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考古学 秦汉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853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27页
- 文件大小:366MB
- 文件页数:1066页
- 主题词:考古-研究-中国-秦汉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考古学 秦汉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考古学》总序&刘庆柱1
绪论1
一 秦汉考古的历史回顾1
二 秦汉考古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16
三 秦汉考古的主要课题及其展望23
第一章 秦代都城、行宫与直道32
第一节 秦代都城遗址32
一 秦咸阳城遗址32
二 “渭南”宫庙与上林苑遗址47
三 秦都咸阳的布局形制51
第二节 渤海湾西岸秦行宫遗址55
一 辽宁绥中秦行宫遗址55
二 河北秦皇岛秦行宫遗址63
三 渤海湾西岸秦代建筑遗址与秦汉碣石宫67
第三节 秦直道70
一 秦直道的走向71
二 秦直道沿线的文化遗存71
三 秦直道的修筑技术74
四 秦直道的历史作用75
第二章 秦始皇陵76
第一节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简史76
第二节 秦始皇陵陵园遗址78
一 封土和地宫78
二 陵园83
三 陵寝建筑87
四 地宫阻排水工程遗迹88
第三节 秦始皇陵陵邑遗址89
第四节 秦始皇陵陵区的其他建筑遗址90
第五节 秦始皇陵陪葬坑91
一 陵园内的陪葬坑91
二 陵园外的陪葬坑98
三 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布局和性质103
第六节 秦始皇陵陪葬墓及其相关秦代墓葬105
一 陵园内的陪葬墓105
二 陵园外的秦代墓106
三 修陵人墓葬107
第三章 秦代官吏与平民墓葬110
第一节 秦代墓葬的分布与分类110
第二节 关中地区秦代墓葬112
一 秦始皇陵周围的秦代墓112
二 秦咸阳城附近的秦代墓116
三 宝鸡的秦代墓120
四 大荔、耀县的秦代墓122
第三节 关东地区秦代墓葬123
一 河南的秦代墓123
二 山西的秦代墓127
第四节 江汉地区秦代墓葬128
一 云梦的秦代墓128
二 鄂城的秦代墓130
三 襄樊和宜城的秦代墓131
四 江陵的秦代墓132
五 宜昌的秦代墓134
六 湖南的秦代墓135
第五节 四川地区秦代墓葬136
第六节 其他地区秦代墓葬141
一 甘肃的秦代墓141
二 广东的秦代墓142
三 内蒙古的秦代墓142
第七节 秦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143
一 秦人墓、秦墓与秦代墓143
二 关于秦代墓的断代问题143
三 战国晚期墓、秦代墓与西汉初期墓的发展序列关系146
四 秦代墓葬所反映的秦代历史文化147
第四章 秦各项统一措施149
第一节 统一文字149
一 刻石文字149
二 诏版文字150
三 铜虎符文字152
四 玺印与封泥文字152
五 铜器铭文154
六 简牍文字157
七 其他器物上的文字158
第二节 统一度量衡160
一 秦尺161
二 秦量161
三 秦权162
第三节 统一货币163
一 秦半两钱163
二 秦半两钱范166
第四节 有关秦代郡县制的考古发现167
第五节 秦统一措施的考古学研究170
第五章 汉代都城174
第一节 汉长安城遗址174
一 汉长安城营建史174
二 汉长安城考古发现简史176
三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179
四 建章宫遗址与甘泉宫遗址216
五 上林苑遗址218
六 京师仓遗址及凤翔、新安西汉仓储遗址220
七 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学研究223
第二节 东汉洛阳城遗址228
一 东汉洛阳城考古发现简史229
二 东汉洛阳城的形制与规模230
三 东汉洛阳城的城市布局232
四 东汉洛阳城官属重要建筑237
第六章 秦汉地方城邑与长城245
第一节 秦汉郡县制的推行与地方城邑245
一 秦汉郡县制的确立与城市建制245
二 秦汉地方城邑246
第二节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城邑246
一 郡国城址247
二 县邑城址256
三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的特点263
第三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邑264
一 郡国城址265
二 县邑城址266
三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邑的特点270
第四节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的城邑271
一 郡国城址272
二 县邑与属国城址276
三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城邑的特点281
第五节 边远地区的城邑284
一 西北地区284
二 东北地区290
三 西南地区292
四 福建与岭南地区292
五 边远地区城邑的特点296
第六节 秦汉长城及西北地区的汉代烽燧298
一 秦汉长城的修筑298
二 秦汉长城的考古调查299
三 西北地区的汉代烽燧304
第七章 汉代帝陵与王侯大墓307
第一节 西汉帝陵307
一 西汉帝陵考古发现简史307
二 西汉帝陵及陵园遗址308
三 西汉帝陵与皇后陵礼制建筑遗址316
四 西汉帝陵及皇后陵陪葬坑321
五 西汉帝陵陪葬墓及其陪葬坑324
六 西汉帝陵陵邑328
第二节 东汉帝陵331
一 东汉帝陵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331
二 东汉帝陵的研究335
三 东汉帝陵考古的若干问题338
第三节 西汉诸侯王墓与列侯墓339
一 西汉诸侯王墓339
二 西汉列侯墓365
第四节 东汉诸侯王墓与列侯墓372
一 东汉诸侯王墓372
二 东汉列侯墓377
第八章 汉代官吏与平民墓葬380
第一节 关中地区汉墓380
一 关中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380
二 关中地区汉墓的类型381
三 关中地区汉墓的分期382
四 关中地区汉墓的演变轨迹与区域特征389
第二节 中原地区汉墓392
一 中原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393
二 中原地区汉墓的分期及其演变394
三 中原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及相关问题400
第三节 幽燕地区汉墓402
一 幽燕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402
二 幽燕地区汉墓的类型403
三 幽燕地区汉墓的分期及其演变406
四 幽燕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及相关问题408
第四节 北方长城地带汉墓409
一 河套平原汉墓411
二 鄂尔多斯高原汉墓413
三 银川平原汉墓415
四 陕北高原汉墓415
五 雁代地区汉墓418
六 北方长城地带汉墓的区域特征及相关问题420
第五节 东北地区汉墓422
一 辽西山地汉墓423
二 辽西走廊汉墓425
三 辽河平原汉墓427
四 辽东半岛汉墓429
五 东北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及相关问题432
第六节 山东地区汉墓433
一 山东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433
二 山东地区汉墓的类型434
三 山东地区汉墓的分期及其演变437
四 山东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441
第七节 苏皖地区汉墓442
一 苏皖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442
二 苏皖地区汉墓的类型447
三 苏皖地区汉墓的分期及其演变447
四 苏皖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452
第八节 江汉地区汉墓453
一 江汉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453
二 江汉地区汉墓的分期455
三 江汉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461
第九节 湘鄂(江南)赣地区汉墓461
一 湘鄂(江南)赣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461
二 湘鄂(江南)赣地区汉墓的分期464
三 湘鄂(江南)赣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470
第十节 东南地区汉墓470
一 东南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471
二 东南地区汉墓的分期473
三 东南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及相关问题481
第十一节 岭南地区汉墓482
一 岭南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482
二 岭南地区汉墓的分期485
三 岭南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及相关问题491
第十二节 川渝地区汉墓495
一 川渝地区汉墓的类型496
二 川渝地区汉墓的分期及其演变499
三 川渝地区汉墓的区域特征506
第十三节 甘青宁地区汉墓509
一 甘青宁地区汉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509
二 甘青宁地区汉墓的分期及其演变510
三 甘青宁地区汉墓的相关问题514
第十四节 汉代壁画墓517
一 汉代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517
二 汉代壁画墓的分期520
三 汉代壁画墓与汉代丧葬礼俗527
第十五 节汉代画像石墓528
一 汉代画像石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528
二 汉代画像石墓的分区及其特点529
三 汉代画像石墓的分期530
四 汉代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534
五 汉代画像石墓与汉代丧葬礼俗535
第十六 节汉代画像砖墓536
一 汉代画像砖墓的发现与研究简述536
二 汉代画像砖墓的分期及其演变537
三 汉代画像砖墓与汉代丧葬礼俗542
第十七 节汉代刑徒墓543
一 西汉阳陵附近的刑徒墓——钳徒墓543
二 东汉洛阳城南郊的东汉刑徒墓545
第九章 秦汉时期的农业552
第一节 秦汉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简述552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粮食作物553
一 粟554
二 黍557
三 麦558
四 稻559
五 菽561
六 高粱562
七 麻563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农耕工具与农耕技术564
一 土作农耕工具564
二 耕犁与牛耕572
三 播种与田间管理577
四 谷物的收获581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粮食加工582
一 谷物的脱壳582
二 谷物的粉碎与制浆584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粮食贮藏586
一 仓储设施587
二 官府粮仓591
第六节 秦汉时期的农田水利与灌溉593
一 大型灌渠593
二 陂塘595
三 水井596
四 提水工具599
第七节 秦汉时期农业生产中的多种经营600
一 经济作物的种植600
二 园圃与果木的种植601
三 家畜及家禽的饲养602
四 水产养殖与捕捞605
五 野生动物的捕猎与饲养606
第十章 秦汉时期的工商业608
第一节 秦汉铁器与铁器工业608
一 秦汉铁器的发现与研究简述608
二 秦汉铁器的类型及其特点612
三 秦汉铁器应用的扩展620
四 秦汉铁工场址的发掘与研究628
五 秦汉时期的钢铁技术631
六 秦汉时期铁器的生产经营636
第二节 秦汉铜器与铜器制造业640
一 秦汉铜器的发现与研究简述640
二 秦汉铜器类型概说643
三 秦汉铜日用器皿的类型及其演变649
四 秦汉铜镜的类型及其演变656
五 秦汉铜器的制造与生产664
六 秦汉铜器的时代特点及其历史地位671
第三节 秦汉陶瓷器与陶瓷器烧造业674
一 秦汉陶器674
二 秦汉瓷器680
三 秦汉陶建筑材料683
四 秦汉陶瓷窑址与陶瓷器的生产685
第四节 秦汉漆器与漆器制造业690
一 秦汉漆器的发现与研究简述690
二 秦汉漆器的器类及组合693
三 秦汉漆器的制作与髹饰工艺695
四 秦汉漆器的生产与管理701
五 秦汉漆器的使用等级与流通709
第五节 秦汉纺织品与纺织业709
一 秦汉纺织品的种类711
二 秦汉纺织技术与生产管理717
第六节 秦汉玉器与玉器加工工艺720
一 秦汉玉器的发现与研究简述720
二 秦代玉器723
三 汉代玉器726
四 汉代玉器的玉料与加工工艺737
第七节 汉代的纸与造纸739
一 汉代纸的考古发现739
二 造纸术的起源与汉代造纸744
第八节 秦汉货币与度量衡748
一 秦代货币748
二 汉代货币751
三 秦代度量衡758
四 汉代度量衡763
第十一章 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和铭刻770
第一节 秦代简牍770
第二节 汉代简牍779
一 汉代简牍的考古发现779
二 汉代简牍制度与简牍形制的考察786
三 汉代简牍的整理与研究787
第三节 汉代帛书799
一 六艺类800
二 诸子类801
三 兵书类801
四 数术类801
五 方术类803
六 地图类804
第四节 汉代骨签805
一 骨签的考古发现805
二 骨签的形制806
三 骨签刻文的内容807
四 骨签的时代811
五 骨签的功能811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石刻及其他铭刻文字812
一 秦汉石刻812
二 秦汉陶文及砖瓦文字824
三 秦汉玺印832
第十二章 秦汉时期边远和少数族地区的考古学文化839
第一节 东北地区839
一 松嫩平原840
二 东辽河和辉发河流域842
三 第二松花江中游地区843
四 鸭绿江流域846
五 长白山地北段及迤北地区847
六 三江平原850
第二节 北方草原地区853
一 两汉时期长城地带中段的匈奴遗存854
二 西汉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的游牧民遗存856
三 东汉魏晋时期科尔沁地区的东部鲜卑遗存858
四 东汉时期呼伦贝尔地区的拓跋鲜卑遗存859
五 东汉时期西拉木伦河北翼的鲜卑遗存862
六 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阴山东段的鲜卑遗存863
第三节 新疆地区866
一 城址867
二 墓葬874
三 新疆地区与域外的文化互动882
四 汉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经营及其历史影响884
第四节 西南地区886
一 文献记载中的巴蜀与“西南夷”886
二 巴蜀与“西南夷”地区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存887
三 “西南夷”地区融入汉文化系统的历史进程900
第十三章 秦汉时期的中外交流及同周边地区的联系905
第一节 中国境内的考古发现与汉代丝绸之路905
一 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906
二 中国境内发现的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遗物909
三 丝绸之路考古的若干问题928
第二节 中亚、西亚及欧洲的考古发现与汉代丝绸之路929
一 汉朝文物在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发现930
二 中亚、西亚及欧洲发现的汉朝铜镜931
三 中亚、西亚及欧洲出土汉朝铜镜与汉代丝绸之路935
第三节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938
一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有关秦汉王朝与匈奴联系的考古发现939
二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匈奴遗存中的秦汉文物943
三 考古发现所见秦汉王朝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交流953
第四节 朝鲜半岛956
一 朝鲜半岛北部的汉文化遗存957
二 朝鲜半岛南部汉朝文物的考古发现969
三 考古发现所见秦汉王朝与朝鲜半岛的联系980
第五节 日本列岛984
一 日本列岛出土秦汉文物的弥生时代文化遗存985
二 日本弥生时代文化遗存中的秦汉文物990
三 考古发现所见秦汉王朝与弥生时代日本的交流1004
第六节 中南半岛1008
一 中南半岛东北部的汉文化遗存1009
二 中南半岛发现的汉朝文物1013
三 考古发现所见秦汉王朝与中南半岛的联系1019
徵引古籍目录1025
后记1026
热门推荐
- 1576238.html
- 1734847.html
- 2916995.html
- 304228.html
- 1602515.html
- 45365.html
- 19582.html
- 2813343.html
- 427909.html
- 3349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2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9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1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6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5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3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1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4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