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文件选写实务与案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义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993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专利-文件-写作-中国-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专利文件选写实务与案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1
第一节 可授予专利权的保护客体1
一、可授予发明专利权的保护客体1
二、可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客体4
三、可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客体8
四、可授予专利权保护的客体对比表10
第二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10
一、因违反法律、社会公德、妨害公共利益;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遗传资源的获取或利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不授予专利权10
二、科学发现11
三、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11
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2
五、动物和植物品种12
六、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13
七、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13
八、其他不能获得专利权的客体13
第三节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简介14
一、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及示例14
二、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组成及基本要求16
三、专利申请文件的作用17
四、专利申请文件及手续18
第四节 授予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质条件21
一、新颖性22
二、创造性38
三、实用性53
第五节 “同样的发明创造”与“禁止重复授权”原则54
一、同样的发明创造54
二、“同样的发明创造”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55
三、“同样的发明创造”判断原则与新颖性判断原则的区别56
四、“禁止重复授权”原则57
五、“抵触申请”与“禁止重复授权”原则适用问题57
六、与“禁止重复授权”原则有关的案例57
第二章 权利要求书63
第一节 与权利要求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63
第二节 权利要求的类型64
一、按照权利要求的性质划分64
二、按照权利要求的形式划分64
第三节 权利要求的基本模式66
一、权利要求基本模式举例67
二、权利要求可以采用的表达方式68
第四节 产品与方法权利要求的撰写69
一、产品权利要求的撰写69
二、方法权利要求的撰写70
三、产品权利要求其他表征方式70
第五节 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73
一、必要技术特征的确定73
二、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格式76
三、独立权利要求分两段式撰写的优点76
四、几种不适用于采用两段式写法的情况77
五、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的撰写77
六、独立权利要求特征部分的撰写79
七、如何正确对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进行划界79
第六节 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81
一、从属权利要求撰写格式81
二、从属权利要求的引用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82
三、从属权利要求引用关系的形式82
四、引用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限制83
五、撰写从属权利要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4
第七节 并列独立权利要求及其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87
一、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基本概念87
二、成为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条件87
三、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类别88
四、并列独立权利要求撰写对单一性的影响89
五、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引用格式90
六、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93
七、并列独立权利对在前权利要求引用应注意的问题93
第八节 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94
一、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步骤94
二、权利要求书撰写实例95
第九节 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保护客体97
一、专利申请的主题的选择97
二、专利申请的类型的选择99
第十节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102
一、如何撰写出较宽保护范围的权利要求书102
二、权利要求书中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111
三、权利要求书撰写实例113
第十一节 权利要求书撰写的总体要求115
一、以说明书为依据115
二、清楚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116
三、权利要求书应当简要地表述要求保护的范围118
第十二节 权利要求书撰写的具体要求及常见缺陷118
一、形式要求119
二、实质性要求119
第十三节 权利要求中的语言运用126
一、语言与技术特征127
二、语言与权利要求应清楚、简要127
三、语言表达方式与权利要求的类型128
四、模糊语言在权利要求中的运用128
五、否定式用语在权利要求中的慎用129
六、权利要求中的动词前的副词或连词的应用130
七、比拟式表达在权利要求中的运用130
第三章 说明书及其摘要133
第一节 说明书的作用、组成部分及实例133
一、说明书的作用133
二、说明书的组成部分133
三、说明书实例134
第二节 说明书应当满足的总体要求135
一、清楚135
二、完整136
三、实现136
四、支持138
第三节 说明书表达方式的要求139
第四节 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的撰写140
一、名称140
二、技术领域141
三、背景技术142
四、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143
五、附图说明146
六、具体实施方式146
七、说明书附图148
第五节 说明书摘要149
第六节 说明书撰写实例149
第四章 意见陈述书与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153
第一节 撰写意见陈述书的总体思路153
一、认真阅读审查意见通知书,全面、准确地理解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真实含义,明确审查员对专利申请的总体倾向性意见153
二、将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归纳整理153
三、分析审查意见通知书中论述的理由是否正确,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申请文件和/或对比文件)对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引用的证据从对比文件公开的时间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与本专利申请的相关程度154
四、寻找可能被认可的修改方式和内容154
五、在完成申请文件修改后,根据修改后的申请文件提交意见陈述书154
第二节 如何撰写意见陈述书155
一、意见陈述书一般格式155
二、意见陈述书各部分的撰写155
三、意见陈述书案例156
第三节 几类主要实质性缺陷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62
一、“专利申请缺乏新颖性和/或创造性”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62
二、“缺少必要技术特征”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68
三、“权利要求未清楚限定发明创造”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69
四、“说明书未充分公开发明创造”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70
五、“权利要求书未以说明书为依据”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73
六、“修改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74
七、“权利要求之间缺乏单一性”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78
八、“不属于授权主题或不符合保护客体”的处理及意见陈述179
第四节 意见陈述的期限、形式及注意事项180
一、答复期限180
二、答复的形式180
三、答复的签署181
四、撰写意见陈述书的注意事项181
第五节 意见陈述书撰写实例181
第六节 对申请文件的修改193
一、对申请文件修改的要求194
二、对申请文件允许的修改195
三、不允许的修改198
四、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时的修改要求202
五、修改的具体形式203
六、对申请文件修改的时机204
七、关于对申请文件的修改还需要考虑的几点204
第五章 单一性与分案207
第一节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可合案申请的条件207
一、单一性的基本概念207
二、单一性审查原则209
三、单一性审查的方法211
四、单一性判断实例212
五、从属权利要求的单一性215
六、单一性判断实例选择题216
第二节 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219
一、分案申请的概念219
二、分案的几种情况219
三、分案申请应当满足的要求220
四、分案申请的递交时间221
第六章 无效宣告请求书与无效宣告程序意见陈述书223
第一节 无效宣告请求基础知识223
一、无效宣告请求客体223
二、无效宣告请求人资格223
三、无效宣告的理由224
四、常见易混淆无效理由的比较226
五、正确选择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228
六、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类型230
第二节 无效宣告请求书的撰写230
一、撰写无效宣告请求书基本要求230
二、撰写无效宣告请求书的具体步骤和内容231
三、无效宣告请求书中各种无效宣告理由撰写思路232
四、撰写无效宣告请求书应当注意的问题237
第三节 无效宣告请求的提出及专利权人的应对步骤238
一、无效宣告请求的提出238
二、无效宣告理由的增加238
三、请求人举证期限239
四、无效程序中,专利权人的应对步骤239
第四节 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专利文件的修改240
一、修改原则241
二、修改方式241
三、修改的时机243
第五节 无效宣告程序意见陈述书的撰写及注意事项243
一、意见陈述书的撰写243
二、撰写意见陈述书应注意事项245
第六节 针对各种无效宣告理由反驳意见的撰写思路246
一、关于权利要求无“新颖性”的反驳思路246
二、关于权利要求无“创造性”的反驳思路247
三、独立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的反驳思路250
四、“说明书未充分公开”的反驳意见252
五、“权利要求未清楚地限定要求保护的范围”的反驳思路252
六、专利申请“修改超范围”的反驳思路253
第七节 专利复审委员会依职权审查的情形254
第八节 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255
一、专利权人相同256
二、专利权人不同257
第九节 无效宣告程序的典型案例257
附录270
主要参考文献288
热门推荐
- 3298367.html
- 3199804.html
- 3744471.html
- 1954032.html
- 362941.html
- 519862.html
- 3112969.html
- 2426137.html
- 2176939.html
- 827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8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2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6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4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3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2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1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5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