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论文集 2010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51110337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096页
- 文件大小:425MB
- 文件页数:11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论文集 2010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2
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分析&杨蕊 孙顺强2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朱坦 张墨6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张强 陈旺伟10
构建循环经济的价格支持政策分析&肖文海13
研究探讨科学实施餐饮废油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实践&陈云进18
“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应当实施标准化战略&杨凯23
农业循环经济研究&花明 陈润羊27
徐州特色中小型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建设模式研究&韦剑 陈克静 罗锋32
精细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环境效益研究&田金平 赵远 陈吕军等35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刘国才42
日本ELV(报废汽车)资源循环利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高扬 松本亨 徐鹤47
综合型工业园生态化推进中的生态产业链构建初探&凌岚52
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马翠玲56
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引食品产业的发展&韩涛 孙容芳61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低碳排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李会泉 关雪 包炜军等65
论如何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基于国外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分析和借鉴&马江70
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崔培培 李慧明 崔晓莹74
白酒行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李红79
构建创新技术体系 实施循环农业战略&刘玉升85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研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李婷 段东平91
稻壳综合利用在实现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中所起的作用&成如山96
实施清洁生产,推动企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之路&彭晓成 郭庭正 路庆斌等101
开展清洁生产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对某水泥企业清洁生产案例分析&喻杰103
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资源循环利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余晓林107
从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浅析循环经济&陶建东 王修川110
生态文明新理念&许振成 张修玉 胡习邦等114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建设的战略对策&韩孝成118
以促进生态文明的方式推进广东“双转移”工作&陈庆秋 郑李子124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张修玉 许振成 胡习邦等127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史锦华132
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吴玉树138
南宁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郑雄 李媛媛 陈红路等141
低碳经济及其国内外的新进展&黄国勤 黄依南146
第二章 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践153
我国绿色新政下的低碳经济思考&朱国伟 龚洁 张瑜等153
关于低碳经济的环境政治经济分析&朱留财158
日本区域低碳社会建设规划研究&闫勇 杨娜161
结构节能: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张雷 李艳梅166
在天津开发区现代产业区建设低碳产业示范区的构想&刘凤 姚立英 董鑫174
风能发电的环境效益分析&刘荣 丁卫颂 王天龙178
工业园能源利用“低碳”发展途径研究&白文娟 刘凤 姚立英182
关于以垃圾分类收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探讨&史云娣 王军185
环境监测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中的应用&耿炜 穆岩 靳睿杰等188
环境信息技术在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牛雪莹190
农业低碳经济构建与发展途径初探研究&陈云进194
浅谈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现代化钢铁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李春梅 王静198
新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中高温利用&张华 朱跃钊 廖传华等200
低碳增长型国家研究的实证分析&付加锋204
新能源光伏产业的示范效应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例&王军 陈龙珠 崔秀丽等210
发展低碳经济与铁路行业节能减排对策建议探讨&韩美清 刘利生 韩灵灵216
向碳减排行动建一言&王景龙219
单质硅低碳冶金的熔盐电解技术&汪新 尹华意 汪的华222
公路行业中的低碳技术&刘颖 刘明226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穆岩 耿炜230
铁路对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影响和效应研究&谢汉生 黄茵 史立新等232
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郑志洋 武桂桃243
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薛晓光246
我国低碳发展的承载——生物产业及其竞争力评价模型探讨&吴楠 陈健250
无锡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探究&任洪艳 冯小平 张云霞等255
“低碳社会”需要创新的环境教育&王景宪 冯涛259
细水雾降温技术在实现城市低碳化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王军锋 王贞涛 屠欣丞等262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刘丽 赵敏 秦普丰等267
探讨公众参与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于清 王洪271
古今气候论&水涛274
发展二氧化碳的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建设低碳生态产业园&田恒水 李峰 陆文龙等279
第三章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与政策探讨289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主要任务&彭应登 田刚 张中华等289
“十二五”规划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探索&陈雁 王玉婧293
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声环境保护规划研究&李霞 姚琨297
吉林省“十二五”水污染防治政策及对策措施研究&吴兵 包丽艳 刘艳君304
浙江省水环境保护“十二五”管理思路与对策研究&牛少凤 李春晖 张明等308
发展低碳经济应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导向&黄宇 朱志超 李琳312
关于重庆市“十二五”大气污染物减排的思考&周志恩 张灿 向霆316
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现状及“十二五”实施建议&赵娟322
成都市低碳经济发展与“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新思路&贾滨洋 唐亚 杨芸等325
关于用综合集成思想和方法编制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思考&郑洋 孙绍锋332
“十二五”浙江省环保产业需求及推动发展的措施&杨建军 肖燕风 高峰莲等335
广州市水环境问题及“十二五”水污染防治对策&李志琴 游江峰 张娅兰等339
湖北省“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基本思路&沈晓鲤345
深圳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谢林伸 车秀珍 陈晓丹等349
台州市“十二五”规划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及对策研究&周纯 牟义军 陈涛等353
江苏“十二五”氨氮及氮氧化物减排战略研究&王惠中 黄娟 吴云波等357
扬州市“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动态化管理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华迎春 陈卫兵360
关于“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一点思考&马召坤 王新国 贾杰林等365
武昌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基本思路研究&杨志 佟颖 陈静等368
化学品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及“十二五”规划的对策建议&梁维华 魏彤宇 王冬梅等371
北京市“十二五”水环境保护指标体系研究&刘桂中 范清 孙长虹375
青岛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展望&左华 朱磊 付会380
沿淮城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张强383
废水氮减排的控制要素研究——“十二五”期间氮减排控制指标分析&郑雄 李媛媛 陈红路等386
第四章 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对策391
北京市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及利用对策&李铮 刘春兰 陈操操等391
长治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郭文涛 赵富强 常海林398
关于黄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曹阳401
黄石市大气污染源的地区和行业分布研究&周建平 徐江焱 冯浩等405
经济转型下的天津市环境保护战略分析&姚立英 尹立峰 吕立新409
九江市ODS生产使用现状及污染控制&毛烨 汪爱元413
浅谈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和改善方法&刘际超 李国庆417
浅谈循环型城市的建设与管理&王毅超 李国庆421
低碳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设想&王红宇 陈璐 白文娟等425
沈阳市水环境整治现状及对策&张嘉治 翟佳赢 徐景阳429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方案&冯向鹏 崔金印 杨婷婷等432
武汉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环境质量指标空气污染指数(API)达标的可行性分析&陈怡 魏红明436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的开发与居民休闲活动——以“北方百湖之城”大庆为例&薛丹442
城市垃圾填埋处置若干问题的研究&崔树军 张庆甫447
城市人居环境空气微生物污染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与研究&潘立勇 孙菱 杨靖等450
城市污水厂能耗分布及消化液单独处理技术初探&孟春霖 常江 张树军等45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活性炭的研究&李依丽 田婧 钱文娇460
全球升温背景下苏州市气温变化特征及对应方案&王跃 伍燕南 史守正等464
城市垃圾填埋初期物质转化的光谱学特性研究&何小松 席北斗 刘学建等469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初探——以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李建熹 徐景阳474
福州市酸性降水现状研究&赵卫红477
东莞市酸性降水研究&吴对林 李美敏 罗晓虹482
浅析我国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机遇与挑战&陈胜男 冯蕊487
水环境容量核算在城市发展模式比选中的应用&陈金毅 李念 李宛怡等490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原位修复技术探讨&李晓粤 奚健494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中有害物质控制技术研究&尹连庆 郭静娟498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佟长福 李和平501
大连市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状况调查&邢军 马骏505
鹰潭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对策浅析&占涛金 黄王君509
大连市重大化学品危险源污染监控防范系统建设方案研究与设计&王威 李文霞 刘亮亮等513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满意度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宋国君 傅毅明 郭美瑜519
从“世界城市”建设看北京市生态环境发展&康鹏 徐琳瑜524
论城市节能减碳规划一般模式&宋国君528
城市能源活动碳足迹初探——以广州市为例&周杨 许振成 简韬等534
生物质废物中有机质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其测定方法研究&邹德勋 潘斯亮 汪群慧540
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分流制泵站旱天水质特征&康丽娟 孙从军 赵振等544
新型人工湿地处理城市降雨径流的研究&舒朝会 马邕文 万金泉等549
南宁市区大气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及污染水平研究&唐利利554
南宁市南湖水质状况及治理对策探讨&刘传558
城市绿色发展指标设定的实践与思考——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为例&冯真真 李燃562
城市热岛缓减思路与规划对策&王伟武 姜方鑫566
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于忠华 刘海滨 卢宁川571
石家庄市空气质量改善浅析&梅中海576
石家庄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郑贵鸿580
青岛地铁地源热泵技术综合应用可行性分析&陈友媛 韩亚军 李文伟等585
石家庄生态市规划实施效益分析&唐小坤589
利用北京城市再生水修复麋鹿苑的湿地环境&张林源 陈颀592
安徽省蚌埠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思考&周和平596
城市污泥在钢铁冶金中的“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廖洪强 岳昌盛 余广炜等599
第五章 区域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605
关于生态建设区发展战略与生态补偿的若干思考&许振成 张修玉 胡习邦等605
宕口资源的生态恢复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牟子平 于德珍 史绮616
广西电解锰行业环境整治情况探讨&蒙美福 冯前雁 张晶621
合理利用地热水资源 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浅议河北省地热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胡景鹏 李东海 王策等624
京津冀北地区应尽快建立常规型生态补偿机制&孙景亮 孙晓627
九江市区水体中氡浓度调查与分析&邹敏631
科学构建中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钟祥浩 刘淑珍634
基于IPCC的区域森林碳汇潜力评估&张修玉 许振成 胡习邦等639
三峡库区农村垃圾处理与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牟新利 祁俊生 李军等646
四川省畜禽养殖业“能环工程”和有机肥料开发的发展前景&吴香尧 吴世闽649
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优势与对策研究&孙丽欣652
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态势与对策&孟凯656
典型牧区湖泊湿地生态服务价值量化评估&郝伟罡 魏永富 郭中小等659
京沪高速铁路安徽凤阳段环保选线与明皇陵保护有关问题研究&黄盾663
海南生态省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金羽 符丽宾667
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李鹏 赵同科 张成军等671
湖南省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许晶 廖岳华677
基于ADMS-Urban的城市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与规划&丁洁 徐鹤 冯晓飞682
基于TM遥感数据和GIS的无锡市生态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黄君 宋挺 金焰等688
胶州湾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研究&王翠 王金坑 张学庆等696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王延松 赵军702
南宁市污染源普查数据综合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范宇航 尹琦明 莫荣旭等705
区域产业布局的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法研究——以环渤海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生态评价为例&刘雪华 程迁 刘琳等711
沈阳市环城水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张莉娜717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模式&康利荥720
石家庄市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郭丽萍 李月彬726
石家庄市雨水利用研究&尹建坤 耿炜 靳睿杰等729
天津滨海新区水环境保护对策分析&姚立英 刘凤 白文娟等734
新疆地热能源的应用&黄玉英 商思臣738
GIS支持下的吉林省二松流域水资源恢复力评价&晏明742
产业结构调整与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协调研究——以钦州市为例&赵海霞 董雅文748
基于滇池治理环湖工程的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优化对策研究&何佳 徐晓梅 郑一新等755
时代需要创立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王天津760
围填海导致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货币化评估——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王萱 陈伟琪764
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扬尘污染分析与控制措施——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姚俊花769
福建省能源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刘健 王润773
象山港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分布和生态风险评价&滕丽华 杨季芳778
北京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化肥面源污染控制&宋秀杰 程大军 张鑫等784
大型工程建设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陈奇伯 余德恒 王克勤等788
营区场地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与治理展望——以某部营区场地污染为例&孟庆宝 赵三平 朱勇兵等794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刘金龙 张巧云799
区域煤矸石综合治理规划研究&王永红 郭晓明 曾剑803
上海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效应回顾分析&吴健 胡冬雯 王敏等806
内蒙古沙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李富荣811
河北推动“双三十”工程的过程与思考&祝晓光814
辽宁清原水源地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齐学斌 高青 李平等818
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董伟 舒俭民824
高原湖泊旅游环境污染预警指标体系初步研究&杨晓云 王虎832
辽东湾近岸水质与沿岸GDP增长指标研究&韩菲 张文浩 冷雪飞等836
宁波市樟溪河环境流量分配研究&刘中 麦克·阿克曼 罗艳等842
上虞市会篁村微滤膜净水站工程介绍&程家迪 刘锐 李荧等848
南沙河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郅二铨 周岩梅 孙素霞等853
中俄管道沿线寒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何瑞霞 金会军 王绍令等86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刘国才869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荒漠生态林退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于瑞德 陆亦农873
河北省钢铁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马跃涛 李红彦 徐铁兵等877
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唐焰 任青萍881
论洛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秦绍玲885
海河流域湿地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张韶季 王洪翠 崔文彦889
海南东寨港主要红树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管伟 廖宝文 张留恩等893
农业废弃物在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应用研究&王琼 周连碧899
矿冶工业生态系统与矿业可持续发展&杨小聪 郭利杰905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践与思考&孔一江 许英志 袁定浩等909
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探讨&周波 刘乃瑞 米磊磊913
湿地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刘慧杰 张虎山 周冬柏等919
生态修复的方法和程序&何艳梅924
秦皇岛车站村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李玉明928
珠三角地区植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宋刚 陈迪云 富英杰等931
第六章 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937
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冉阿倩 罗清威 樊占国937
新形势下北京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汤大友 杨永强940
浅谈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刘欣944
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田丽英947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王婷950
邯郸市农村环境现状及对策的思考&王炜玮 唐小坤954
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路——以山西运城市新农村环境建设为例&张振凤 薛晓光958
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刍议&叶宏 雍毅 陈军辉961
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农村面源污染氮磷的去除&万金保 兰新怡 汤爱萍等966
农村环境典型污染源特征分析&陈仪 夏立江971
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及区域模式浅谈&刘英 郭纯青977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系统的长效运行评价体系研究&刘文英 刘坚 胡正义981
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村地区环境风险半定量识别技术初探&邵立国 栾胜基986
浅述村规民约在“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中的作用&孙洁 李文龙 栾胜基991
玉溪“三湖”保护与循环型农业发展思路&王林 李荫玺 李红梅等994
复合型生物净化槽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徐功娣 张增胜 占达东等997
后哥本哈根时代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与战略对策&陈健 吴楠1002
农村环境管理中的社会组织及其功能分析&李书舒 李文龙 栾胜基1007
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探讨&任春蕊1010
三门峡市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张丹旭 王明印 董延波1014
第七章 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与探讨1022
一、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1022
全国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初探&许振成 张修玉 胡习邦等1022
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比较分析研究&贺涛 彭晓春 曾思远1027
国内外环境规划的研究进展&洪鸿加 彭晓春1031
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张勇 阎振元 何远光1037
面向城镇一体化的环境保护规划比较研究&徐琳瑜 王磊1042
公平视野下的中国环境法律制度建构&王文革1046
大连市主城区燃煤区域管制空间规划&李宏 刘毅 李王锋1051
关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路线图的分析&王金南 田仁生 吴舜泽1056
面源污染控制的前置库工程的长效运行与管理模式研究&高月香 张毅敏 吴晓敏等1062
促进家电消费背景下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构建探讨&孔令锋106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赵肖 郭振仁 周雯等1070
基于CBERS-2B卫星数据的《桂林城区环境监测影像地图》研制与实践&李维1077
基于灰色理论的畜禽养殖规划环境承载力研究&张爱 程波 赵静等1084
基于三峡地区城镇环境规划的研究&王海云 王振华1090
开发车(船)载净化设备 加强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邓杰帆1094
热门推荐
- 2084889.html
- 1772236.html
- 1100092.html
- 1793672.html
- 1005750.html
- 920528.html
- 892374.html
- 888472.html
- 2536937.html
- 2423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6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4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7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3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6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1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9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9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