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震预报的实践与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章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750283177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地震预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震预报的实践与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震灾害及减灾对策概论1
第一节 地震灾害的内涵与成灾要素1
1.1 地震灾害的分类与成灾要素1
1.1.1 地震的直接灾害2
1.1.2 地震的次生灾害7
1.1.3 地震的间接灾害15
1.2 地震灾害的特点16
1.2.1 猝发性与破坏性16
1.2.2 成灾要素复杂19
1.2.3 后效明显22
第二节 减轻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23
2.1 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24
2.1.1 地震预报25
2.1.2 抗震设防32
2.1.3 地震应急与震后救助38
2.2 全社会协调一致的,有效的努力43
2.2.1 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44
2.2.2 依靠法制44
2.2.3 依靠科技46
第二章 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考47
第一节 地震预报的希望与困难47
1.1 地震预报的希望47
1.1.1 有限的成功47
1.1.2 初步的认识50
1.1.3 基本的思路51
1.2 地震预报的困难55
1.2.1 间接观测的多解性55
1.2.2 预报经验的局限性64
第二节 基本的思考与认识66
2.1 地震预报实践必须遵循的准则66
2.1.1 以科学的观测资料为基础66
2.1.2 以预报经验为借鉴69
2.1.3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78
2.2 地震发生的物理实质及其启示85
2.2.1 地震发生的物理实质和可能的孕育过程86
2.2.2 克服地球内部“不可见性”的重要途径94
2.2.3 地下水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104
2.2.4 综合预报研究的核心与基础111
第三章 地震预报意见的形成117
第一节 地震预报与震情会商118
1.1 地震预报意见的含义118
1.1.1 地震预测意见与地震预报意见118
1.1.2 地震预报的分类和不同类型的地震预报意见120
1.2 地震震情会商的任务与基础123
1.2.1 震情会商会的任务与制度123
1.2.2 震情会商的基础137
第二节 地震震情会商的组织与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142
2.1 地震震情会商的组织143
2.1.1 震情会商的组织者与首席专家的职责143
2.1.2 震情会商的程式152
2.2 地震预报意见的表述与评审157
2.2.1 地震预报意见的表述157
2.2.2 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158
第四章 地震预报的决策与对策164
第一节 地震预报决策的目标与决策的主体165
1.1 地震预报决策的对象与目标165
1.1.1 地震预报决策的对象166
1.1.2 地震预报决策的目标168
1.2 地震预报决策的主体171
1.2.1 集体决策171
1.2.2 行政首长决策173
第二节 地震预报决策的原则与对策方案的实施175
2.1 地震预报决策的原则175
2.1.1 预后原则178
2.1.2 人本原则186
2.1.3 经济原则192
2.1.4 “概率”原则195
2.1.5 机遇原则203
2.1.6 力及原则215
2.1.7 双保原则224
2.1.8 “平衡”原则230
2.2 地震预报对策方案的组织实施236
2.2.1 实施的策划与动员237
2.2.2 对策方案实施的跟踪与调整239
第五章 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242
第一节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的目的与重点242
1.1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目的243
1.1.1 提高作好防震减灾工作的主动性243
1.1.2 提高依法规范防震减灾活动的自觉性247
1.1.3 营造有利于开展地震预报实践的社会环境250
1.1.4 增强群测群防能力251
1.1.5 增强自救互救的技能253
1.2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的重点254
1.2.1 多震灾的国情和防震减灾方针政策的宣传254
1.2.2 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259
1.2.3 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263
1.2.4 地震预报水平的解释说明265
第二节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的原则与组织271
2.1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的原则271
2.1.1 主动与慎重的关系271
2.1.2 科学性与通俗性的关系276
2.1.3 广泛性与针对性的关系279
2.2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的组织281
2.2.1 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组织体系281
2.2.2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83
第六章 推进地震科技发展与进步286
第一节 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回顾286
1.1 艰辛的历程,长足的进步288
1.1.1 开始起步阶段288
1.1.2 快速发展阶段293
1.1.3 总结反思阶段302
1.2 正确的抉择,崭新的起点310
1.2.1 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正确抉择310
1.2.2 “九五”地震科技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17
1.2.3 “九五”地震科技的主要进展327
第二节 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要素及环境341
2.1 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要素341
2.1.1 主体要素342
2.1.2 资金要素347
2.1.3 信息要素352
2.1.4 管理要素354
2.2 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环境357
2.2.1 经济与科技环境357
2.2.2 社会与自然环境359
第七章 地震预报实践的领导工作主体361
第一节 领导工作主体的职责361
1.1 总揽全局,扭住中心361
1.1.1 坚持系统观,作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362
1.1.2 坚持地震科学理论研究与地震预报实践相结合366
1.2 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定与实施有关政策369
1.2.1 加强队伍建设369
1.2.2 制定与实施有关的政策376
1.2.3 果断作出预报决策,有效地组织对策方案的实施379
第二节 领导工作主体应具有的素质380
2.1 培养和坚持科学的领导方法380
2.1.1 培养辩证思维,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380
2.1.2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民主决策385
2.2 严于律己,恪尽职守388
2.2.1 艰苦奋斗,廉洁勤政389
2.2.2 勇于负责,善于负责391
参考文献394
后记397
热门推荐
- 3365959.html
- 3175046.html
- 3832466.html
- 849918.html
- 142155.html
- 3144189.html
- 3649060.html
- 447979.html
- 1657055.html
- 1157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0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1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6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6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2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4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2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