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金秋鹏,周世德,曹婉如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1
一 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1
二 劳动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3
三 从采集狩猎到原始农牧业6
四 原始工艺技术10
五 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14
六 原始自然观18
本章小结20
第二章 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22
一 奴隶制度的出现与科学技术22
二 青铜时代和青铜冶铸技术24
三 农业生产技术29
四 手工业技术33
五 初期的天文学和数学39
六 物候和地学知识的积累43
七 初期的医药学46
八 天命观与阴阳五行说的起源48
本章小结50
第三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52
一 社会大变革与科学技术52
二 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冶铁技术54
三 精耕细作传统的开始形成与生物学知识57
四 大型水利工程的开始兴建61
五《考工记》——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总汇65
六《墨经》中的科学知识70
七 天文学和数学的进步75
八 地学著作的出现80
九 医学理论的初步建立82
十 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86
本章小结91
第四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92
一 封建制度的巩固与科学技术92
二 农业科学技术和水利工程94
三 生产工具、兵器的铁器化和冶铁术的成熟101
四 天文学体系的形成和杰出的科学家张衡105
五 数学体系的形成110
六 地图测绘技术与疆域地理志113
七 医药学体系的充实与提高119
八 造纸术与漆器工艺122
九 建筑、交通及纺织技术124
十 学术思想和王充《论衡》133
十一 中外交通和科技文化交流137
本章小结140
第五章 古代科技体系的充实和提高141
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141
二 贾思勰和农学名著《齐民要术》143
三 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147
四 杰出的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150
五 地学的新进展155
六 医药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158
七 炼丹术和化学162
八 制瓷、灌钢和建筑技术165
九 机械制造的新成就169
十 自然观和宇宙论方面的论争172
本章小结176
第六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持续发展177
一 经济和科技文化繁荣的大帝国177
二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179
三 冶金和纺织技术184
四 都市建设和桥梁工程188
五 地理学的成就和大运河的开凿194
六 算经的注释和数学的发展199
七 天文学和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202
八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造纸技术207
九 炼丹术和化学的发展211
十 中医药学的进步215
十一 中外交往和科学技术交流的发展220
十二 柳宗元、刘禹锡的自然观226
本章小结228
第七章 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230
一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背景230
二 火药和兵器的进步232
三 指南针的发明与航海造船技术235
四 雕版印刷的盛行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40
五 卓越的科学家沈括244
六 农业生产和农学的高度发展248
七 数学的辉煌成就252
八 天文学发展的高峰和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256
九 地学与水利建设262
十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267
十一 瓷器和冶金的进展273
十二 建筑与桥梁技术278
十三 纺织技术284
十四 中外科技交流288
十五 张载和朱熹的自然观292
本章小结294
第八章 传统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296
一 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缓慢发展296
二 郑和下西洋和造船航海技术299
三 先进的冶金技术303
四 黄河、大运河的治理和盐碱地的改造309
五“一岁数收”技术与新作物的引进312
六 建筑技术的普遍提高315
七 商业数学与珠算319
八 声学知识的新发展322
九 传染病学和外科的成就325
十 地方志的科学价值328
十一 明末著名科学家及其著作331
十二“理学”、“心学”的泛滥和启蒙思想的影响339
本章小结342
第九章 西方科学技术的开始传入344
一 没落中的封建社会344
二 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及其影响346
三 对待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传入的政策和态度351
四 康熙帝和清初全国地图的测绘353
五 西方天文、数学知识传入后取得的成就357
六 其他科技成就361
七 乾嘉学派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66
本章小结369
第十章 近代的科学技术370
一 近代中国的社会370
二 洋务运动和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大量传入376
三 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入382
四 各种技术知识的传入396
五 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403
六20世纪初期的中国科学和技术405
本章小结414
结语416
一 科学技术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416
二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419
三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问题424
四 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428
人名索引434
书名索引448
后记461
修订版后记462
热门推荐
- 1650281.html
- 3744493.html
- 1300677.html
- 1016781.html
- 3188524.html
- 1849061.html
- 106307.html
- 2477918.html
- 3573682.html
- 2073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7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3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6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4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2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6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7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