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功能食品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功能食品教程
  • 陈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2105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疗效食品-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功能食品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功能食品概述1

第一节 功能食品的基本概念1

一、功能食品的定义1

二、功能食品与一般食品和药品的区别2

三、功能食品的分类4

第二节 功能食品发展历程6

一、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6

二、功能食品的发展阶段7

第三节 功能食品的作用7

第二章 功能食品的保健功能9

第一节 辅助降血脂功能10

一、高血脂概述10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和功能12

三、血浆脂蛋白的代谢15

四、血浆脂质的代谢18

五、脂蛋白代谢中主要的酶20

六、辅助降血脂功能的评价指标20

七、评价实例21

第二节 辅助降血糖功能22

一、糖尿病概述22

二、血糖浓度23

三、血糖浓度的调节24

四、耐糖现象28

五、糖尿病的诊断、分类和临床表现28

六、营养与糖尿病31

七、糖尿病动物模型32

八、辅助降血糖功能的评价指标33

九、评价实例34

第三节 辅助降血压功能34

一、血压的定义34

二、血压的形成和影响血压的因素35

三、高血压的定义和发病机制38

四、高血压动物模型39

五、辅助降血压的功能食品40

六、评价实例41

第四节 减肥功能41

一、肥胖的定义和分类42

二、肥胖的影响因素43

三、肥胖症46

四、肥胖的评价指标46

五、减肥与减肥食品48

六、评价实例50

第五节 缓解体力疲劳功能51

一、疲劳的定义和分类51

二、疲劳的表现和危害52

三、疲劳的生理本质和机体活动能量代谢特点53

四、体力疲劳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55

五、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评价指标58

六、评价实例62

第六节 增强免疫功能63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63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63

三、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73

四、增强免疫功能的评价指标79

五、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食品82

六、评价实例82

第七节 抗氧化功能84

一、自由基和活性氧84

二、氧化损伤86

三、机体对活性氧的防御体系89

四、抗氧化功能的评价指标90

五、氧化损伤动物模型90

六、评价实例91

第八节 改善胃肠功能91

一、调节肠道菌群功能91

二、促进消化功能98

三、通便功能102

四、辅助保护胃黏膜功能107

第九节 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111

一、贫血的定义和分类112

二、铁的代谢113

三、缺铁性贫血的原因115

四、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116

五、改善铁营养状况的方式116

六、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的评价指标118

七、评价实例119

第十节 增强骨密度功能121

一、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概念122

二、骨的结构和功能124

三、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127

四、骨质疏松症的预防135

五、增强骨密度功能的评价指标136

第十一节 辅助改善记忆功能139

一、学习和记忆的分类139

二、记忆过程和遗忘141

三、学习和记忆的机制142

四、学习和记忆的行为学检测方法143

五、辅助改善记忆的功能食品144

六、评价实例145

第十二节 改善睡眠功能147

一、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性147

二、睡眠的节律148

三、睡眠障碍153

四、改善睡眠功能的评价指标155

五、评价实例156

第十三节 辅助清咽功能157

一、咽和喉的解剖和生理157

二、咽喉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58

三、咽喉炎的预防和治疗160

四、辅助清咽功能的评价指标160

五、评价实例161

第十四节 促进排铅功能162

一、铅污染和对健康的影响162

二、排铅机制和促排铅物质165

三、体内铅负荷的评价指标167

四、促进排铅的相关因素168

五、促进排铅功能的检测方法169

六、评价实例170

第三章 功能食品的安全性评价178

第一节 食品的安全性及其控制179

一、食品安全性的概念179

二、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179

三、食品安全性的控制180

四、食品的安全性评价181

第二节 功能食品的安全性及其评价182

一、功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制定182

二、功能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182

三、功能食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187

第四章 功能食品的原材料203

第一节 功能因子203

一、氨基酸、肽和蛋白质204

二、脂肪酸和磷脂类206

三、碳水化合物209

四、有机酸212

五、生物碱213

六、类黄酮216

七、酚类218

八、萜类219

九、益生菌221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配料222

一、食品着色剂222

二、食品甜味剂223

三、食品增稠剂224

四、食品乳化剂224

五、食品防腐剂225

六、食品抗氧化剂225

七、功能性食品配料225

第三节 药食两用材料227

一、丁香228

二、八角茴香228

三、刀豆229

四、小茴香229

五、小蓟229

六、山药229

七、山楂230

八、马齿苋230

九、乌梢蛇230

十、乌梅231

十一、木瓜231

十二、火麻仁231

十三、代代花231

十四、玉竹232

十五、甘草232

十六、白芷232

十七、白果232

十八、白扁豆233

十九、白扁豆花233

二十、龙眼肉(桂圆)233

二十一、决明子233

二十二、百合234

二十三、肉豆蔻234

二十四、肉桂234

二十五、余甘子234

二十六、佛手235

二十七、杏仁(甜、苦)235

二十八、沙棘235

二十九、牡蛎236

三十、芡实236

三十一、花椒236

三十二、赤小豆236

三十三、阿胶237

三十四、鸡内金237

三十五、麦芽237

三十六、昆布237

三十七、枣(大枣、酸枣、黑枣)238

三十八、罗汉果238

三十九、郁李仁239

四十、金银花239

四十一、青果239

四十二、鱼腥草240

四十三、姜(生姜、干姜)240

四十四、枳椇子240

四十五、枸杞子241

四十六、栀子241

四十七、砂仁241

四十八、胖大海241

四十九、茯苓242

五十、香橼242

五十一、香薷242

五十二、桃仁243

五十三、桑叶243

五十四、桑椹243

五十五、桔红243

五十六、桔梗244

五十七、益智仁244

五十八、荷叶244

五十九、莱菔子244

六十、莲子245

六十一、高良姜245

六十二、淡竹叶245

六十三、淡豆豉245

六十四、菊花246

六十五、菊苣246

六十六、黄芥子246

六十七、黄精246

六十八、紫苏247

六十九、紫苏籽247

七十、葛根247

七十一、黑芝麻248

七十二、黑胡椒248

七十三、槐米248

七十四、槐花248

七十五、蒲公英249

七十六、蜂蜜249

七十七、榧子249

七十八、酸枣仁249

七十九、鲜白茅根250

八十、鲜芦根250

八十一、蝮蛇250

八十二、橘皮250

八十三、薄荷251

八十四、薏苡仁251

八十五、薤白251

八十六、覆盆子251

八十七、藿香252

第四节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252

一、人参252

二、人参叶253

三、人参果253

四、三七253

五、土茯苓254

六、大蓟254

七、女贞子254

八、山茱萸254

九、川牛膝255

十、川贝母255

十一、川芎255

十二、马鹿胎256

十三、马鹿茸256

十四、马鹿骨256

十五、丹参256

十六、五加皮257

十七、五味子257

十八、升麻257

十九、天门冬257

二十、天麻258

二十一、太子参258

二十二、巴戟天258

二十三、木香259

二十四、木贼259

二十五、牛蒡子259

二十六、牛蒡根259

二十七、车前子260

二十八、车前草260

二十九、北沙参260

三十、平贝母260

三十一、玄参261

三十二、生地黄261

三十三、生何首乌261

三十四、白及261

三十五、白术262

三十六、白芍262

三十七、白豆蔻262

三十八、石决明263

三十九、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263

四十、地骨皮263

四十一、当归263

四十二、竹茹264

四十三、红花264

四十四、红景天264

四十五、西洋参264

四十六、吴茱萸265

四十七、怀牛膝265

四十八、杜仲265

四十九、杜仲叶266

五十、沙苑子266

五十一、牡丹皮266

五十二、芦荟266

五十三、苍术267

五十四、补骨脂267

五十五、诃子267

五十六、赤芍267

五十七、远志268

五十八、麦门冬268

五十九、龟甲268

六十、佩兰268

六十一、侧柏叶269

六十二、制大黄269

六十三、制何首乌269

六十四、刺五加270

六十五、刺玫果270

六十六、泽兰270

六十七、泽泻270

六十八、玫瑰花271

六十九、玫瑰茄271

七十、知母271

七十一、罗布麻272

七十二、苦丁茶272

七十三、金荞麦272

七十四、金樱子272

七十五、青皮273

七十六、厚朴273

七十七、厚朴花273

七十八、姜黄273

七十九、枳壳274

八十、枳实274

八十一、柏子仁274

八十二、珍珠275

八十三、绞股蓝275

八十四、胡芦巴275

八十五、茜草275

八十六、荜茇276

八十七、韭菜子276

八十八、首乌藤276

八十九、香附276

九十、骨碎补277

九十一、党参277

九十二、桑白皮277

九十三、桑枝277

九十四、浙贝母278

九十五、益母草278

九十六、积雪草278

九十七、淫羊藿278

九十八、菟丝子279

九十九、野菊花279

一零零、银杏叶279

一零一、黄芪280

一零二、湖北贝母280

一零三、番泻叶280

一零四、蛤蚧280

一零五、越橘281

一零六、槐实281

一零七、蒲黄281

一零八、蒺藜281

一零九、蜂胶282

一一零、酸角282

一一一、墨旱莲282

一一二、熟大黄282

一一三、熟地黄283

一一四、鳖甲283

第五章 功能食品的制备技术285

第一节 功能成分的分离技术285

一、分子蒸馏技术285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288

三、膜分离技术291

第二节 功能食品的生产加工技术292

一、超微粉碎技术292

二、浓缩和干燥技术295

三、微胶囊技术299

四、冷杀菌技术302

第六章 营养素补充剂307

第一节 营养素补充剂的定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308

一、营养素补充剂的定义和要求308

二、营养素补充剂与其他营养和保健类食品的区别308

第二节 营养素补充剂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状310

一、矿物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311

二、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314

第三节 营养素补充剂对健康影响的不确定性323

一、长期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对健康影响的质疑323

二、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的衰减324

三、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324

四、营养素补充剂的管理324

第七章 世界各国对功能食品的管理326

第一节 我国对功能食品的管理327

一、我国功能食品管理的相关法规与标准327

二、功能食品的范畴328

三、注册与备案328

四、功能与安全性评价329

五、标签与声称329

六、基本要求329

七、监督管理330

八、我国功能食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30

第二节 日本对功能食品的管理331

一、日本功能食品的范畴331

二、健康辅助食品333

三、标签与声称333

四、审批机制334

五、基本要求335

六、监督管理335

第三节 美国的健康食品及其管理336

一、美国健康食品的范畴336

二、标签与声称337

三、审批机制339

四、基本要求340

五、监督管理341

第四节 加拿大的健康食品及其管理341

一、天然健康产品342

二、天然健康产品的管理342

三、《天然健康产品管理办法》基本内容343

第五节 欧盟的健康食品及其管理348

一、欧盟健康食品的范畴349

二、健康食品的相关管理法规350

三、审批及监督管理353

四、标签与声称354

五、基本要求354

第八章 我国功能食品的未来发展359

一、加强功能食品的基础研究360

二、开展功能食品资源的分析评估360

三、发展食品形态功能食品361

四、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开发中国特色功能食品361

附录一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363

附录二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一)372

附录三 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第一批)379

附录四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2014版,征求意见稿)380

附录五 关于征求将党参等9种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意见的函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