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为环境正义而战 环境侵害法律救济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为环境正义而战 环境侵害法律救济研究
  • 陈亮著;刘俊主编;杨建学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342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环境科学-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为环境正义而战 环境侵害法律救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危害行为:环境正义实现之天敌1

第一节 环境侵权诸要素1

一、法益保护范围2

二、归责原则4

三、市场份额规则5

四、抗辩事由6

第二节 环境侵害概念及其功能6

一、环境侵害概念的理论之争7

二、环境侵害概念的功能欲求11

三、我国环境侵害概念的功能主义审视13

四、我国环境侵害概念的应然选择17

第三节 环境公害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8

一、公害的概念19

二、公害的特征20

三、公害制度的功能缺陷23

四、公害概念与环境侵害概念之比较24

第二章 原告资格:接近环境正义的第一步29

第一节 原告资格内涵的美国法考察29

一、“对抗性”:案件-争议条款的本质特征30

二、“对抗性”:正当性基础探求37

三、原告资格的宪法内涵:原告与诉争案件之间的利害关联的描述42

第二节 原告资格的定性之争46

一、诉讼要件与本案要件:含义和区别46

二、美国原告资格的定性之争:徘徊在诉讼要件与本案要件之间50

三、采纳“诉讼要件”说:基于逻辑推理与价值选择的结果59

四、美国原告资格定性之争对我国的启示64

第三节 原告资格的功能欲求68

一、“预防滥诉”的功能69

二、“三权分立”的功能75

三、“热心辩护”的功能80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83

第四节 美国限制原告资格扩张的三种学说及其批判85

一、“三权分立”说及其批判86

二、“经济人”假说及其局限91

三、“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及其批判94

四、结语97

第三章 环境执法:环境危害的行政救济98

第一节 环保局“上划”:根治环境执法不力的地方实践及其评析98

一、环保局“上划”是单向思维的结果98

二、环境执法不力是委托代理问题在环境执法领域的投射99

三、激励相容约束的缺失是环境执法不力的症结所在100

四、环保执法不力的治本之策在于健全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101

第二节 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相互关系的应然定位102

一、对抗:环境公益诉讼背景下环境执法与司法相互关系的传统定位102

二、反思:传统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困境104

三、合作: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相互关系的应然选择108

第三节 环境执法规制俘获的法律对策112

一、规制俘获的规制后果113

二、我国环境执法中规制俘获的原因分析117

三、我国环境执法过程中规制俘获迷局的破解之道121

四、结语125

第四节 我国环境执法制度的理论检视126

一、新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执法制度的主要特色126

二、我国环境执法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检讨127

三、我国环境执法制度理论基础的重构131

第四章 集团诉讼:大规模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133

第一节 环境侵权司法救济的现实困境:来自重庆市环保法庭的报告133

一、重庆市一、二中院辖区环境民事纠纷解决途径分析133

二、重庆市一、二中院辖区环境民事裁判文书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探析144

三、简单结论与对策建议150

第二节 大规模环境侵权背景下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52

一、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特征考察153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在环境侵害纠纷解决方面的功能缺陷157

三、完善我国环境侵害团体诉讼的初步构想161

第三节 集团诉讼中的利益冲突与被代表人利益保护机制研究166

一、问题的提出166

二、集团诉讼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成因167

三、集团诉讼中的被代表人利益保护制度及比较170

四、启示与借鉴177

第五章 公益诉讼:环境侵害的司法救济179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概念界定与功能欲求179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界定179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描述193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欲求197

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兴起202

一、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产生的社会背景203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发展205

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动态209

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之展望210

第三节 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中的“零受案率”现象211

一、“零受案率”:我国环保法庭运行之困212

二、“理性冷漠”:“零受案率”现象的经济学根源215

三、选择性激励:“零受案率”困境的解决之道220

第四节 环境公益诉讼背景下我国原告适格规则的反思与重构224

一、私权模式的阐释与捍卫:传统原告适格规则的本质225

二、圆凿方枘:传统原告适格规则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冲突230

三、他山之石:澳大利亚的“好事者”标准234

四、结语236

第六章 律师费转嫁:实现环境正义之激励237

第一节 域外视角:美国环境公民诉讼“败诉方负担”规则考察237

一、激励缺位——构建环境公民诉讼的制度瓶颈238

二、“美式规则”——环境公民诉讼的绊脚石239

三、律师费败诉方负担——激励正诉之源240

四、“败诉方负担”规则——预防滥诉之阀242

五、结语:美国经验的启示与借鉴243

第二节 中国路径及其评析:公益诉讼原告免交诉讼费的功能主义审视244

一、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成本-收益244

二、“败诉方负担”规则的功能欲求249

三、公益诉讼原告免交诉讼费的功能主义检视253

四、结语255

参考文献257

致谢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