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机制与共同治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相佑,冯朝军,郝建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8466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机制与共同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提出1
二、大学制度形成中存在博弈2
三、大学制度将走向共同治理3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3
一、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大学的治理结构3
二、有助于多角度理清中国大学制度的变迁规律4
三、有助于提升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5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5
一、研究思路5
二、研究方法7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7
第二章 现代大学制度理论回顾11
第一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外延12
一、基于哲学观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外延13
二、基于价值观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外延14
三、基于经济学观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外延15
第二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规律17
一、基于产权理论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17
二、基于博弈理论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20
第三节 现代大学制度趋势的研究分析26
一、运行模式:共同治理26
二、办学理念:人才观+质量观27
三、大学精神:包容与自由28
第四节 大学精神研究典型分析——以北大和清华为例30
一、关于北大精神的分析30
二、关于清华精神的分析32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34
一、结论34
二、展望35
第三章 大学制度变迁与共同治理研究框架37
第一节 研究视角37
第二节 大学制度变迁阶段与大学治理38
一、制度变迁僵滞阶段的大学治理39
二、制度变迁创新阶段的大学治理39
三、制度变迁完成阶段的大学治理40
四、制度变迁循环阶段的大学治理41
第三节 大学共同治理的概念42
一、大学共同治理的三种观点42
二、发达国家大学共同治理借鉴——以美国为例43
三、本书的界定45
第四节 大学制度变迁与共同治理研究的概念模型45
第五节 本章小结46
第四章 西方大学制度变迁历史47
第一节 人类早期大学48
一、宗教寺院中的学术机构48
二、各统治政权建立的学术机构48
三、民间学术机构49
第二节 中世纪古典大学49
一、中世纪大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50
二、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类型51
三、中世纪大学的制度结构52
第三节 德国研究型大学55
一、近代欧洲大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55
二、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制度结构57
第四节 美国社会型大学61
一、美国社会型大学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61
二、美国大学的制度特征61
第五节 本章小结66
一、尽管西方大学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然而在大学制度发展的各个阶段存在着某些共同的核心特质66
二、任何大学制度都是脱胎于社会系统之中,并且应当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66
第五章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历史68
第一节 清末时期的中国大学制度69
一、洋务运动时期69
二、维新运动时期71
三、清末“新政”时期7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制度76
一、民国政府初期76
二、北洋政府时期78
三、国民政府时期8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学制度82
一、以苏联为师,全面改造旧教育时期83
二、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大学制度时期85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学制度87
一、改革开放的启动给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88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具备了新的动力88
三、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具备了新的发展契机89
第五节 本章小结90
第六章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模型的构建91
第一节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模型91
一、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演化过程91
二、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演化动力93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均衡模型分析94
一、大学制度变迁的需求95
二、大学制度变迁的供给97
三、大学制度的均衡98
四、影响中国大学制度变迁供求的因素99
第三节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模型104
一、大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04
二、中国大学生产关系的变革106
第七章 大学制度变迁的规律112
第一节 国外大学制度变迁112
一、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几国大学制度变迁112
二、大学制度变迁中保持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115
三、行政因素是大学制度变迁的辅助因素116
四、经济发展是大学制度变迁的保障116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规律117
一、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动力117
二、中国大学制度变迁形式为强制性变迁119
三、政府在大学制度变迁主体中处于绝对地位125
四、政治因素对大学制度变迁的主导作用129
五、中国大学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133
六、中国大学制度变迁受国外大学的影响137
第八章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趋势分析140
第一节 中国大学制度所处环境分析140
一、我国的特色140
二、政治和政府143
三、经济环境147
四、人文传统和大学精神150
五、科层化治理结构152
六、治理效率影响因素154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趋势预测157
一、大学制度变迁的主体157
二、大学制度变迁的环境159
三、大学制度变迁的内生变量161
四、大学制度变迁的外生变量162
五、大学制度变迁方式的改变163
第三节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方向164
一、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特点165
二、实施大学共同治理的优势166
三、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构建169
第九章 中国大学共同治理理论框架与基本问题173
第一节 大学共同治理相关理论回顾173
一、大学共同治理的缘起173
二、大学权力与大学共同治理175
三、大学外部治理结构178
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180
五、第三部门与大学共同治理184
六、其他视角186
第二节 大学共同治理界定188
一、基本概念188
二、西方国家对大学共同治理的界定189
三、本书的界定193
第三节 中国大学共同治理的概念框架193
一、概念模型193
二、大学共同治理内涵194
第十章 中国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构建198
第一节 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198
一、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198
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202
第二节 中国大学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206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206
二、系统理论212
第三节 中国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构建216
一、大学校长遴选216
二、学术制度建立217
三、明晰高校产权220
四、加强科学管理222
第十一章 中国大学共同治理评价225
第一节 中国大学共同治理评价概述225
一、中国大学共同治理评价的理论基础225
二、中国大学共同治理评价原则230
三、中国大学共同治理评价步骤231
第二节 评价方法比较与选择232
一、主要评价方法简介232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236
第三节 大学共同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39
一、大学共同治理影响因素分析239
二、中国大学共同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52
参考文献255
后记263
热门推荐
- 1050258.html
- 3909337.html
- 3380977.html
- 308020.html
- 2540534.html
- 1159316.html
- 1487215.html
- 1017268.html
- 3861662.html
- 3502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8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0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9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9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5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1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7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9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