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判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邵维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4049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犯罪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犯罪判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犯罪判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一 研究对象1
二 研究方法2
三 犯罪判断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5
第二节 犯罪判断理论略考7
一 英美刑法中的犯罪判断理论7
二 德日刑法中的犯罪判断理论11
三 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13
四 中外犯罪判断理论的比较15
第三节 本书的体系19
一 犯罪评价的标准19
二 犯罪评价的步骤19
三 犯罪评价的方法20
第一章 犯罪概说21
第一节 犯罪的属性21
一 犯罪不是生活行为的固有属性21
二 犯罪只是生活行为的关系属性22
三 犯罪是一种价值判断23
第二节 犯罪的认识26
一 犯罪不能用认知活动来把握26
二 犯罪只能用评价活动来把握27
第三节 犯罪的概念30
一 立法规定的犯罪概念30
二 司法认定的犯罪33
三 立法规定的犯罪与司法认定的犯罪之间的关系34
第四节 犯罪的本质35
一 犯罪本质的含义和特征35
二 犯罪本质的主要学说37
第五节 犯罪构成39
一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39
二 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成立条件的关系40
三 犯罪构成与犯罪本质的关系41
四 犯罪构成的意义43
第二章 刑事违法的标准45
第一节 犯罪客观要件45
第一款 犯罪客观要件概述45
一 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和特征45
二 犯罪客观要件的性质46
第二款 行为主体52
一 自然人52
二 单位54
第三款 危害行为57
一 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57
二 危害行为的基本分类58
三 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具体类型和方法65
第四款 行为对象67
一 行为对象的概念和特征67
二 行为对象对于认定犯罪的意义70
第五款 危害结果71
一 危害结果的概念与特征71
二 危害结果的类型72
第六款 刑法因果关系76
一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76
二 刑法因果关系认定的学说78
三 限制条件说的展开79
四 根据限制条件说判断因果关系的典型案例83
五 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84
第二节 法益侵害85
第一款 法益的概念和本质85
一 法益的概念85
二 法益的本质86
第二款 法益的功能89
一 法益是刑事违法的最高价值标准89
二 法益能使犯罪评价标准明确化90
三 法益能派生出犯罪客观要件91
四 法益能对犯罪客观要件进行解释92
五 法益能对罪名进行分类93
第三款 法益的分类93
一 个人法益、社会法益、国家法益93
二 总则规定的法益、分则各章规定的法益、分则各节规定的法益、具体犯罪的法益94
第四款 具体犯罪法益的法定性96
一 确定具体犯罪法益的原则96
二 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具体犯罪法益的三种情况97
第三章 主观恶的标准100
第一节 犯罪主观要件100
第一款 故意100
一 故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100
二 故意的学说103
三 故意的类型104
四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06
第二款 过失107
一 过失的概念和特征107
二 过失的本质108
三 过失的类型108
四 事实错误115
第三款 目的与动机120
一 目的(犯罪目的)之两种含义120
二 意志要素之犯罪目的与动机意义之犯罪目的的区别122
三 动机意义的犯罪目的与犯罪故意的关系122
四 动机意义的犯罪目的与犯罪主观要件的关系123
五 动机意义的犯罪目的之规定方式124
第二节 损人意志125
第一款 损人意志概述125
一 损人意志的概念125
二 核心伦理规范——“勿损人”的养成126
三 核心伦理规范——“勿损人”派生出各种具体规范127
第二款 损人意志是主观恶的本质内涵128
一 主观恶的含义及其与人身危险性的区别128
二 主观恶概念代替有责性概念的合理性130
第三款 主观恶评价标准的层次133
一 主观恶评价标准概述133
二 故意要件是主观恶的第一具体标准134
三 过失要件是主观恶的第二具体标准135
四 损人意志是主观恶的最高评价标准143
第四章 刑事违法判断的步骤146
第一节 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146
一 刑事违法性判断概述146
二 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的概念和特征148
三 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的方法151
四 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的例证152
第二节 犯罪客观要件实质符合判断154
一 犯罪客观要件实质符合判断的概念和根据154
二 先作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后作实质符合判断的意义158
三 犯罪客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与实质符合判断的统一160
第三节 犯罪客观要件前提符合判断之一161
一 犯罪客观要件前提符合判断的概念161
二 犯罪客观要件前提的特征163
三 犯罪客观要件必须具有前提的原因164
第四节 犯罪客观要件前提符合判断之二165
第一款 正当防卫166
一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本质166
二 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167
三 与正当防卫构成条件相关的防卫意识问题173
四 防卫过当176
第二款 紧急避险178
一 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本质178
二 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179
三 避险过当183
第五节 犯罪客观要件前提符合性判断之三184
第一款 典型超法规刑事违法阻却事由184
一 义务冲突行为185
二 经被害人承诺行为194
三 执行法令行为198
四 正当业务行为201
五 推定被害人承诺行为203
六 自损行为204
七 自救行为206
第二款 非典型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210
一 非典型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的例证和概念210
二 非典型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的构成要件212
三 非典型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的根据215
第五章 主观恶判断的步骤218
第一节 犯罪主观要件形式符合判断218
一 故意要件形式符合判断218
二 过失要件形式符合判断220
第二节 犯罪主观要件实质符合判断221
一 进行犯罪主观要件实质符合判断的根据221
二 故意要件实质符合判断224
三 过失要件实质符合判断231
四 故意、过失要件形式符合判断与实质符合判断的关系234
第三节 犯罪主观要件前提符合判断235
一 犯罪主观要件前提符合判断概述235
二 刑事责任能力239
三 期待可能性247
第六章 司法评价犯罪的方法254
第一节 司法评价犯罪的总方法254
一 明确评价犯罪的一组价值标准254
二 先客观评价后主观评价258
三 先形式判断后实质判断259
四 先入罪判断后出罪判断262
五 先第一层次价值判断后第二层次价值判断263
第二节 司法评价犯罪的具体方法264
一 将生活行为的客观和主观方面分别与相应价值标准相比较264
二 司法评价犯罪必须分步骤、按顺序、循过程265
索引269
后记274
热门推荐
- 1503096.html
- 3460101.html
- 3435891.html
- 94363.html
- 3829851.html
- 3162818.html
- 3584826.html
- 3769606.html
- 1455913.html
- 1416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1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3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6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5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7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4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