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元时期的新闻业 一个剖面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元时期的新闻业 一个剖面的研究
  • 谭泽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2868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新闻事业史-研究-中国-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元时期的新闻业 一个剖面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研究缘起2

二、研究的现状5

三、研究的目标9

四、研究的内容10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1

六、研究的方法13

七、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本体16

八、中国新闻史的具体状况18

九、创新新闻史研究方法的路径21

十、研究的意义24

第一章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27

第一节 名存实亡的大一统局面27

一、清贵族腐朽不堪27

二、局势的扑朔迷离28

三、角逐政权的竞争31

四、革命力量薄弱33

五、宣统皇帝退位35

六、集权的短暂真空36

第二节 社会价值建树的难题38

一、传统儒学价值体系的崩溃38

二、新价值体系的融合发展40

三、社会价值观念的对立42

四、新价值体系的影响46

第三节 社会舆论环境48

一、晚清的出版律例48

二、租界对新闻业的影响50

三、政治局势绑架新闻报业52

第二章 民国前的报刊业55

第一节 早期报人的贡献55

一、早期报人的构成56

二、早期报人的报刊主张57

三、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特征60

第二节 维新派与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60

一、维新派的构成61

二、维新派的报刊理论建构62

三、维新报刊的特征63

第三节 革命派与报刊的革命动员65

一、孙中山的报刊理论建构65

二、革命报刊蓬勃发展66

三、革命报刊的特征67

第四节 不合时宜的清末官报69

一、清末官报69

二、官报落伍的原因71

三、官报与民报之比较73

第五节 政论报刊的政治功能化改造75

一、政论报刊的中心化75

二、报刊政治功能的影响77

三、中国特征的报刊79

第三章 民国元年新闻事业概况80

第一节 短暂的办报高潮80

一、国人的第二次办报高潮80

二、民初办报高潮的特征83

第二节 政论:主流报刊传统基因86

一、政党和朋党86

二、党派报和非党派报90

三、党派报的历史作用93

第三节 新闻业概况95

一、新闻从业者与专业主义96

二、新闻业的经营管理98

三、新闻传播的有限效果99

第四节 新闻业务的发展101

一、专业采访与白话文写作101

二、报刊编排的革新104

三、新闻业的技术革命105

第四章 民国元年的新闻思潮109

第一节 分化中的传统士人109

一、传统士子面临抉择109

二、科举废除与士子的茫然111

三、“士”的转型与分流儿113

第二节 社会语境的变迁116

一、社会语境的概念116

二、主体社会思潮118

三、诉求于报刊载体119

第三节 新闻思想和追求121

一、新闻专业主义121

二、报刊功利主义125

三、新闻投机主义127

第五章 《暂行报律》事件129

第一节 《暂行报律》前后的新闻法129

一、晚清的报律129

二、《暂行报律》事件131

三、民初其他报律133

第二节 报刊言论与中央集权134

一、“大一统”的思想传统134

二、民权与集权的矛盾136

三、《暂行报律》出台的必然与偶然137

第三节 客观审视《暂行报律》138

一、是否合乎法律139

二、是否应该立法140

三、懵懂觉醒和幼稚抗争142

四、士子精神的显露144

第六章 言论界骄子:梁启超最后的努力146

第一节 梁启超的报刊思想146

一、作为报人的梁启超147

二、梁启超报刊思想研究概况148

三、报刊思想分析150

四、参政豪情与落幕悲情153

第二节 “愿终身不离报馆”155

一、流亡生涯的结束155

二、归国演讲的隐语156

三、士子之身的选择159

第三节 梁启超《庸言》个案分析160

一、天津《庸言》杂志161

二、梁启超《庸言》的目标164

三、梁启超《庸言》的无奈165

第七章 文人论政:报人张季鸾168

第一节 榆林张季鸾168

一、张季鸾的生平168

二、关学思想根基170

三、报刊活动概况171

第二节 国士精神和新闻追求172

一、国士精神173

二、文人论政175

三、报恩主义178

第三节 张季鸾的传统原动力179

一、精神层面:儒学支撑179

二、行为层面:经世致用180

第八章 儒商报国:史量才及其申报馆182

第一节 史量才及其社会角色182

一、生于商人家庭的史家修182

二、报刊活动经历184

三、史量才的社会角色演变186

四、史量才的社会角色冲突189

第二节 史量才与申报馆192

一、史量才前的申报馆192

二、史量才对申报馆的革新193

第三节 史量才的报刊经营管理思想195

一、人格·报格·国格195

二、“史家办报”197

三、儒商报国199

余论201

参考文献205

后记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