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花样滑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树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978750094573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花样滑冰-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花样滑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花样滑冰的性质与特点1
一、技术性1
二、艺术性2
三、花样滑冰运动员素质的特殊性2
第二节 花样滑冰的分类与简况3
一、单人滑3
二、双人滑4
三、冰舞4
第三节 国际和国内的主要组织5
一、国际组织5
二、国内组织5
第四节 花样滑冰主要赛事6
一、世界性花样滑冰主要赛事6
二、亚洲花样滑冰主要赛事6
第二章 花样滑冰简史7
第一节 国际花样滑冰发展简史7
一、花样滑冰的产生与发展7
二、花样滑冰的技术变革9
第二节 亚洲花样滑冰发展简史11
一、日本简况11
二、韩国简况12
三、其他亚洲国家及地区简况12
第三节 中国花样滑冰发展简史12
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花样滑冰概况12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花样滑冰发展概况13
第三章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特点17
第一节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生理特点17
一、对平衡要求的特殊性17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灵敏性18
三、前庭分析器的稳定性18
四、感觉器官的敏感性19
五、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机能特点19
第二节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心理特点20
一、概述20
二、技术心理20
三、比赛心理及心理训练22
第四章 花样滑冰技术动作的原理与标准25
第一节 概述25
第二节 花样滑冰跳跃动作的原理与标准26
一、跳跃动作的正确概念与原则26
(一)花样滑冰跳跃动作的实质27
(二)正确理解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在完成跳跃动作中的作用27
(三)重视跳跃动作的技术阶段性和节奏性28
(四)技术动作的依次性和协调一致性28
(五)四肢摆动的对称性和整齐性是跳跃稳定性的保证29
(六)鞭打与小幅度摆动技术29
(七)跳跃动作的身体素质保证30
二、跳跃动作的分类30
(一)分类依据30
(二)各类跳跃的主要动作30
三、跳跃动作的技术阶段划分31
(一)技术阶段划分的意义31
(二)技术阶段的划分与界定31
四、刃类型跳跃各技术阶段的基本技术内容及规律32
(一)各技术阶段的基本技术内容32
(二)各技术阶段的基本技术规律33
五、点冰类型跳跃各技术阶段的基本技术内容及规律45
(一)各技术阶段的基本技术内容45
(二)各技术阶段的基本技术规律46
第三节 旋转动作技术原理与标准54
一、概述54
(一)旋转动作的地位与意义54
(二)旋转的分类54
(三)旋转的概念与原则54
二、旋转动作的技术阶段划分55
(一)单旋转55
(二)跳接转55
(三)联合转55
三、旋转各技术阶段所占时间与节奏55
四、旋转各技术阶段的基本技术内容、规律及标准56
(一)助滑阶段56
(二)引进和准备(缓冲)阶段57
(三)起转和制动阶段58
(四)旋转阶段59
(五)结束阶段60
五、结束语61
第四节 步法与舞姿61
一、步法61
(一)概述61
(二)步法的分类62
(三)步法的基本技术62
(四)步法的基本技术内容及要求63
二、舞姿66
第五章 花样滑冰动作的技术及完成方法67
第一节 花样滑冰专用术语和符号67
一、术语67
(一)刃67
(二)蹬冰67
(三)前滑67
(四)后滑67
(五)姿势68
(六)滑足(滑腿)68
(七)浮足(浮腿)68
(八)纵轴68
(九)横轴68
二、符号68
第二节 基础动作的技术和完成方法69
一、基础滑行69
(一)平衡69
(二)葫芦步71
(三)双曲线72
(四)向前滑行停止方法73
(五)单足向前直线滑行74
(六)单足向后直线滑行75
(七)向后滑行停止方法75
(八)摔倒站起76
二、压步76
(一)前压步77
(二)后压步80
三、弧线滑行82
(一)基本姿势和要求82
(二)前外弧线83
(三)前内弧线85
(四)后外弧线85
(五)后内弧线86
(六)下蹲和弓步87
第三节 转体与变换方向89
一、改变滑行方向(换向)89
(一)右前外——右前内变刃换向89
(二)左前内——左前外变刃换向90
(三)左后外——左后内变刃换向91
(四)右后内——右后外变刃换向92
二、换足转体93
(一)内刃换内刃94
(二)外刃换外刃96
三、换足转体+换向97
(一)前内刃换后外刃97
(二)后内刃换前外刃98
(三)前外刃换后内刃99
(四)后外刃换前内刃100
四、单足转体100
(一)3字步101
(二)双3字步103
(三)括弧步104
五、单足转体+换向107
(一)外勾步107
(二)内勾步110
六、换向+转体113
七、其他步113
(一)摇滚步113
(二)垫步115
(三)规尺步115
(四)大一字步116
(五)结环步116
(六)小跳步116
(七)连续步117
第四节 跳跃动作118
一、3字跳118
(一)3字跳的概念118
(二)动作方法119
(三)练习方法122
二、阿克赛跳127
(一)1周半跳127
(二)2周半跳132
三、后内结环跳133
(一)后内结环1周跳133
(二)后内结环2周跳138
(三)后内结环3周跳140
四、后外结环跳141
(一)后外结环1周跳141
(二)后外结环2周跳145
(三)后外结环3周跳147
五、后外点冰跳148
(一)后外点冰1周跳148
(二)后外点冰2周跳154
(三)后外点冰3周跳157
六、后内点冰跳158
(一)后内点冰1周跳158
(二)后内点冰2周跳161
(三)后内点冰3周跳164
七、勾手跳165
(一)勾手1周跳165
(二)勾手2周跳168
(三)勾手3周跳171
八、特沃里跳172
九、旋子172
十、开腿跳172
十一、联跳和连续跳173
(一)联跳173
(二)连续跳174
第五节 旋转动作技术及完成方法174
一、双足直立旋转174
二、单足直立旋转176
三、反直立转179
四、蹲足旋转182
五、反蹲转185
六、燕式转185
七、反燕式转和仰燕式转188
八、弓身转191
九、蹲转换反蹲转193
十、跳接蹲转196
十一、跳接反蹲转198
十二、跳接燕式转198
十三、跳接燕式落冰成反蹲转201
十四、风车转204
十五、联合旋转206
第六章 花样滑冰的艺术207
第一节 花样滑冰艺术概论207
一、花样滑冰艺术的本质207
二、花样滑冰艺术美的特征208
三、花样滑冰艺术常用词汇210
第二节 花样滑冰艺术的主要内容210
一、音乐和音乐感211
二、花样滑冰的舞蹈动作与姿态212
三、节目编排214
第三节 花样滑冰短节目和自由滑编排216
一、短节目编排216
二、自由滑编排217
三、编排的步骤与方法217
第七章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与技术辅助训练219
第一节 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意义和特点219
一、身体训练的意义219
二、花样滑冰运动员身体训练的特点220
第二节 身体素质训练221
一、概述221
二、力量训练221
三、速度训练223
四、柔韧训练223
五、灵敏训练224
六、耐力训练224
第三节 技术辅助训练225
一、技术辅助训练手段225
二、训练内容及方法226
第八章 花样滑冰的控制训练229
第一节 控制训练的特点与内容229
一、控制训练的特点229
二、控制训练的内容230
第二节 控制训练方法230
一、制定目标230
二、制定训练计划230
三、训练和竞赛的量、强度、稳定性及成功率评价方法231
四、训练和竞赛监督234
五、跳跃动作的控制训练236
六、各种高难跳跃动作的参数标准237
七、花样滑冰运动员陆地和冰上跳跃高度的关系239
第九章 花样滑冰技术等级训练与教学241
第一节 教学训练任务、阶段划分、计划及要求241
一、概述241
二、教学训练任务241
三、训练阶段划分与要求242
四、训练周期与计划243
第二节 教学训练原则244
一、自觉性原则244
二、直观性原则245
三、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245
四、不间断性原则246
五、周期性原则246
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246
七、区别对待原则247
第三节 少年运动员训练特点247
一、分期247
二、生理特点247
三、心理特点248
第四节 等级训练示例248
一、启蒙级(参考年龄6~8岁)248
二、1级(参考年龄7~9岁)249
三、2级(参考年龄8~10岁)250
四、3级(参考年龄9~11岁)251
五、4级(参考年龄10~12岁)252
六、5级(参考年龄11~13岁)253
七、6级(参考年龄12~14岁)253
八、7级(参考年龄13~15岁)254
九、8级(参考年龄14~16岁)255
第十章 竞赛与裁判257
第一节 现代竞赛的组织与管理257
一、赛前准备257
二、竞赛阶段258
第二节 裁判的一般原则和国际规则260
一、概述260
二、6分制和新系统的评分原则261
三、6分制评分特点263
四、新系统评分特点264
第三节 单人滑裁判方法265
一、短节目评分方法265
二、自由滑评分方法266
第十一章 场地器材服装267
一、场地267
二、器材267
三、服装268
附录269
一、中国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验内容269
二、ISI花样滑冰等级测试内容273
三、起跳速度和起跳角度的线解图277
四、身体重心在空中飞行参数表278
参考文献282
作者简介283
热门推荐
- 3186018.html
- 3210312.html
- 1779836.html
- 54414.html
- 329309.html
- 2719027.html
- 416098.html
- 3677727.html
- 2022632.html
- 2803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9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4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7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0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3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4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