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震后重建案例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震后重建案例分析
  • 仇保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16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灾区-城乡规划-案例-分析-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震后重建案例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日本地震对策及震后应急措施3

1日本地震对策概要3

1.1日本地震防灾对策的历史3

1.2日本地震防灾对策体系4

1.3地震防灾法律体系5

2日本地震灾害预防计划9

2.1总则9

2.2地震灾害预防计划10

3日本基础设施地震对策15

3.1下水道地震应急对策15

3.2应急给水对策29

3.3电力设施应急修复33

3.4实例——阪神、淡路大震灾供给处理设施的应急修复37

第二章 日本阪神大地震教训集51

1初期紧急对策(震后72小时)51

1.1受灾状况的把握51

1.2灾后初期体制57

1.3灾民避难行动62

1.4救援医疗活动63

1.5火灾对应66

1.6紧急输送69

1.7紧急食粮物资的调配与配给71

1.8保健卫生73

1.9生命线的紧急对应75

1.10企业的紧急应对77

1.11次生灾害·防止受灾扩大78

2震后应急对策(第4日~3星期)81

2.1避难所的运行和管理81

2.2受灾生活的支援和正常化83

2.3受害认定和受灾证明88

2.4志愿者89

2.5城市基础服务设施的修复90

3正规修复重建开始期(4周~6个月)100

3.1避难所撤销与临时住宅供给100

3.2住宅和生活的重建103

3.3复兴计划的制定与城市的复兴107

3.4受灾建筑物的拆除和瓦砾处理111

3.5产业的振兴114

4震后持续复兴(震后6个月后)117

4.1灾后重建生活117

4.2产业、城市的再生129

第三章 阪神大地震中城市开敞空间的受灾情况及防灾作用140

1开敞空间的受灾情况140

1.1调查范围及方法140

1.2讨论的问题140

1.3受灾概况141

1.4讨论145

2开敞空间的使用状况145

2.1调查的出发点及方法145

2.2城市公园147

2.3其他开敞空间150

2.4讨论153

3避难场所——城市公园的实际状况155

3.1调查的出发点及其调查方法155

3.2公园作为避难场所的时间/状况系列变化156

3.3讨论157

4植物的受灾状况及其对减轻灾害的作用159

4.1调查的观点及调查方法159

4.2受灾状况160

4.3减灾作用160

4.4讨论162

5总结164

5.1以城市公园为主的开敞空间配置规划165

5.2包括相邻地带的城市公园设计技术165

5.3公园绿地的管理运营166

第四章 神户市震灾后重建的5年历程167

1震后动荡期与初期活动体制(1995.1.17~1996.3.31)167

1.1地震发生的状况(1995.1.17)167

1.2避难场所的开设(1995.1.17)168

1.3受灾证明的发行(1995.2.6~)169

1.4受理灾难补偿(1995.2.6~)170

1.5应急临时住宅的建设(1995.1.20~)172

1.6住宅重建供给计划173

1.7重建基金的设立(1995.4.1)175

1.8生活援助与社会阶层问题176

2震后生活支援期与生活重建的努力(1996.4.1~1998.3.31)177

2.1生活重建总部设立(1996.4.1)177

2.2市民住宅重建恳谈会召开(1996.6.5)177

2.3大规模住宅入住征集(1995.10~)178

2.4守护活动与生活援助178

2.5重建基金——生活重建援助金的支付(1997.4.25~)179

2.6神户生活重建援助计划的制定(1998.1.14~)181

2.7向固定住宅过渡181

3生活自立援助期及生活复兴(1998.4.1~2000.3.31)182

3.1“神户居住促进中心”的开设(1998.4.20)182

3.2早期搬迁援助措施(1998.6~)182

3.3《受灾者生活恢复援助法》的通过(1998.5.15)183

3.4固定住宅过渡计划的制定(1998.8.10)184

3.5临时住宅的拆卸、拆除185

3.6神户生活自立援助委员会的设立(1999.7.8)186

3.7生活重建的总结与讨论(2000.1.7)187

3.8生活重建总部职能的延续187

3.9海外援助188

3.10“神户21世纪·重建纪念事业”(2000.1初春~夏)189

附件1神户市重建规划190

附件2神户市震后重建历程及防灾措施199

附件3神户震后重建考察报告214

第一章 印度古吉拉特邦地震重建案例221

1基本状况221

2重建目标途径221

2.1重建范围与目的221

2.2重建的目标221

2.3指导原则222

2.4重建计划组成222

2.5资源动员224

2.6实施战略224

3住房建设225

3.1社区导向性住房恢复225

3.2住房恢复策略226

3.3房屋恢复援助227

3.4实施筹备228

4民生229

4.1短期复兴援助229

4.2长期经济援助230

4.3农业复兴援助230

4.4工业复兴援助230

5基础设施231

5.1大坝和灌溉231

5.2道路和桥梁232

5.3电力232

5.4公共建筑232

5.5供水232

6社会和社区发展233

6.1健康233

6.2教育233

6.3社会正义和赋权234

7社会参与234

8长期灾难应急235

8.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35

8.2危险事件的测绘和监测235

8.3以社区为单位的减灾工作235

9制定制度和项目执行236

9.1古吉拉特邦灾害管理局结构236

9.2执行机关的分工236

10震后住房重建实践经验总结237

10.1震后安置失败的原因238

10.2震后的整体性规划238

10.3建筑材料和可持续性238

10.4实施抗灾社区设计239

10.5通过恰当的修补、修复和加固来减灾239

10.6其他240

第二章 巴基斯坦地震重建案例241

1地震灾情概况241

2地震后的应急策略242

2.1采取应急措施242

2.2成立联邦救济委员会242

2.3成立震后重建和复兴管理局243

2.4实行“自我重建战略”244

2.5国际合作245

3灾后重建与复兴246

3.1城市修复与重建规划246

3.2农村地区的修复与重建252

3.3交通设施的修复与重建252

3.4住房的重建与修复254

3.5社会保护战略255

3.6生计恢复计划256

3.7特殊关注点258

4经验教训259

4.1应急救灾及灾后重建259

4.2救灾应急设计和实施的挑战260

第一章 唐山案例263

1震灾概述263

2震灾后重建概况263

3唐山灾后重建组织部署工作情况263

4唐山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情况265

5唐山灾后重建组织实施的回顾266

6唐山灾后重建工作的经验267

7加强城市抗震防灾的几点建议269

第二章 丽江案例271

1震灾概述271

2震灾后的重建与复兴271

2.1修复与重建规划271

2.2古城的修复272

2.3建筑物的修复与重建272

2.4重建费用及赈灾款管理273

3恢复重建的管理制度273

3.1计划管理273

3.2项目审批273

3.3项目管理274

3.4资金管理274

3.5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274

4恢复重建过程274

4.1基础设施恢复重建274

4.2民居恢复重建275

附件1丽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方案276

附件2云南省恢复重建的基本经验284

第三章 新疆伽师案例291

第四章 台湾“九二一”震后重建案例296

震灾概述296

1震灾后短期的应急及避难296

1.1灾民安置296

1.2生命线工程的修复与应急设施建设296

1.3卫生和防疫296

1.4国际援助297

2灾后重建的组织机制、政策制定及其实施297

2.1组织架构及沿革297

2.2政策制定机制299

2.3相关政策法规301

2.4重建工作的管制与考核305

3震灾后的修复与重建306

3.1组织与调度306

3.2重建方针306

3.3政策制定的原则306

3.4重建四阶段307

4震害原因探讨和主要经验教训309

4.1实际地震烈度高于设防烈度309

4.2建设场地特性影响309

4.3建筑结构(人为因素)问题309

5天然灾害的物资调度310

6古迹及历史建筑的修复重建311

6.1工作程序311

6.2专款补助311

6.3特殊性要求311

7市政基础设施的修复与重建311

7.1交通设施311

7.2垃圾处理设施312

8重建区土地重测与开发312

8.1土地重测312

8.2农村(原住民)社区开发重建312

9住宅修复与重建313

9.1政策要点313

9.2建筑管理314

10重建费用及赈灾款管理315

10.1住宅重建315

10.2生活重建316

10.3民间捐款316

11社会对重建工作的评价317

11.1重建步调缓慢317

11.2行政程序繁琐317

11.3特别预算编列不尽妥当317

11.4法令僵化、运作困难317

11.5政策变更无所适从318

11.6良好政策未落实318

11.7高标准的政策诉求318

11.8其他关切事项318

附件1《九二一震灾重建暂行条例》319

附件2《重建区振兴计划书(2003~2007年)》331

第一章 中国篇339

震灾概述339

1震灾后的修复与重建规划340

1.1重建选址340

1.2合理规划地震避难所及疏散通道340

1.3防治次生灾害341

2农村抗震能力建设及震后重建342

2.1房屋抗震能力现状分析342

2.2房屋结构类型及震害特点343

2.3抗震能力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347

2.4村镇重建规划的抗震设防相关内容348

2.5抗震设防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经验351

3市政基础设施的震害及修复重建(以供排水设施为例)352

3.1地下管道地震损害调查352

3.2地下管道地震损害评估及抗震性能353

3.3地下管道抗震设防建议354

4建筑物的重建与修复354

4.1房屋建筑震害评估354

4.2已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354

4.3结构抗震354

4.4施工管理355

4.5相关规范标准355

第二章 国外篇356

1美国卡特里那飓风灾后过渡房安置政策356

1.1基本情况356

1.2出现的问题356

1.3对修正FEMA过渡房计划的建议357

1.4结论358

2伊朗巴姆地震后住房重建经验358

2.1基本情况358

2.2灾后救援359

2.3灾后重建战略359

2.4结论361

3土耳其马尔马拉和博卢地区震后临时安置房规划361

3.1基本情况361

3.2灾前预备性规划和灾后紧急评估361

3.3研究资料和方法362

3.4关于临时安置房的规划考虑363

引用资料366

后记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