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袁宏道集笺校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袁宏道集笺校 下
  • 袁宏道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708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81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756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作品集-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袁宏道集笺校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三十七 潇碧堂集之十三——游记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一六○四)1137

入东林寺记1137

云峰寺至天池寺记1137

佛手岩至竹林寺记1139

由舍身岩至文殊狮子岩记1140

由天池逾含嶓岭至三峡涧记1142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1144

识庐山记后1147

游德山记1148

由河洑山至桃源县记1151

由渌罗山至桃源县记1151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1153

卷三十八 潇碧堂集之十四——碑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一六○一)——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1157

天皇山护国寺自来佛碑记1157

虎耳岩不二和尚碑记1160

荆州修复北城碑记1162

东门护城堤记1164

新修钱公堤碑记1166

公安县儒学梁公生祠记1168

公安县儒学周公生祠记1171

卷三十九 潇碧堂集之十五——志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一六○一)——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1175

余大家祔葬墓石记1175

詹大家圹记铭1178

少溪袁公墓石铭1180

敕封孺人廖氏墓石铭1181

夷陵罗子华墓石铭1182

司马孺人墓铭1184

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龚公安人陈氏合葬墓石铭1185

舒大家志石铭1188

慈溪钱君墓石铭1189

卷四十 潇碧堂集之十六——疏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1193

圣母塔院疏1193

板桥施茶疏1194

南都天界寺募田疏1195

庐山募缘小引1196

甃路疏1197

补藏疏1198

众香林疏1199

题供僧籍1200

募建青门庵疏1201

诸天寺募疏1202

题王路庵疏1203

公安二圣寺重修天王殿疏1204

募作板桥疏1205

题请藏疏引1206

普光寺疏1207

菩提寺疏1208

德山僧募修地藏阁引1208

德山僧募装毗卢像引1209

募修文村真武庙引1210

题光中鸠材小册1210

募修吴氏桥小引1211

题承天寺募册1211

题龙堂寺僧募册1211

禅堂募麦引1212

书檀度和尚草庵引1213

髯僧铜塔册1214

众香林册1214

双田寺册1215

卷四十一 潇碧堂集之十七——杂录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一六○一)——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一六○四)1217

题出世大孝册1217

题澄公册1218

识雪照澄卷末1219

题寒灰老衲册1220

云影字解1221

纪梦为心光书册1223

识通禅册后1224

为寒灰书册寄郧阳陈玄朗1225

赠小僧习之说1227

明教说1227

题郑节妇传后1229

卷四十二 潇碧堂集之十八——尺牍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万历三十年壬寅(一六○二)1231

黄平倩庶子1231

顾升伯修撰1232

李湘洲编修1233

龚惟学先生1233

又1234

何客部本江1235

雷元亮郡丞1236

黄平倩1237

陶周望宫谕1238

萧允升庶子1240

冯尚书座主1241

答王以明1243

答陶周望1244

王则之宫谕1245

王百谷1246

答徐见可太府1247

又1248

与耿中丞叔台1249

王百谷1250

袁无涯1251

卷四十三 潇碧堂集之十九——尺牍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一六○三)——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1253

答陶周望1253

萧允升祭酒1254

顾升伯宫允1255

金给谏1256

罗云连1257

陶孝若1258

黄平倩1258

与友人1260

答沈何山仪部1261

答吴本如仪部1262

刘行素仪部1263

李湘洲司业1264

曾退如编修1265

答费太府1266

答董玄宰太史1266

答薛左辖1267

答李酉卿1268

与李杭州1269

与王百谷1270

潘茂硕1271

苏潜夫1272

陶周望祭酒1274

答钱云门邑侯1275

与蔡嘉兴1275

答陶周望1276

与曹进士平子1278

答曾退如1279

钱邑侯1280

汪观察1280

袁无涯1281

卷四十四 潇碧堂集之二十——德山麈谭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一六○四)1283

德山麈谭 并引1283

卷四十五 破研斋集之一——诗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万历三十五年丁未(一六○七)1301

余山居六年矣,丙午秋复北上,临发偶成1301

诸衲送至江干自嘲1302

过荆门观蒙、惠泉1302

惠泉见黄平倩大书作字,时余同在玉泉,今五年矣1303

石桥道中1304

丽阳驿题壁1304

宜城饮王舍人家留别1305

襄阳道中逢龙君御,君御节镇西宁,便道省太夫人1305

送君御宪佥治兵甘州 四首1306

壬辰秋日,余与伯修兄俱得请,先后出都门,至郑相及,同宿州署。今相去十五年,伯修厌世亦六年矣。电火惊心,山川触目,因书数语,兼示小修、方平两弟1307

邺郡梦中诗1308

邺城道 十首1308

黄昭质宪使得铜雀败瓦,割而为三,一以寄乃兄平倩,其二遗余及小修弟 四首1311

长卿内子无如氏绣佛及诸人物、行楷精绝,诗以记之1313

寿雷元亮母太宜人1314

游崇国寺,得明字 有序1315

又1315

惠安伯园亭同顾升伯、李长卿、汤嘉宾看牡丹,开至五千余本1316

又1317

浴佛日刘元定邀诸公偕游高梁桥,得为字1318

又1318

月夜归来与长孺道旧,仍用前韵1318

题曾太史退如憨斋,用十三覃韵1319

偕曾退如过净土庵,庵少华整,主者桂林渚宫人也1320

小斋有隙地植花木数本,同孝若、寓庸赋得松字1320

惠安伯园亭看芍药开至数十万本,聊述数绝,以纪其盛,兼赠主人 四首1321

惠安园亭看白芍药1322

汤嘉宾邀同顾升伯、李长卿、唐君平游草桥别墅1323

五月十二日退如生辰,蒙以诗见示,聊述二章奏报 二首1324

和退如初度,与客谈仙,次韵1325

夏五望日兴德寺纪游,得兴字1325

汤嘉宾以使事入江西,将遍游诸名胜,诗以送之 四首1326

早起入朝书册,午间冲暑走城外别汤嘉宾,晚赴刘元定饮,时诸公已半酣,赋得原字1328

集元定行记斋再赋得原字1328

元定斋不甚宽,而布置有态,器具亦精,余兴未已,仍用原韵赋赠,兼订后来之约1329

夏日城西月张园看荷花,得莲字1330

夏日城西园亭闻蝉,得阴字 三首1331

客有赠余宫烛者,即席同刘元定、方子公、丘长孺、陶孝若赋之1332

宫簟1333

夏日刘元定邀同顾升伯、沈仲润、李长卿、丘长孺集城西荷亭,是日热甚,得暴雨乃解1334

卷四十六 破研斋集之二——诗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一六○七)——万历三十六年戊申(一六○八)1337

万寿寺观文皇旧钟1337

蛙饮叹1338

赋得朱华冒绿池1338

云起楼为彻如赋1339

夏日过葡萄园,赋得薰风自南来1340

与曾退如过葡桃园话旧偶成 四首1341

张元平小像赞1342

送曹远生进士左迁宜川典史1342

过藕花庄1343

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1343

与元定、孝若同话归计,用扇头韵1344

苦雨吟,和曾退如 四首1345

秋日苦雨,和退如太史 四首1346

七夕同方子公、蒋子厚、弟小修避水长孺楼居1347

为耿华平题先公册,先公居江陵时以绣衣直指录囚不及格,被谪1348

刘元定斋中别诸社友,时余有内人之戚1349

中秋泊潞河看月,同子公、云影赋 四首1349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次韵 十首1351

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绝句八首,次韵 八首1354

和曾退如别诗,次韵 二首1356

沧洲逢瞿太虚运使,问及近事,偶题 二首1357

德州舟中逢沈何山 二首1358

偶作1358

毕少参舟中见武录,知丘长孺被落,诗以悲之1359

下邳舟中和子公1360

宿迁道中阻风,和方子公1360

集平山堂用平山字为韵,偕游者方子、两谢生也 二首1361

游金山寺见旧作有述,同游者两谢君、方子公、张明教及童子二仲也1362

过三桥庄,庄在真州城西,余旧游地也,今属潘稚恭1363

邹子尹偕僧秋水见访,门者不知,却之,相见乃一笑1363

丁未初度泊池阳,自寿,兼忆李安人 二首1364

舟中听王姬弹琴1364

雪中看山,二仲呈诗一章,后来似亦粗能者,喜而有作1365

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侵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 十六首1365

雪中投宿栖隐寺,寺去大冶五十里,在乱山中 三首1369

立春日金牛道中1370

廿三日至蒲圻,谢中丞出迎,时年九十二,鹤发丹容,尚能骑乘,真人中瑞也。口占二绝,以纪其盛 二首1371

谢公伯子京兆君,时年七十,趋走膝下,有若稚子,凡谢公拜起俯仰,皆京兆君扶之1372

天宁洲逢老僧一百一岁 三首1373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 二首1374

汉阳过王章甫葵园,和二仲韵1374

早春过葵园,次苏潜夫壁间韵,余往过此八年矣1375

舟中除夕忆李安人1375

元日登王章甫水明楼 二首1376

登晴川阁望武昌1376

偕王章甫、陈公弼登黄鹤楼 二首1377

王章甫送余石头口,因共游赤壁,章甫将归读书九峰山,诗以为别 三首1377

卷四十七 破研斋集之三——诗 万历三十六年戊申(一六○八)——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一六○九)1379

途中口占 三首1379

岘首山观羊叔子堕泪碑1380

夏日同顾朗哉居士、王遗狂游谢公岩,主人于野宗侯留饮,共赋得途字中字 二首1380

夏日冯明甫郡公招游谢公岩,同顾朗哉处士、于野宗侯剧饮,分韵得千字1381

即席用韵赠于野宗侯1382

又赠朗哉,仍用前韵1383

博望驿1384

王郡丞邀饮阳和楼 二首1384

中山刘刺史邀饮西溪1384

过中山见诸名迹,题清风店壁1385

登定州开元寺塔 二首1386

中山观长公雪浪石1386

七夕招黄道元、丘长孺、陶孝若、张伯实、王遗狂、十弟平子饮小斋,得衫字。道元先以诗来,率尔奉答。道元永嘉人,余时以仪曹改司封1387

中元日夜归即事,仍用前韵1388

中元夜枕上有忆1388

重九日登钓鱼台,限韵1388

杪秋陪祀山陵,同陶孝若、黄道元、谢响泉入仙人洞,洞奇绝,去驰道二里许1389

四乐精舍铭 有序1390

三教堂诗为杜总戎日章1391

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 三首1391

嘲谢道人白须 四首1393

苏潜夫侍御买燕姬,为赋合欢诗 四首1394

上元日同王遗狂过灯市,得来字1395

方子公自真州入燕,客死清源,诗以哭之1396

闻阁试题为兰亭修禊图,效作二首1396

残冬选曹乏人,戴星出入,不觉过春,感而赋此1397

初授司功副郎1398

寒食高梁桥1398

暮春偕苏潜夫、丘长孺、李茂实、僧宝方、雪照出郭1398

暮春偕同署诸君子饮郭外1399

暮春同王以明、丘长孺、苏潜夫、魏二方游韦氏庄,得宽字 三首1399

暮春游韦氏庄,忆十二年前先伯修暨顾升伯、李长卿偕游此地,今伯修去世八年,顾、李二兄新以言去,古人云「未免有情,谁能遣此」,潸然久之1401

送医者黄生谒东诸侯1401

送从军罗山人还大足1402

寿毕侍御两尊人1402

散木至自公安1403

初夏偕同署诸君子饮西郊池亭,仍用前韵1403

秋日幻影庵同汪师中、龚散木、黄竹石、弟小修、儿子彭年送死心,得三字1404

黄竹石入都作别,得丞字1405

无题,送显宗禅师南归 二首1405

将入秦试士,诸同舍别于西郭水亭,得鱼字1406

偕朱非二、汪以虚、段徽之雨中投兴教寺,望南山口占 三首1407

秦中杂咏,和曹远生 二首1408

过华清宫浴汤泉有述 六首1410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五首1412

岳顶归至青柯坪,示同游道人1413

卷四十八 觞政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万历三十五年丁未(一六○七)1415

一之吏1415

二之徒1415

三之容1416

四之宜1416

五之遇1416

六之候1417

七之战1418

八之祭1418

九之典刑1418

十之掌故1419

十一之刑书1420

十二之品第1420

十三之杯杓1420

十四之饮储1420

十五之饮饰1421

十六之欢具1421

酒评 附1421

卷四十九 墨畦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一六○七)1425

卷五十 华嵩游草之一——诗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一六○九)1437

次良乡1437

次定州,和壁间韵1437

定州见拙诗拓戏题1438

宿赵州1438

晓出柏乡1439

邢州道上大风1439

途中口占 六首1440

黄粱祠1441

书所见1442

过斮胫河1442

望苏门山,是日大风沙1443

河阳1443

北邙1444

渑池和黄平倩壁间诗 二首1444

崤陵壁间见黄平倩诗,怅然有怀,和韵1445

潼关题壁1446

是日至子夜,果雨,凉风袭肌甚快,但雨不畅。梦中闻书记与快雪语:「主公所乞者洗头盆水耳,何其悭也。」不觉失笑,口占四十字为谢1446

经太华 二首1447

宿华州公署1448

华州公署古槐大可四十围,盖二百余年物也,余题之曰国槐,诗以记之1448

骊山怀古1449

饮渭南郊外水亭,乍离省会,酌此甚快,次非二韵1449

登华 六首1450

华顶示同游樗道人1452

公超谷1452

希夷峡 二首1453

回心石1453

千尺?至百尺峡1454

胡孙愁1454

擦耳岩1454

苍龙岭1455

卫叔卿博台1455

希夷避诏岩1455

望嵩少 二首1456

偕朱非二入少林至初祖洞1456

话无言上人方丈1457

山中逢老衲,少时从征有功者1457

达磨影石1458

登太室绝顶1458

观卢岩寺瀑布 二首1459

赠登封令傅元鼎1460

石淙 二首1460

嵩阳宫古柏封于汉,非汉物也,都玄敬以为三代时物,信然1461

又口占二绝句 二首1462

滴沥蓬书壁1462

登苏门山泛舟百泉 二首1463

登啸台1464

过康节先生安乐窝1464

再泛百泉1465

入超化寺水村,去密二十里1465

密县天仙庙白松 四首1466

卷五十一 华嵩游草之二——游记 序跋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一六○九)1467

游骊山记1467

华山记1468

华山后记1471

华山别记1472

嵩游第一1474

嵩游第二1476

嵩游第三1478

嵩游第四1480

嵩游第五1482

游苏门山百泉记1483

西京稿序1485

识篆书金刚经后1486

题汪以虚罗汉卷后1487

卷五十二 场屋后记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一六○九)1489

卷五十三 未编稿之一——疏策论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一六○九)1501

请点右侍郎疏1501

摘发巨奸疏1503

查参擅去诸臣疏1507

录遗佚疏1509

策1510

第一问1510

第三问1514

第五问1517

和者乐之所由生1522

卷五十四 未编稿之二——杂著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万历三十八年庚戌(一六一○)1527

雷太史诗序1527

刘元定诗序1528

陕西乡试录序1530

寿曾太史封公七十序1532

寿何孚可先生八十序1534

寿刘起凡先生五十序1536

寿邹南皋先生六十序1538

寿存斋张公七十序1541

傅良乡入计序1543

送黄竹石还江陵序1545

送观察侯公序1547

程母义行述1549

郑母节行始末1551

明司城陈君墓石志铭1553

十方院碑记1555

新建众香林碑记1556

安乡县重修琴堂记1558

南岳宫修路疏1560

募修瑞云寺小引1560

汪两海像赞1561

莱阳张廷尉赞1562

祭周隆之侍御文1564

祭杨少宰先生文1565

祭李安人文1567

告李安人文1567

李安人小祥文1568

淮上告河伯文1568

告洞庭君主文1569

祭洞庭神文1569

行素园存稿引1570

题碧空禅人诵法华经引1572

四楼咏引1574

题石刻金刚经后1575

题如贤净社册1576

题石头募册1576

题冷云册1577

题宝公册1578

题义堂寺募修佛宫册1579

书念公册后1580

跋苏白合璧卷1581

题陈山人山水卷1581

题宝方卷1583

书念公碑文后1584

题湛寂庵藏经碑后1585

题泗州寺疏文后1586

读经罗汉赞为黄竹石题1587

绿端砚铭1587

破宋砚铭1588

卷五十五 未编稿之三——诗 尺牍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一六○六)——万历三十八年庚戌(一六一○)1589

庚戌春日同李子髯、弟小修、儿子彭年再至百泉1589

辉县九山寺和彭年韵1590

于野、于林两宗侯邀游岘石诸胜,得从字1590

隆中1591

襄阳山行,用彭年韵1592

寿孔大令1592

七夕同黄竹石、吴长统、张伯含、毛遗民坐卷雪楼,得天字1593

又得人字1594

与刘云峤祭酒 以下尺牍1595

与谢在杭1596

与潘景升1597

与张日观少参1598

与陶祭酒1599

与黄平倩1600

答刘云峤祭酒1602

与无念1603

与死心1604

与夏徐州1605

答臧参知1606

与沈铭缜司业1607

与段青园宪副1607

答孟曹县1609

答李本宁1610

与黄平倩1611

答郭青螺中丞1613

答黄竹实1614

答蹇督抚1615

答小修1616

与于念东开府1617

答友人1618

答汪右辖以虚1619

答段学使徽之1619

与杨长安1620

答郭美命1621

上孙立亭太宰书1622

与王给事1625

与梅长公1626

与朱玉槎1627

与沈冰壶1628

附录一 辑佚1631

西湖总评诗1631

三生石1631

高丽寺书月印上人扇1632

游仙诗1632

永明道迹赞1632

荷叶山居后堂板扉题字1633

致小修1634

又1634

枕中十书序1634

东西汉通俗演义序1635

郑母节行始末跋1636

歌代啸序1637

西方合论 引 第一刹士门1637

瓶史 卷上1645

附录二 传记 评论 著录1649

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袁中道1649

告中郎兄文&袁中道1658

袁稽勋宏道&钱谦益1660

袁宏道传&明史1661

袁宏道传&孙锡蕃1662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1664

武陵县志1666

桃源县志1666

徽州府志1667

江南通志1667

广舆记&蔡九霞1667

帝京景物略&刘侗1668

嵩高游记&文翔凤1668

读锦帆集怀卓老&汤显祖1669

论中郎遗著&袁中道1669

论狂言为赝书&袁中道1670

又&钱希言1671

问山亭诗序&钟伯敬1671

与王稚恭兄弟&钟伯敬1672

明史文苑传序论1673

书影&周亮工1673

姜斋诗话&王夫之1674

静志居诗话&朱彝尊1675

明诗别裁&沈德潜1677

师友诗传录&王士禛1677

历代诗话&吴景旭1677

柳亭诗话&宋长白1679

明诗纪事&陈田1679

越缦堂读书记&李慈铭1679

千顷堂书目&黄虞稷1680

明史艺文志1680

续文献通考168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681

清代抽毁书目1682

禁书总目1682

郑堂读书记&周中孚1682

清代禁书知见录&孙殿起1683

同治公安县志艺文志1684

附录三 序跋1685

敝箧集叙&江盈科1685

锦帆集序&江盈科1686

锦帆集序&钱希言1687

解脱集题词&虞淳熙1689

解脱集序一&江盈科1690

解脱集序二&江盈科1691

解脱集序&袁中道1692

解脱集序&潘之恒1693

瓶花斋集序&曾可前1694

潇碧堂集序&雷思霈1695

桃源咏引&沈?1697

桃源咏跋&曹蕃1697

书雪照存中郎花源诗草册后&袁中道1698

华嵩游草引&闻启祥1699

广庄叙&陈于廷1699

题袁石公瓶史后&陈继儒1700

破研斋集叙&朱一冯1700

西方合论叙&袁宗道1701

宗镜摄录序&袁中道1707

袁中郎十集叙&姚士磷1708

三袁先生集序&曾可前1709

袁中郎先生全集序&袁中道1710

袁中郎先生全集序&毕懋康1713

袁中郎先生续集序&谭元春1715

袁宏道评点徐文长集序&虞淳熙1716

跋袁中郎书&钟伯敬1717

类刻袁石公先生集纪事&何伟然1717

新刻袁中郎全集序&汤汝楫1719

新刻钟伯敬增定袁中郎全集缘起&陆之选1720

叙袁中郎先生小品&陆云龙1721

二袁别集序&潘之恒1721

重刻梨云馆本叙&贺熙龄1722

重刻梨云馆本叙&陆炯1723

重刻梨云馆本序&熊士鹏1724

重刻梨云馆本叙&袁铣1725

道光重刻梨云馆本跋&杨兆杏1726

重刻先大夫中郎公诗文全集序略&袁宪健1727

同治重刻梨云馆本跋&袁照1728

读解脱集&周作人1730

公安县志序&雷思霈1731

康熙公安县志序&孙锡蕃1733

康熙公安县志跋&范明征1733

有不为斋丛书序&林语堂1734

重印袁中郎全集序&郁达夫1738

袁中郎的诗文观&刘大杰1741

重印袁中郎全集序&周作人1754

袁中郎全集序&阿英1760

袁中郎的佛学思想&张汝钊17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