络化162

5.2.2 东亚地区三种企业网络163

5.2.3 国际网络成为实际的运作单位165

5.2.4 公司之间的网络化对传统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和组织理论的挑战和修正169

5.3 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对跨国公司经营及其流程的影响170

5.3.1 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对跨国公司电子商务经营环境的影响171

5.3.2 信息和网络技术对跨国公司交易效率的战略性影响174

5.3.3 信息和网络技术对跨国公司价值链的战略性影响177

5.3.4 基于互联网的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全球化还是当地化183

5.3.5 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与跨国公司经济活动地理布局:集中还是分散191

5.4 现实的思考与把握196

第6章 基于区位与集群的跨国公司理论201

6.1 区位优势的演化201

6.2 被忽略的区位因素——跨国公司参与的集群203

6.3 集群与跨国公司的互动模式205

6.3.1 跨国公司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开放性枢纽和动力源206

6.3.2 集群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优势源与孵化器209

6.4 探讨与思考211

第7章 海外子公司定位、协调与控制理论213

7.1 海外子公司定位:总部视角和子公司视角214

7.1.1 总部视角214

7.1.2 子公司视角216

7.1.3 海外子公司地位和作用的动态演进218

7.2 海外子公司协调:横向整合机制研究224

7.2.1 海外子公司协调研究224

7.2.2 海外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从分散模式到整合模式的演化226

7.2.3 小结和评论227

7.3 海外子公司控制:垂直整合机制研究228

7.3.1 海外子公司控制研究228

7.3.2 基于依赖性的控制及其限制因素230

7.3.3 小结和评论232

7.4 海外子公司协调与控制综合研究:横向整合和垂直整合的综合232

7.5 海外子公司协调与控制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结构学派和过程学派的争论与整合235

7.5.1 传统的均衡导向的结构化模式:结构学派的协调控制观点237

7.5.2 新的变化导向的跨国和差异化结构(Heterarchy)模式:过程学派的协调控制观点237

7.5.3 对两派观点的评论和整合可能性的探讨238

7.5.4 总结238

第8章 跨国公司行为的博弈分析243

8.1 跨国经营和本土经营模型244

8.1.1 跨国公司和本地公司:博弈结构244

8.1.2 多国产业247

8.1.3 混合产业和当地产业248

8.1.4 模型的结论和讨论249

8.2 双市场双寡头的古诺模型250

8.2.1 双市场双寡头古诺均衡250

8.2.2 进一步讨论253

8.2.3 有学习效益和信息不完全和不完美的双市场双垄断模型254

8.2.4 解释现实现象255

第9章 跨国型公司模式的构建258

9.1 跨国型公司概念的提出259

9.2 跨国型公司的特性260

9.2.1 建立竞争力:综合的网络260

9.2.2 发展灵活性:特定的角色和责任263

9.3 如何构建跨国型公司266

9.3.1 合法化多样性:平衡多样观点266

9.3.2 管理复杂性:发展灵活协调268

9.3.3 建立承诺:在经理头脑中创造一个矩阵271

9.4 对跨国型公司模型的拓展和批评272

9.4.1 从交易成本角度看跨国型公司272

9.4.2 检验Bartlett and Ghoshal类型的经验研究273

9.4.3 从一个新的自由经济对跨国型公司的检验275

9.4.4 跨国型公司的子公司角色275

9.4.5 跨国型一个经验检验和扩展276

9.4.6 跨国型公司的组织模型277

第10章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280

10.1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281

10.1.1 寻求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281

10.1.2 发展中跨国公司的特性286

10.1.3 其他理论解释288

10.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290

10.2.1 发展中国家厂商一般动因290

10.3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演进模式292

10.4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若干问题研究294

10.4.1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合资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研究294

10.4.2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业绩与国际多元化和产业多元化的关系294

10.4.3 母国和东道国政府的政策295

10.5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的挑战296

第11章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和天生的国际企业论302

11.1 中小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302

11.1.1 国际化阶段模型的主要观点302

11.1.2 对国际化阶段模型的批评307

11.2 企业家精神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307

11.2.1 企业家精神与全球化下的中小企业308

11.2.2 企业家精神视角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309

11.3 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提出和发展情况311

11.3.1 天生的国际企业——概念的提出311

11.3.2 天生的国际企业——中小企业跨越式国际化发展情况312

11.3.3 天生的国际企业——成因及特征317

11.3.4 天生的国际企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领域320

第12章 新兴国际公司国际创业理论323

12.1 国际创业研究的兴起与发展323

12.2 国际创业概念内涵的演化325

12.3 国际创业研究的主要内容328

12.4 国际创业的研究模型331

第13章 服务业跨国公司理论334

13.1 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对服务业适用性的再认识334

13.1.1 邓宁理论在服务业跨国公司中的适应性研究334

13.1.2 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再认识336

13.1.3 对于经典跨国公司理论前提的讨论337

13.2 服务业跨国公司成因理论研究338

13.2.1 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动因理论338

13.2.2 服务业跨国公司地理区位理论343

13.2.3 服务业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理论345

13.3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理论351

13.3.1 服务业跨国公司三阶段理论351

13.3.2 服务企业国际化的过程355

13.3.3 服务企业国际化的绩效356

第14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理论360

14.1 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理论模型的研究基础360

14.2 区位选择理论模型中的因子研究361

14.3 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理论模型362

14.3.1 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理论模型362

14.3.2 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理论模型中的因子364

14.4 实证研究及结论370

14.5 小结373

第15章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理论376

15.1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动因理论376

15.1.1 国际联盟综合解释376

15.1.2 全球竞争需求假说的解释379

15.1.3 网络利益理论的解释380

15.1.4 知识学习学说的解释381

15.1.5 战略联盟的博弈解释383

15.2 国际合资研究中两种视角384

15.2.1 基于所有权的方法385

15.2.2 基于信任的方法386

15.3 联盟管理388

第16章 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理论394

16.1 全球学习:跨国公司新认识394

16.2 全球学习的触点:海外子公司角色的转变398

16.3 跨国知识流动:全球学习的关键402

16.4 跨国网络结构:全球学习的组织支持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