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 陆俭明,沈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6106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汉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绪论1

第一讲:关于汉语1

1.1 先要对语言有所认识1

1.2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4

1.3 关于汉语9

主要参考文献20

第二讲:汉语研究概述21

2.1 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研究21

2.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汉语研究24

2.3 宋元明时期的汉语研究28

2.4 清代的汉语研究31

2.5 20世纪汉语研究概说38

主要参考文献56

第三讲:结构理论与结构层次分析60

3.1 句法结构的层次性与句法成分的“替换”和“扩展”60

3.2 关于结构的层次分析方法68

3.3 结构层次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72

3.4 结构层次分析的作用和局限84

主要参考文献87

第四讲:变换理论与句式变换分析89

4.1 结构层次分析的局限和句式变换分析方法的产生89

4.2 句式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和需要遵循的原则94

4.3 句式变换分析的作用和局限100

主要参考文献108

第五讲:特征理论与语义特征分析110

5.1 句式变换分析的局限相语义特征分析方法的产生110

5.2 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和需要掌握的原则112

5.3 汉语句式语义特征分析的几个实例114

主要参考文献128

第六讲:配价理论与配价结构分析129

6.1 “动词语+的”结构引起的问题129

6.2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130

6.3 怎样分析、解决“动词语+的”结构所引起的问题133

6.4 形容词和名词也有配价结构分析问题139

主要参考文献148

第七讲:空语类理论与空语类分析150

7.1 “空语类”与“省略”的区别150

7.2 语法模型与空语类的语义解释作用155

7.3 空语类的句法语义性质和不同类型170

7.4 空语类与“语法同构分析”和“成分提取分析”182

主要参考文献189

第八讲:移位理论与成分移位分析192

8.1 “移位”与“易位”、“倒装”的区别192

8.2 “转换规则”、“移位规则”和“移位限制规则”196

8.3 “移位”的类型与移位分析的系统性和解释力207

8.4 汉语句式构造的“多重移位分析”和“分裂移位分析”218

主要参考文献244

第九讲:约束理论与语义所指分析248

9.1 关于代词与空语类的语义指称性质248

9.2 语义解释理论与语义所指事实257

9.3 “代词化规则”、“统治原则”和“约束理论”265

9.4 “约束理论”与汉语代词和空语类的语义所指分析273

主要参考文献293

第十讲:指向理论与语义指向分析296

10.1 关于语言成分的不同语义联系296

10.2 “语义指向”对汉语句法结构中复杂语关系的解释作用308

10.3 动词和名词之间支配性语义指向关系的类型和特点318

10.4 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指派性语义指向关系的类型和特点337

主要参考文献349

第十一讲:范畴理论与语义范畴分析353

11.1 句法结构形式体现的语法意义的类型353

11.2 汉语中的“时间范畴”和跟时间有关的语法分析问题362

11.3 汉语中的“空间(处所)范畴”和跟空间所有关的语法分析问题372

11.4 汉语中的“数量范畴”和跟数量有关的语法分析问题382

11.5 汉语中的“领属范畴”和跟领属有关的语法分析问题392

主要参考文献400

第十二讲:认知理论与语言认知分析403

12.1 从“差一点”和“大星期天”说起403

12.1 认知语言研究的基本假设和主要目标409

12.3 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分析422

12.4 语言中的“意象”和“图式”分析439

12.5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和“典型范畴”分析452

主要参考文献457

第十三讲:语用理论与语言运用分析459

13.1 语言的用法和语用法的语法化459

13.2 “认知域理论”和指称现象的语用分析466

13.3 “会话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472

13.4 “言语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义的语用分析484

13.5 “语法化理论”和语用法的语法化分析493

主要参考文献504

第十四讲:类型理论与语言类型分析505

14.1 语言的“个性”与“共性”505

14.2 功能与用法:认知理论背景下的语言类型研究520

14.3 原则与参数:形式理论背景下的语言类型研究531

主要参考文献547

第十五讲:汉语研究和汉语研究的应用551

15.1 21世纪可能具有的时代特点551

15.2 汉语研究与中文“字”、“词”、“句”的计算机处理555

15.3 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小学语文教学566

主要参考文献589

后记5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