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
  • 邱观建主编;朱哲,文道贵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2131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义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

第一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提出及其科学涵义1

第二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0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10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中国人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改造中国思想武器的客观需要12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14

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16

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思想保证18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缘起22

一、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22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6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根源2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33

一、革命时期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33

二、改革年代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37

三、面向21世纪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1

第三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44

一、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4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5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5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5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5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56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59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60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61

一、“左”倾教条主义的“城市中心论”61

二、井冈山革命新道路的开辟62

三、“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63

四、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和发展66

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6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70

一、统一战线71

二、武装斗争76

三、党的建设80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85

第一节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8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85

二、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90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93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93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97

三、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0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伟大意义106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107

二、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107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0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1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110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10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117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27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12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13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36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39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142

一、从“大跃进”到“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142

二、以重点带动全面,优化经济产业结构145

三、从沿海开放到西部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49

四、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55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15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6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6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166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70

三、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174

四、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77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8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84

一、民主与社会主义184

二、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18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190

四、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195

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197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97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199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01

第三节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204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204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209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15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21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想和使命21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21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22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230

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230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232

三、提升民族精神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23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针235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236

二、“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238

三、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性240

第八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对外开放242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境242

一、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242

二、世界经济格局呈全球化246

三、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249

第二节 中国的外交战略与政策252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演变252

二、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255

三、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257

四、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262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264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264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267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69

四、中国对外开放新的战略决策271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274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27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7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277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27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7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28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282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84

一、“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284

二、“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新阶段的根本指针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