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实经济热点问题系列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效应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任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3854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国际分工-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实经济热点问题系列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效应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界定和内涵1
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内涵界定1
二、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本特征2
三、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内涵界定4
四、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客观约束条件的内涵界定5
第二节 研究的重要意义6
一、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现状分析6
二、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问题分析11
三、本书研究的重要意义14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体系17
一、主要研究内容17
二、主要研究方法18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19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20
第二章 文献述评21
第一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含义的文献述评21
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含义综述21
二、关于含义的研究述评23
第二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的文献述评24
一、利用中间产品贸易数据的测度24
二、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的测度24
三、利用修正的投入产出表数据的测度26
四、关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的文献述评26
第三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文献述评27
一、整体效应的研究现状28
二、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的研究现状30
三、产业效率效应的研究现状31
四、产业竞争力效应的研究现状32
五、有关的文献述评33
第四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影响因素的文献述评33
一、比较优势及其扩展优势的影响34
二、产业规模的影响35
三、企业效率的影响35
四、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36
五、交易费用和分工成本的影响37
六、关于影响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因素的研究述评37
第五节 本章小结38
第三章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效应体现及程度测度40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效应体现40
一、附加值效应40
二、技术进步效应41
三、产业空间拓展和市场扩展效应42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测度43
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测度指标选择43
二、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测度方法44
三、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指数测度47
四、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指数测度48
第三节 本章小结50
第四章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附加值效应研究52
第一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附加值效应的机制分析52
一、静态附加值效应52
二、动态附加值效应54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附加值效应的测度57
一、附加值效应的含义及测度57
二、中国制造业整体的附加值效应分析59
三、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附加值效应分析61
四、与代表性国家附加值效应的对比分析62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实证研究67
一、模型及变量设计67
二、模型的检验及实证结果69
三、基本结论及启示71
第四节 本章小结72
第五章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74
第一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技术进步效应的机制分析74
一、进口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机制74
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机制75
三、出口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机制75
四、要素节约和要素替代效应75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技术进步效应的测度76
一、技术进步程度的测度77
二、技术投入程度的测度81
三、技术产出程度的测度83
四、技术出口程度的测度88
五、对中国技术进步程度测度的基本结论93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研究94
一、变量说明和模型设计94
二、实证分析97
三、结论及启示99
第四节 本章小结102
第六章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趋势判断——基于约束因素体系的分析104
第一节 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约束因素界定104
一、要素禀赋约束105
二、产业规模约束105
三、技术程度约束106
四、资本化程度约束107
五、开放程度约束107
六、交易成本约束108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约束因素体系评价109
一、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约束因素体系109
二、约束因素体系的评价方法113
三、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约束因素体系评价118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趋势分析128
一、代表性发展中国家的约束因素体系评价129
二、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基础的国际对比及趋势判断135
三、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趋势判断139
第四节 本章小结140
第七章 提升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战略设计及政策建议143
第一节 完善国内分工体系并获取多种形式的分工效应143
一、结合区域差距获取不同层面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143
二、促进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和细化145
三、促进中国区域间出口驱动型产业的转移148
第二节 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分工及国际分工体系151
一、致力于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引领者”152
二、与周边国家构建利益共同体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153
三、优化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战略155
第三节 以国内基础的升级促进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提升156
一、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升级156
二、促进制度改革及完善157
三、促进增长模式的转型158
四、促进外生驱动力的内生化158
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159
第四节 以创新驱动促进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转型159
一、强调自主研发在国际分工技术溢出效应中的作用159
二、以技术创新促进向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延伸161
三、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162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164
第一节 基本结论164
第二节 研究展望165
附录Ⅰ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效应的约束因素体系检验结果167
附录Ⅱ 中国各区域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对比178
附录Ⅲ 中国区域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研究185
参考文献189
后记205
热门推荐
- 2815400.html
- 2533335.html
- 1325642.html
- 987224.html
- 2211265.html
- 1323515.html
- 2588119.html
- 2224195.html
- 1208840.html
- 1001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2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0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3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7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4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1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