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饮用水安全检验实用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饮用水安全检验实用技术
  • 于维森,薄涛,蒋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47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饮用水-给水卫生-检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饮用水安全检验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活饮用水标准简介1

第一节 概述1

一、国外生活饮用水标准的研究1

二、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发展历程1

第二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2

一、修订背景2

二、修订任务来源与过程2

三、修订基本原则与依据2

四、主要修订内容3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特点3

六、适用范围4

七、规范性引用文件4

八、指标分类5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5

一、我国饮用水安全面临的形式5

二、饮用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7

三、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9

四、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12

五、监测14

六、监督14

七、饮用水卫生特性15

第二章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5

第一节 简介25

一、修订背景25

二、修订原则25

第二节 修订内容26

一、概述26

二、主要修订内容27

第三节 检验指标与检验方法情况29

第四节 仪器设备配置要求38

第三章 水样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技术40

第一节 水样采集40

一、容器材质一般要求40

二、水样采集技术41

第二节 样品保存43

一、影响水样变化的因素43

二、水样保存措施43

三、水样保存条件44

第三节 实验室用水要求44

一、实验室用水的一般要求44

二、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水44

三、实验用水的制备45

第四节 水样预处理技术46

一、测定金属的样品预处理46

二、沉淀分离法52

三、巯基棉富集法54

第五节 测定有机物的样品预处理54

一、溶剂萃取54

二、衍生化技术58

三、气体萃取60

四、固相萃取64

五、固相微萃取68

第四章 光谱技术在饮水水质检验中的应用范围和方法73

第一节 绪论73

一、生活饮用水检测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技术73

二、应用范围73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73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概述74

二、紫外-可见吸收法的干扰效应及其消除或校正74

三、注意事项75

第三节 分子荧光光谱法75

一、荧光光谱概述75

二、荧光分析影响因素76

第四节 原子吸收法77

一、原子吸收法概述77

二、火焰原子吸收特点78

三、石墨炉原子吸收特点78

四、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时注意事项79

第五节 原子荧光光谱法80

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概述80

二、原子荧光光度法注意事项80

第六节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质谱法81

一、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质谱法概述81

二、ICP-MS水分析标准法82

三、ICP-MS饮用水分析应用实例83

四、联机进行水中金属形态分析85

第五章 生活饮用水有机物的气相色谱分析86

第一节 饮水有机污染概述86

一、饮水有机污染现状86

二、有机物检测标准方法回顾86

第二节 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有机物测定方法86

一、GB/T 5750.8—2006有机物指标86

二、GB 5750.9—2006农药指标87

三、GB 5750.10—2006消毒副产物指标88

第三节 有机物测定气相色谱法89

一、气相色谱原理89

二、气相色谱组成89

三、色谱柱90

四、进样系统97

五、检测器98

第六章 离子色谱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验中的应用106

第一节 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106

一、色谱的发展106

二、离子色谱仪的发展107

第二节 离子色谱的基本原理109

一、离子交换色谱109

二、离子对色谱109

三、离子排斥色谱109

第三节 离子色谱系统109

一、淋洗液110

二、淋洗液淋洗方式111

三、色谱柱113

四、抑制器114

五、检测器114

第四节 离子色谱的特点115

第五节 离子色谱的样品前处理115

一、膜处理法116

二、固相萃取法116

三、分解处理法117

四、光降解法117

五、气化法117

六、热水解法117

第六节 离子色谱技术在饮水水质检验中的应用118

一、检验水中的常规阴阳离子118

二、EPA水样中阴离子分析方法119

三、离子色谱检验水中消除副产物120

四、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121

第七节 离子色谱的检测方法123

一、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123

二、直接电导检测法128

三、紫外吸收光度法128

四、柱后衍生光度法128

五、电化学法128

六、与元素选择性检测器联用法128

第八节 离子色谱的新进展128

一、新型电化学技术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128

二、新型离子色谱柱研制和应用129

三、新型分离方法129

四、新的检测手段的应用129

第七章 液相色谱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验中的应用130

第一节 色谱法溯源130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知识130

一、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比较130

二、HPLC的基本谱图构成131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133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构造134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136

一、液固吸附色谱法136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137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137

四、凝胶色谱法137

五、离子对色谱法138

第六节 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138

一、固定相的选择138

二、流动相的选择138

第七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139

第八节 检测器140

一、紫外检测器141

二、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41

三、示差折光检测器142

四、荧光检测器142

五、蒸发光检测器143

第九节 定性和定量143

一、液相色谱定性分析143

二、与其他检测器联用定性分析144

三、液相色谱定量分析144

四、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145

第十节 液相色谱在饮用水水质检验中的应用146

一、苯并(a)芘146

二、甲萘威-紫外检测器147

三、溴氰菊酯147

四、呋喃丹147

五、莠去津148

六、草甘膦148

七、微囊藻毒素149

八、丙烯酰胺151

第八章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验中的应用152

第一节 概述152

第二节 液质仪器基本构造154

质谱的基本结构154

第三节 饮用水的有机污染物及其发展趋势160

第四节 现代有机分析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161

第五节 饮水有机分析的一般步骤162

第六节 吹扫捕集-GC/MS法163

第七节 固相萃取-GC/MS法165

第八节 现代水质分析实验室体系建立设想168

第九章 流动分析技术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170

第一节 流动分析技术概述170

一、流动分析技术分类170

二、流动分析技术的起源170

第二节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171

一、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171

二、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172

三、流动分析技术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174

第三节 流动分析技术仪器的基本构成175

一、连续流动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175

二、流动注射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176

三、流动分析仪器的测量原理178

第四节 流动分析技术仪器典型应用示例178

一、连续流动分析技术在水质分析上的应用示例178

二、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示例179

第十章 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及粪大肠菌群183

第一节 总大肠菌群183

第二节 粪大肠菌群183

第三节 大肠埃希菌184

一、大肠杆菌的致病物质185

二、大肠杆菌导致的疾病185

三、大肠杆菌的传播途径185

第四节 水体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及粪大肠菌检测方法186

一、定量检测187

二、定性检测187

第十一章 水质中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检测188

第一节 隐孢子虫介绍188

一、形态与生活史188

二、致病189

三、流行190

第二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介绍190

一、形态191

二、生活史191

三、致病191

四、流行192

第三节 贾第虫和隐孢子虫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存在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威胁192

第四节 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检测194

一、所需器材194

二、所需试剂194

三、Filta-Max Xpress操作步骤196

第五节 结果的计算、报告和检测限199

第六节 质量控制200

一、免疫荧光质量控制200

二、阴性对照200

三、阳性对照200

四、整个程序的质量控制200

五、免疫荧光质量控制记录201

第十二章 发光细菌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203

第一节 发光细菌概述203

第二节 发光细菌的分类203

第三节 发光细菌的发光机制204

第四节 发光细菌的应用204

一、发光细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04

二、应用举例2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