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新论
  • 吴洪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3253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教育思想-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兴起的场域1

第一节 晚清的文教政策及对新教育的影响2

一、洋务运动时期的文教政策及新教育的产生2

二、维新运动时期的文教政策及对新教育运动的推进6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16

一、民初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16

二、民初教育宗旨的制订20

三、“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4

第二章 国民教育思潮27

第一节 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27

一、国民教育思想的渊源28

二、国民教育思潮的形成35

三、普及教育与义务教育40

第二节 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46

一、尊孔读经逆流下的国民教育46

二、义务教育运动的掀起51

第三节 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63

一、调整清末新教育规程64

二、编辑新教材68

三、改良教学方法70

四、促进国语统一运动78

第三章 军国民教育思潮90

第一节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90

一、清末的军国民教育思潮91

二、民国初年的军国民教育思潮98

第二节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103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高涨的缘由103

二、袁世凯的“尚武”思想104

三、范源濂的军国民教育思想106

四、贾丰臻军国民教育观的发展108

五、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消退109

第三节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112

一、清末的影响113

二、民国初期的影响115

第四章 实业教育思潮118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实业教育的兴起118

一、洋务学堂中的技艺教育118

二、洋务派从事实业教育的动因和办学特点120

三、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126

第二节 维新运动时期实业教育的发展128

一、实业救国思潮与维新派的实业教育思想128

二、实业教育制度的构建136

第三节 民初的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138

一、民初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138

二、“新教育方针”引起的争论141

三、实利主义教育144

四、实用主义教育149

第四节 实业教育思潮的影响及评价155

一、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155

二、实业教育思潮的实际影响158

三、实业教育思潮的评价162

第五章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65

第一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66

一、历史背景166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概述170

三、杜威的来华及其在华的教育活动174

第二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176

一、杜威来华前国内对实用主义的宣传与介绍176

二、“庚款留美”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传播178

三、其他美国现代教育家来华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高涨180

四、胡适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86

第三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与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教育改革运动191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主导下的“壬戌学制”192

二、课程、教材、教法的革新208

三、“儿童本位”教育214

第六章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218

第一节 工读运动的兴起219

一、留法俭学会220

二、勤工俭学会、华法教育会223

三、保定兴办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教育229

第二节 工读运动的发展237

一、工学会237

二、北京工读互助团239

第三节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高涨242

一、兴盛的原因242

二、赴法勤工俭学浪潮激荡的情形244

三、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学习生活246

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消退249

五、留法勤工俭学的教育意义250

第七章 科学教育思潮255

第一节 早期科学教育思想的演变轨迹255

一、清末科学教育观的萌芽255

二、严复的科学教育观258

第二节 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261

一、任鸿隽的科学教育思想262

二、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265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潮267

一、陈独秀的科学教育思想270

二、胡适的实验主义科学方法论272

三、五四运动时期科学教育思潮的发展274

第四节 “科玄论战”及其影响277

一、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对科学教育的贬低277

二、以丁文江、胡适为代表的科学派对科学教育的颂扬279

第五节 科学教育思潮的实际影响282

一、以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282

二、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284

三、开始着手培养教育科学研究人才298

第八章 平民教育思潮300

第一节 平民教育思潮各流派的理论综述301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平民教育思想概述301

二、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306

第二节 平民教育运动各团体的活动及其主要观点311

一、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312

二、平民教育社314

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319

第三节 梁漱溟视域下的乡村平民教育诸流派321

一、南京晓庄师范学校322

二、江苏昆山县徐公桥实验区323

三、河北定县翟城村的乡村平民教育326

四、考察山西村政331

第四节 平民教育思潮的发展、转化及其影响335

一、平民教育思潮的发展和转化335

二、平民教育思潮的影响337

第九章 职业教育思潮341

第一节 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341

一、职业教育的提出342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各种议论343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352

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职业教育思潮对教育实践的影响354

第二节 职业教育思潮的发展357

一、黄炎培五四运动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要略358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365

三、1922年“新学制”对职业教育的设计367

四、五四运动时期职业教育思潮的影响373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转型——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实验与职业教育376

一、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377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实验的实施378

三、乡村改进实验的效果381

第十章 乡村教育思潮383

第一节 乡村教育思潮兴起的背景383

第二节 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教育实验385

一、改造乡村教育的必要性386

二、创办晓庄学校,开展乡村教育实验387

三、创办工学团,坚持乡村教育改造试验389

第三节 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390

一、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思想基础391

二、定县乡村社会调查与教育构想393

三、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内容体系394

第四节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396

一、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的理论建构397

二、山东邹平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的组织415

三、山东邹平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的实施423

第五节 乡村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价445

第十一章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449

第一节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缘起450

一、清末国民教育思潮中蕴含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450

二、民国初年出现的相对国家主义教育观451

三、五四运动时期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潮453

第二节 余家菊、李璜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455

一、余家菊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457

二、李璜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463

第三节 陈启天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468

一、对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批评468

二、提倡国家主义教育的缘由471

三、国家主义教育的实施473

第四节 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价475

一、政治上、哲学上的分析与评价476

二、教育上的分析与评价478

第十二章 结语480

一、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基本特征481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潮演变、发展的主要规律485

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天的教育改革事业服务487

主要参考文献490

后记4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