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第3版
  • 周德庆,徐德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6938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实验3

第一周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和菌落识别3

实验Ⅰ-1-1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3

实验Ⅰ-1-2斜面接种与培养8

实验Ⅰ-1-3点接种与培养13

实验Ⅰ-1-4穿刺接种法和细菌运动力的观察16

实验Ⅰ-1-5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识别18

第二周 细菌染色法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23

实验Ⅰ-2-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23

实验Ⅰ-2-2细菌的涂片及简单染色法28

实验Ⅰ-2-3革兰氏染色法(经典法)30

实验Ⅰ-2-4革兰氏染色法(三步法)32

实验Ⅰ-2-5显微测微尺的使用34

第三周 细菌的芽孢、荚膜和鞭毛染色法37

实验Ⅰ-3-1芽孢染色法37

实验Ⅰ-3-2荚膜染色法39

实验Ⅰ-3-3鞭毛染色法41

实验Ⅰ-3-4相差显微镜的使用45

实验Ⅰ-3-5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48

第四周 放线菌和真菌的培养与形态观察50

实验Ⅰ-4-1放线菌的插片、搭片培养和形态观察50

实验Ⅰ-4-2真菌的载片培养和形态观察52

实验Ⅰ-4-3根霉孢子囊和假根的观察55

实验Ⅰ-4-4蓝色犁头霉接合孢子囊的形成和观察58

实验Ⅰ-4-5霉菌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的观察60

第五周 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灭菌63

实验Ⅰ-5-1通用培养基的配制63

实验Ⅰ-5-2鉴别性培养基的配制70

实验Ⅰ-5-3选择性培养基的配制73

实验Ⅰ-5-4加压蒸汽灭菌法76

实验Ⅰ-5-5培养皿的干热灭菌法79

实验Ⅰ-5-6过滤除菌技术81

第六周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和生长曲线的绘制84

实验Ⅰ-6-1细菌的液体接种法和培养特征的观察84

实验Ⅰ-6-2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88

第七周 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91

实验Ⅰ-7-1酵母菌和霉菌孢子的直接计数法91

实验Ⅰ-7-2细菌细胞的直接计数法95

第八周 微生物的间接计数法99

实验Ⅰ-8-1平板菌落计数法99

实验Ⅰ-8-2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简便快速计数法103

实验Ⅰ-8-3用MPN法测定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数106

第九周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法110

实验Ⅰ-9-1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110

实验Ⅰ-9-2用浇注平板法和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113

实验Ⅰ-9-3真菌的单孢子分离法115

实验Ⅰ-9-4真菌的菌丝尖端切割分离法118

第十周 检测噬菌体的基本实验技术121

实验Ⅰ-10-1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和纯化121

实验Ⅰ-10-2噬菌体效价的测定124

实验Ⅰ-10-3溶原性细菌的检测和鉴定128

第十一周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实验132

实验Ⅰ-11-1紫外线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的诱变效应132

实验Ⅰ-11-2用梯度平板法筛选大肠埃希氏菌抗药性突变株134

实验Ⅰ-11-3大肠埃希氏菌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137

实验Ⅰ-11-4 Ames试验法142

实验Ⅰ-11-5细菌的原生质体融合145

第十二周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50

实验Ⅰ-12-1温度、pH和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50

实验Ⅰ-12-2消毒剂和杀菌剂最低抑制浓度(MⅠC)的测定154

实验Ⅰ-12-3用杯碟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157

第十三周 菌种的保藏原理与方法162

实验Ⅰ-13-1常用的简易保藏法162

实验Ⅰ-13-2甘油保藏法164

实验Ⅰ-13-3干燥保藏法167

实验Ⅰ-13-4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170

实验Ⅰ-13-5液氮超低温保藏法173

第十四周 细菌鉴定中的常规和微量快速生理生化反应177

实验Ⅰ-14-1若干常规生理生化反应177

实验Ⅰ-14-2应用APⅠ-20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肠杆菌科和部分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182

第十五周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188

实验Ⅰ-15-1细菌总DNA的小量制备188

实验Ⅰ-15-2利用PCR技术制备基因片段189

实验Ⅰ-15-3蓝白斑筛选技术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191

实验Ⅰ-15-4氯化钙法制备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和质粒DNA的转化193

实验Ⅰ-15-5重组质粒DNA的小量制备和电泳验证194

第十六周 血清学反应实验技术197

实验Ⅰ-16-1免疫血清的制备197

实验Ⅰ-16-2凝集反应203

实验Ⅰ-16-3环状沉淀试验206

实验Ⅰ-16-4用鲎试剂法测定细菌内毒素209

实验Ⅰ-16-5双向琼脂扩散沉淀反应211

第二部分 任选实验217

1.菌种分离、纯化和筛选技术217

实验Ⅱ-1-1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固氮菌、酵母菌和土壤真菌217

实验Ⅱ-1-2酸奶的制作和其中乳酸菌的分离219

实验Ⅱ-1-3甜酒酿的制作及酒药中根霉的分离223

实验Ⅱ-1-4杀虫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225

实验Ⅱ-1-5杀虫真菌——白僵菌的分离227

实验Ⅱ-1-6酚降解细菌的分离、纯化和筛选230

实验Ⅱ-1-7食用菌菌种的分离和制种技术236

实验Ⅱ-1-8颉颃性放线菌的筛选法241

2.厌氧菌培养技术245

实验Ⅱ-2-1厌氧罐技术245

实验Ⅱ-2-2用厌氧袋法分离培养丙酮丁醇梭菌248

实验Ⅱ-2-3针筒厌氧培养法252

实验Ⅱ-2-4用亨盖特滚管技术分离严格厌氧菌255

3.动、植物病毒实验技术260

实验Ⅱ-3-1植物病毒的接种、培养和定量测定260

实验Ⅱ-3-2动物病毒的鸡胚接种、培养和病毒滴度测定263

实验Ⅱ-3-3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培养和分离提纯266

4.水体微生物学检测技术269

实验Ⅱ-4-1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269

实验Ⅱ-4-2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272

实验Ⅱ-4-3应用测菌管检测野外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278

实验Ⅱ-4-4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282

5.微生物培养技术285

实验Ⅱ-5-1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及其应用285

实验Ⅱ-5-2培养基的正交设计与分析289

实验Ⅱ-5-3台式自控发酵罐的原理、构造和使用295

6.微生物遗传变异实验技术302

实验Ⅱ-6-1转座子Tn5的遗传学效应302

实验Ⅱ-6-2 lac-突变型的互补测验306

实验Ⅱ-6-3大肠埃希氏菌λ噬菌体的高频转导311

实验Ⅱ-6-4质粒DNA转化酵母细胞314

实验Ⅱ-6-5质粒从大肠埃希氏菌到链霉菌的接合转移317

7.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319

实验Ⅱ-7-1细菌DNA中(G+C)mol%值的测定319

实验Ⅱ-7-2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细菌325

实验Ⅱ-7-3利用ITS序列鉴定真菌328

实验Ⅱ-7-4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331

8.免疫学实验技术335

实验Ⅱ-8-1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335

实验Ⅱ-8-2用间接ELISA测定抗血清的效价338

参考文献341

附录345

一、若干微生物的学名及其音标345

二、酸碱指示剂的配制349

三、常用培养基成分350

四、染色液和试剂的配制353

五、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关系355

六、培养基容积与加压灭菌所需时间355

七、缓冲液的配制表355

八、常用消毒剂表357

九、市售浓酸和氨水的相对密度和实际浓度357

十、相对密度与糖度换算表358

十一、常用干燥剂358

十二、十进制倍数和分数的词冠表(国际制)359

十三、常用的计量单位359

十四、洗液的配制359

十五、标准筛孔对照表360

十六、部分国家的菌种保藏机构名称和网址信息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