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2版
  • 周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642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计算机课-教学法-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1.1.1 研究目的1

1.1.2 研究的意义2

1.2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涵义与特点3

1.2.1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概念3

1.2.2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4

1.3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与任务4

1.3.1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5

1.3.2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研究的任务6

1.4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方法7

1.5 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8

1.5.1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9

1.5.2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回顾10

1.6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11

1.6.1 存在问题11

1.6.2 发展思路12

第2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14

2.1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14

2.1.1 教学目的14

2.1.2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15

2.2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内容和要求16

2.2.1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16

2.2.2 信息技术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16

第3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26

3.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26

3.1.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26

3.1.2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27

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30

3.2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31

3.2.1 现代性特点31

3.2.2 实践性特点32

3.2.3 工具性特点33

3.2.4 应用性特点33

3.2.5 文化性特点34

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35

3.3.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35

3.3.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36

3.3.3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38

3.3.4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38

3.3.5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40

3.3.6 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41

3.3.7 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42

3.3.8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42

第4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44

4.1 教学方法概述44

4.1.1 教学方法的概念44

4.1.2 教学方法的分类45

4.1.3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45

4.2 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方法46

4.2.1 讲授法46

4.2.2 谈话法47

4.2.3 讨论法48

4.2.4 自学指导法48

4.2.5 演示法49

4.2.6 实验法50

4.2.7 练习法50

4.2.8 教练法51

4.2.9 范例教学法52

4.2.10 项目教学法55

4.3 教学方法改革57

4.3.1 发现法57

4.3.2 启发式教学法58

4.3.3 程序教学法60

4.4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60

4.5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62

4.5.1 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62

4.5.2 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62

4.5.3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62

4.5.4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67

4.5.5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70

4.5.6 协作式教学模式73

4.5.7 课程整合教学模式75

4.5.8 WebQuest教学模式80

4.5.9 游戏教学模式84

4.6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价86

4.6.1 教学方法的选择86

4.6.2 教学方法的评价87

第5章 信息技术课的现代教学手段89

5.1 现代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概述89

5.1.1 现代教学手段89

5.1.2 现代教育技术89

5.2 电化教育91

5.2.1 电化教育的作用91

5.2.2 电化课的教学93

5.3 计算机辅助教学95

5.3.1 CAI系统的构成95

5.3.2 CAI的特点96

5.3.3 CAI的教学模式96

5.3.4 CAI课件的设计97

5.3.5 积件99

5.4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102

5.4.1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组成102

5.4.2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102

5.4.3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103

5.5 远程教育103

5.5.1 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支持103

5.5.2 远程教育系统的优势104

5.5.3 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模式105

第6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107

6.1 教学设计107

6.1.1 教学设计107

6.1.2 备课112

6.2 教学过程119

6.2.1 教学过程的概念119

6.2.2 教学过程的结构120

6.2.3 教学过程的作用121

6.2.4 教学过程的实施122

6.2.5 教学过程的优化122

6.3 课堂教学123

6.3.1 课堂教学的任务和基本要求123

6.3.2 课堂教学的类型和结构125

6.3.3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126

6.3.4 课堂教学的艺术128

6.4 实验教学129

6.4.1 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130

6.4.2 计算机实验的分类130

6.4.3 计算机实验的组织实施131

6.4.4 计算机实验的考核132

6.5 课外工作133

6.5.1 加强课外辅导工作133

6.5.2 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134

6.5.3 组织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135

6.6 教育实习136

6.6.1 信息技术教育实习的意义136

6.6.2 信息技术教育实习的要求137

6.6.3 信息技术教育实习的组织实施138

第7章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140

7.1 概念教学140

7.1.1 什么是概念140

7.1.2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40

7.1.3 概念间的关系141

7.1.4 概念的定义142

7.1.5 概念教学示例143

7.1.6 附:参考教案148

7.2 操作命令教学149

7.2.1 命令概述149

7.2.2 命令的教学设计149

7.2.3 命令教学的注意事项150

7.2.4 操作类的教学设计150

7.2.5 附:参考教案151

7.3 程序设计教学152

7.3.1 程序设计概述152

7.3.2 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153

7.3.3 程序设计教学155

7.3.4 附:参考教案164

第8章 智力、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167

8.1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67

8.1.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167

8.1.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69

8.2 能力的培养170

8.2.1 能力概述170

8.2.2 自学能力的培养173

8.2.3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176

8.2.4 编程能力的培养179

8.2.5 思维能力的培养182

8.2.6 创造能力的培养184

8.3 信息素养的培养187

8.3.1 信息素养的概念188

8.3.2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189

8.3.3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途径191

第9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193

9.1 教学评价概述193

9.1.1 教学评价的意义193

9.1.2 教学评价的功能194

9.1.3 教学评价的原则194

9.1.4 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特点195

9.2 教学评价的内容及分类196

9.2.1 教学评价的内容196

9.2.2 教学评价的分类197

9.3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198

9.3.1 学习成绩评价的方法199

9.3.2 计算机上机操作的评价201

9.4 教学评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203

第10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205

10.1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概述205

10.1.1 教学研究的特点205

10.1.2 教学研究的类型205

10.1.3 教学研究的原则206

10.1.4 教学研究的过程207

10.2 教学研究的方法207

10.2.1 历史研究法208

10.2.2 观察研究法208

10.2.3 调查研究法208

10.2.4 实验研究法210

10.2.5 个案研究法211

10.2.6 行动研究法211

10.2.7 校本研究法212

10.2.8 质的研究法213

10.3 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214

10.3.1 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214

10.3.2 课题选择的主要方法215

10.3.3 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参考课题215

10.4 教学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216

10.4.1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结构216

10.4.2 研究报告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218

10.4.3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常见问题219

10.4.4 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注意事项219

附录A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初一至初三年级)224

附录B 教案(教学设计)六例236

附录C 信息技术教育报刊目录252

附录D 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网址254

参考文献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