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匮要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范永升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0395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金匮要略方论》-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匮要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金匮要略》的性质、作者、沿革1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2
三、《金匮要略》的主要学术成就及基本论点3
四、历代对《金匮要略》研究的概况6
五、学习目的与方法8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3
一、病因、病机及预防13
(一)发病与预防13
(二)病因15
1.反常气候15
2.病邪特性16
(三)病机17
二、四诊举例17
(一)望诊17
(二)闻诊19
(三)切诊19
(四)四诊合参20
三、论治22
(一)治未病与虚实异治22
(二)表里同病24
(三)痼疾加卒病25
(四)审因论治25
(五)饮食与调护26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30
一、痉病30
(一)病因病机30
(二)主要脉症31
(三)刚痉与柔痉的鉴别32
(四)证治32
1.柔痉32
2.欲作刚痉33
3.里热痉病34
(五)预后35
二、湿病36
(一)临床表现36
(二)基本治法36
1.发汗36
2.利小便37
(三)证治37
1.头中寒湿37
2.寒湿在表38
3.风湿在表39
4.风湿兼气虚40
5.风湿兼阳虚41
三、暍病44
(一)脉症44
(二)证治45
1.伤暑热盛45
2.伤暑湿盛45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50
一、百合病50
(一)脉症与病机50
(二)证治51
1.百合病正治法51
2.百合病救治法53
3.百合病变治法55
二、狐惑病57
(一)临床表现及内服方57
(二)狐惑酿脓证治59
(三)外治法60
三、阴阳毒病61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66
一、主脉与基本治则66
二、证治67
(一)疟母67
(二)瘅疟68
(三)温疟69
(四)牝疟70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73
一、中风73
(一)脉症与鉴别73
(二)病机与辨证74
二、历节病75
(一)成因75
1.肝肾不足,水湿浸渍75
2.阴血不足,外受风邪76
3.气虚湿盛,酒后汗出当风76
(二)证治77
1.风湿历节77
2.寒湿历节78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83
一、血痹病83
(一)血痹的成因与轻证证治83
(二)血痹重证证治84
二、虚劳病85
(一)脉象总纲85
(二)辨证86
1.精血亏虚86
2.气血亏虚86
3.虚劳无子87
4.虚劳盗汗87
5.脾肾阳虚87
6.阴阳两虚88
(三)证治88
1.虚劳失精88
2.虚劳腹痛90
3.虚劳腰痛91
4.虚劳风气百疾92
5.虚劳不寐93
6.虚劳干血94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98
一、肺痿98
(一)成因、脉症与鉴别98
(二)证治100
1.虚热肺痿100
2.虚寒肺痿100
二、肺痈102
(一)病因病机、脉症及预后102
(二)证治103
1.邪实壅滞103
2.血腐脓溃104
三、咳嗽上气105
(一)辨证及预后105
(二)证治105
1.寒饮郁肺105
2.痰浊壅肺106
3.饮热迫肺107
4.寒饮夹热108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115
一、成因与主症115
二、证治116
(一)肝郁化热奔豚116
(二)阳虚寒逆奔豚117
(三)阳虚饮动欲作奔豚118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121
一、病因病机121
二、胸痹证治122
(一)胸痹典型证122
(二)胸痹重证123
(三)胸痹虚实异治124
(四)胸痹轻证126
(五)胸痹急证127
三、心痛证治128
(一)寒饮气逆128
(二)阴寒痼结129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133
一、腹满133
(一)辨证与治则133
1.虚寒性腹满133
2.实热性腹满134
(二)证治134
1.里实兼太阳证134
2.里实兼少阳证135
3.里实胀重于积136
4.里实胀积俱重137
5.阳虚饮逆138
6.寒饮气逆139
7.脾虚寒盛140
8.寒实内结142
二、寒疝143
(一)证治143
1.阴寒内盛143
2.血虚寒疝144
3.寒疝表里俱寒144
(二)误治变证146
三、宿食146
(一)宿食在下的证治146
(二)宿食在上的证治147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51
一、五脏病证举例151
(一)肝着证治151
(二)脾约证治152
(三)肾着证治153
二、三焦病证举例154
三、积、聚、?气的鉴别155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158
一、成因、脉症与分类158
(一)成因与脉症158
(二)四饮与主症159
(三)留饮与伏饮160
二、治疗原则161
三、四饮证治162
(一)痰饮162
1.饮停心下162
2.微饮短气163
3.下焦饮逆164
4.痰饮呕吐165
5.留饮欲去167
6.肠间饮聚成实169
(二)悬饮170
(三)溢饮171
(四)支饮173
1.支饮喘满173
2.支饮腹满174
3.支饮不得息175
4.支饮咳嗽176
四、随证施治举例177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185
一、消渴185
(一)病机与主症185
(二)证治186
1.肺胃热盛,津气两伤186
2.肾气亏虚187
二、小便不利188
(一)膀胱气化不行188
(二)上燥下寒水停189
(三)湿热夹瘀,脾肾亏虚190
(四)水热互结伤阴192
三、淋病193
(一)主症193
(二)治禁193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96
一、病因病机196
(一)外邪侵袭,水为风激196
(二)肺失调通,肾阳不足197
(三)脾肾虚衰,气化不行197
(四)三焦气化失司,血行不利198
二、分类与辨证199
(一)风水、皮水、正水、石水与黄汗199
(二)五脏水201
(三)血分、水分与气分202
三、治疗大法204
(一)利小便、发汗204
(二)攻下逐水204
四、证治205
(一)风水205
1.表虚205
2.夹热205
3.风水与正水的汗法异治207
(二)皮水208
1.夹热证治208
2.气虚阳郁208
3.表实209
4.湿盛阳郁209
(三)黄汗210
1.营卫郁滞,湿热阻遏210
2.气虚湿盛阳郁211
(四)气分213
1.阳虚阴凝213
2.脾虚气滞214
五、治验举例与预后215
(一)治验举例215
(二)预后216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220
一、病机、病因分类与辨证220
(一)湿热发黄220
(二)寒湿发黄221
(三)分类与主症222
(四)辨湿热与寒湿223
二、证治223
(一)谷疸223
(二)酒疸225
1.治法225
2.证治226
(三)女劳疸226
(四)热盛里实黄疸228
(五)湿重于热黄疸228
(六)黄疸兼证229
1.兼表虚证229
2.兼少阳证230
(七)黄疸误治成哕230
(八)虚黄231
三、转归231
四、预后232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236
一、惊、悸236
(一)惊、悸的成因236
(二)惊、悸的证治237
1.火邪致惊237
2.水饮致悸238
二、吐、衄、下血238
(一)吐血的成因238
(二)吐、衄、下血的脉症239
(三)衄血、吐血的预后及亡血的治禁239
(四)吐、衄、下血的证治241
1.虚寒吐血241
2.热盛吐衄242
3.虚寒便血242
4.湿热便血243
三、瘀血244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247
一、呕吐247
(一)成因与脉症247
1.饮邪致呕247
2.虚寒胃反248
(二)治疗禁忌249
(三)证治249
1.肝胃虚寒249
2.阴盛格阳250
3.虚寒胃反251
4.胃肠实热251
5.热郁少阳252
6.热利兼呕253
7.寒热错杂254
8.寒饮255
9.阳虚饮停255
10.寒饮搏结胸胃呕吐256
11.饮阻气逆,呕渴并见257
12.停饮呕吐258
二、哕259
(一)哕而腹满的治则259
(二)证治259
1.胃寒气逆259
2.胃虚有热260
三、下利260
(一)治法与治禁260
1.湿滞气利治法260
2.虚寒利治禁261
(二)证治261
1.虚寒下利兼表证261
2.寒厥下利,阴盛格阳262
3.虚寒肠滑下利263
4.实积下利264
5.虚寒下利,滑脱不禁266
6.热利下重266
7.下利虚烦267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273
一、痈肿273
(一)痈肿初起的脉症273
(二)痈肿辨脓法273
二、肠痈274
(一)脓成证治274
(二)脓未成证治275
三、金疮276
(一)金疮出血的脉症276
(二)金疮的治法276
四、浸淫疮278
(一)浸淫疮的预后278
(二)浸淫疮的治法278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281
一、趺蹶281
二、手指臂肿282
三、转筋282
四、阴狐疝283
五、蛔虫病283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287
一、妊娠的诊断与恶阻的证治287
二、胎、癥病的鉴别与癥病的治疗289
三、腹痛证治290
(一)阳虚寒盛290
(二)肝脾失调290
四、胞阻证治291
五、小便难证治292
六、水肿证治293
七、胎动不安证治294
(一)血虚湿热294
(二)脾虚寒湿294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297
一、产后三病297
(一)成因297
(二)证治298
二、产后腹痛299
(一)血虚里寒299
(二)气血郁滞299
(三)瘀血内停300
(四)瘀热互结301
三、产后发热301
(一)太阳中风301
(二)阳虚中风302
四、产后烦呕303
五、产后下利304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307
一、成因、证候与治则307
二、证治308
(一)热入血室308
(二)梅核气310
(三)脏躁311
(四)月经病312
1.冲任虚寒夹瘀血312
2.瘀血内停313
3.瘀热互结313
4.冲任虚寒314
5.水血俱结314
(五)带下病315
1.湿热带下315
2.寒湿带下316
(六)腹痛316
1.瘀血内阻316
2.肝脾失调317
3.脾胃虚寒317
(七)转胞317
(八)前阴诸疾318
1.阴疮318
2.阴吹318
附篇 :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22
方剂索引331
热门推荐
- 3555375.html
- 3685988.html
- 3035609.html
- 1803543.html
- 2448687.html
- 3300089.html
- 2119645.html
- 852183.html
- 928169.html
- 3536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8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6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0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2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5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5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