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
  • 芮德源,梁庆成,杨春晓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4975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638页
  • 主题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二章 脊神经6

第一节 脊神经根及其病变症状6

第二节 脊神经的分支概况7

一、脊神经后支7

(一)颈神经后支7

(二)胸神经后支9

(三)腰、骶神经后支9

二、脊神经前支9

第三节 颈丛及其病变综合征12

一、颈丛浅支12

(一)枕小神经12

(二)耳大神经13

(三)颈皮神经13

(四)锁骨上神经13

二、颈丛深支13

三、颈丛交通支15

四、颈丛病变的解剖诊断16

(一)颈丛神经卡压征16

(二)胸腔出口综合征18

第四节 臂丛及其病变综合征18

一、臂丛锁骨上部的分支及其病变综合征19

(一)肩胛背神经19

(二)胸长神经21

(三)肩胛上神经21

(四)锁骨下神经21

二、臂丛锁骨下部的分支及其病变综合征21

(一)胸前神经21

(二)肩胛下神经22

(三)胸背神经22

(四)臂内侧皮神经23

(五)前臂内侧皮神经23

(六)尺神经23

(七)正中神经34

(八)肌皮神经40

(九)桡神经40

(十)腋神经49

三、臂丛的毗邻及其病变综合征50

(一)臂丛上干型麻痹50

(二)臂丛下干型麻痹52

(三)臂丛中干型麻痹53

(四)臂丛完全麻痹53

第五节 肋间神经及其病变综合征54

一、肋间神经的解剖生理54

二、肋间神经损害的临床症候56

(一)运动麻痹56

(二)感觉障碍57

(三)自主神经症状57

第六节 腰丛及其病变综合征60

一、腰丛的解剖生理60

(一)肌支60

(二)髂腹下神经60

(三)髂腹股沟神经62

(四)生殖股神经62

(五)股外侧皮神经62

(六)股神经63

(七)闭孔神经64

二、腰丛病变综合征65

(一)闭孔神经损害65

(二)股神经损害65

第七节 骶丛及其病变综合征66

一、骶丛的短分支66

(一)肌支66

(二)臀上神经66

(三)臀下神经66

(四)阴部神经69

(五)尾骨神经69

二、骶丛的长分支70

(一)股后皮神经70

(二)坐骨神经70

第八节 马尾及其病变综合征87

一、上部马尾综合征87

二、中部马尾综合征91

三、下部马尾综合征91

第九节 脊神经对四肢皮肤和肌肉的分布概况94

一、四肢皮肤的神经分布94

(一)上肢皮肤的神经分布94

(二)下肢皮肤的神经分布95

二、四肢肌的功能、检查法和神经支配96

(一)上肢肌的功能、检查法和神经支配96

(二)下肢肌的功能及其检查法和神经支配121

三、四肢主要关节运动的肌肉及其神经支配132

(一)上肢主要关节运动的肌肉及其神经支配132

(二)下肢主要关节运动的肌肉及其神经支配138

第三章 脑神经142

第一节 脑神经核的概况146

第二节 颅底结构及其与脑神经等的关系151

一、颅前窝156

二、颅中窝156

三、颅后窝158

第三节 嗅神经158

一、解剖生理158

(一)嗅觉的产生和传导160

(二)嗅觉的生理特性164

二、嗅神经损害与嗅觉障碍164

(一)嗅觉丧失165

(二)嗅觉过敏165

(三)嗅觉倒错165

(四)幻嗅165

第四节 视神经166

一、视网膜167

(一)视网膜的解剖学结构167

(二)视网膜的组织学结构169

(三)视网膜的特殊区域173

(四)视网膜内神经纤维的排列179

(五)视网膜的血液供应179

(六)视网膜疾病184

二、视神经187

(一)视神经的分段189

(二)视神经的纤维排列196

(三)视神经的血液供应198

(四)视神经损害201

三、视交叉207

(一)视交叉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207

(二)视交叉内的纤维排列211

(三)视交叉损害的视野改变211

(四)不同类型视野损害是视交叉病变定位诊断的可靠依据214

四、视束216

(一)视束内的纤维排列216

(二)视束的血液供应217

(三)视束损害的视野改变217

五、外侧膝状体218

(一)外侧膝状体内的纤维排列219

(二)外侧膝状体的血液供应219

(三)外侧膝状体病变的视野改变219

六、视辐射及膝距束220

(一)视辐射与视网膜纤维221

(二)视辐射的血液供应221

(三)视辐射病变的视野改变221

七、视皮质222

(一)第一视区222

(二)第二、三视区222

(三)视觉纤维在纹状区的终止情况224

(四)视皮质的血液供应225

(五)枕叶不同部位的病变引起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225

(六)枕叶视皮质病变所导致的失明称为皮质盲225

(七)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225

(八)黄斑回避226

(九)大脑皮质某部受损可致高级视功能障碍226

第五节 眼球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227

一、眼眶227

二、眼肌的解剖生理227

(一)眼外肌的解剖是分析麻痹肌的基础228

(二)眼外肌的功能综述232

(三)眼外肌的神经支配238

三、眼球运动神经损害的眼外肌麻痹243

(一)动眼神经麻痹243

(二)滑车神经麻痹247

(三)展神经麻痹255

第六节 三叉神经256

一、三叉神经的解剖生理256

(一)三叉神经和半月神经节256

(二)三叉神经根与神经核257

(三)三叉神经的核上联系263

(四)三叉神经周围分支264

二、三叉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和诊断280

(一)三叉神经损害的临床症状280

(二)三叉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285

三、与三叉神经损害有关的临床综合征288

(一)颞骨岩尖综合征(Gradenigo-Lannois综合征)288

(二)三叉神经半月节综合征289

(三)三叉神经旁综合征(Raeder综合征)289

(四)海绵窦综合征289

(五)眶上裂综合征(Rochon Duvigneaud综合征)和眶尖综合征(Rollet综合征)293

第七节 面神经295

一、面神经核群和核性病变综合征296

(一)面神经的纤维成分及分布296

(二)面神经核297

(三)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受面神经、动眼神经和舌下神经的控制299

(四)核性面瘫299

二、面神经的周围部和核下性病变综合征301

(一)面神经的分段301

(二)面神经的主要分支301

(三)面神经颅内段及其病变症状302

(四)面神经管内段及其病变综合征304

(五)面神经颅外段及其病变症状308

(六)面神经各段核下性病变的解剖定位310

三、面神经的核上联系和核上性病变综合征310

第八节 前庭蜗神经313

一、前庭神经的解剖生理及其病变综合征313

(一)前庭神经的解剖生理313

(二)前庭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症候320

二、耳蜗神经的解剖生理及病变综合征338

(一)耳蜗神经的解剖、生理338

(二)蜗神经损害的症候与病因344

第九节 后四对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351

一、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及其病变综合征351

(一)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核群及其核上联系351

(二)舌咽神经的周围部和病变综合征352

(三)迷走神经的周围部和病变综合征355

二、副神经及其病变综合征362

(一)副神经核和副神经的走行及其病变综合征362

(二)副神经核的核上联系及其病变综合征364

三、舌下神经及其病变综合征364

(一)舌下神经的周围部和核下性病变综合征364

(二)舌下神经核及其核性病变综合征366

(三)舌下神经的核上联系及其病变综合征367

四、后四对脑神经联合病变综合征367

(一)延髓麻痹综合征368

(二)枕骨大孔区综合征368

(三)尾组脑神经联合损害综合征371

第四章 自主神经系统374

第一节 概述374

第二节 自主神经的中枢部377

一、脊髓内的自主神经调节377

二、脑干内的自主神经调节384

(一)脑干内一般内脏的传出纤维384

(二)孤束核为特殊内脏传入纤维及一般内脏传入纤维的中间站385

(三)延髓内调节心血管运动的中枢385

(四)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的调节388

(五)在延髓内可能有血糖代谢的调节中枢存在390

(六)中枢各部对排尿中枢的调节391

(七)中脑有调节直肠平滑肌紧张性的反射中枢392

(八)延髓有呕吐中枢392

三、间脑内的自主神经调节392

(一)下丘脑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392

(二)与情绪行为的关系394

(三)下丘脑对体温的调节396

(四)下丘脑对血浆渗透压、血容量及水摄入的调节396

(五)催产素和升压素的分泌及向神经垂体的转运399

(六)下丘脑对摄食及代谢的调节401

(七)下丘脑对生物节律的调节402

(八)下丘脑对胃酸分泌的调节403

(九)下丘脑对腺垂体功能的调节404

(十)下丘脑对睡眠的调节407

(十一)下丘脑的功能障碍及有关疾病408

四、大脑皮质的自主神经调节411

(一)边缘叶411

(二)新皮质419

五、小脑及纹状体的自主神经调节420

(一)小脑的自主神经调节420

(二)纹状体的自主神经调节420

第三节 自主神经的周围部420

一、自主神经周围传入纤维421

(一)一般内脏传入纤维422

(二)特殊内脏传入纤维429

二、自主神经周围传出纤维434

(一)自主神经周围传出纤维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差别434

(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434

(三)自主神经节的结构436

(四)自主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442

三、副交感神经445

(一)动眼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446

(二)面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447

(三)舌咽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447

(四)迷走神经内的副交感纤维448

(五)脊髓骶部发出的副交感纤维448

四、交感神经449

(一)颈部452

(二)胸部460

(三)腰部462

(四)盆部463

五、自主神经丛466

(一)心丛466

(二)肺丛466

(三)腹腔丛467

(四)上腹下丛469

(五)下腹下丛469

第四节 几种主要器官的自主神经支配470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470

(一)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互相分离470

(二)心迷走与交感神经的传出与传入纤维473

(三)心丛及各副丛支配心脏传导系统、心肌及冠状血管壁474

(四)心内神经系统476

(五)心包的自主神经支配479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479

(一)躯体各部血管的神经分布479

(二)血管壁的神经分布482

(三)血管壁传入神经的末梢装置483

三、气管及肺的神经支配485

(一)气管的自主神经支配485

(二)肺的自主神经支配485

四、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488

(一)消化系统各部分的神经支配488

(二)肠神经系统499

五、泌尿系统的神经支配506

(一)肾的自主神经支配506

(二)输尿管的自主神经支配509

(三)膀胱的自主神经支配510

(四)尿道的自主神经支配515

六、生殖系统的神经支配516

(一)男性生殖系统516

(二)女性生殖系统519

七、内分泌腺的神经支配522

(一)垂体的自主神经支配522

(二)松果体的自主神经支配522

(三)甲状腺的自主神经支配523

(四)甲状旁腺的自主神经支配524

(五)胸腺的自主神经支配524

(六)肾上腺的自主神经支配524

第五节 自主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内脏反射527

一、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反射528

二、颈动脉小球与主动脉小球的升压反射529

三、呼吸反射530

四、瞳孔对光反射531

五、调节-集合反射532

六、瞳孔扩大反射534

七、瞳孔皮肤反射——睫脊反射534

八、咳嗽反射535

九、呕吐反射535

第六节 神经系统的节段性分布及牵涉性疼痛536

一、肌肉的节段性分布537

二、皮肤的神经节段性分布543

(一)头部(颜面及额部)的皮肤547

(二)枕部、项部、背部、臀上部至尾骨尖端诸部的皮肤549

(三)颈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臀部及会阴诸部的皮肤549

三、内脏器官的神经节段性分布554

(一)内脏器官自主神经传出纤维的节段性分布555

(二)内脏器官自主神经传入纤维的节段性分布556

四、神经节段性分布的临床意义558

五、牵涉性疼痛559

(一)躯体性牵涉痛559

(二)内脏性牵涉痛560

(三)牵涉性疼痛的原理565

第七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法566

一、一般检查566

(一)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测量566

(二)排汗与腺体分泌566

(三)皮肤与毛发、指甲改变566

(四)胃肠功能567

二、自主神经反射567

(一)眼心反射(Aschner眼球压迫试验)567

(二)颈动脉窦压迫试验(Czermak-Hering试验)567

(三)腹腔丛(太阳神经丛)反射(上腹部反射)569

(四)体位变换试验569

(五)立毛反射569

(六)排汗功能检查570

(七)皮肤划纹反射571

(八)内脏皮肤反射(Head过敏区)573

(九)皮肤温度检查573

(十)皮肤白斑试验574

(十一)腕部尺桡动脉压迫(Allen)试验574

(十二)肢体动脉压的测定575

(十三)手指血流图检查575

(十四)膀胱功能检查576

三、药物试验580

(一)肾上腺素试验580

(二)毛果芸香碱试验581

(三)无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检查法581

(四)阿托品试验582

(五)瞳孔的药物试验582

(六)霍纳(Horner)综合征瞳孔的药物检查583

第八节 自主神经疾病的症候584

一、循环障碍584

(一)血压增高584

(二)低血压585

(三)周围血管舒缩障碍588

二、排汗异常592

(一)排汗增多592

(二)排汗减少或无汗症593

三、营养障碍594

(一)压疮594

(二)足底溃疡595

四、其他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障碍有关的疾病595

(一)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症595

(二)面偏侧萎缩症596

(三)面偏侧肥大症或偏身肥大症598

五、自主神经功能失调598

第九节 自主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600

一、汗腺分泌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600

(一)脑部病变600

(二)脊髓横贯病变600

(三)交感神经节或周围神经病变600

二、立毛反射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601

三、皮肤划纹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602

四、排尿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603

(一)膀胱感觉神经病变603

(二)膀胱运动神经病变603

(三)骶髓2~4髓节排尿中枢以上的脊髓完全横断性病变603

(四)骶髓2~4髓节排尿中枢、脊神经根或神经干病变603

五、排便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604

六、乳头反射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604

七、霍纳综合征的定位诊断604

八、唾液分泌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605

(一)幕上型605

(二)幕下型605

九、自主神经系统病变的定性诊断606

(一)感染性疾病606

(二)外伤606

(三)血管性病变606

(四)肿瘤606

(五)遗传性疾病606

(六)代谢障碍607

(七)发育异常607

(八)变性疾病607

(九)中毒及环境相关疾病607

(十)免疫、脱髓鞘性疾病608

参考文献609

索引6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