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小常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毕宝魁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沈阳出版社
- ISBN:754413215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2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41页
- 主题词:国学-少年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学小常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国学的基础——汉字1
一、永远流传的语言符号1
二、苍颉造字与李斯统一文字2
三、带有表情的文字4
四、六书6
五、小学7
六、汉字派生的艺术——书法8
七、从甲骨文到篆书8
八、隶书与魏碑10
九、楷书、行书与草书11
第二讲 学术思想的发端与百家争鸣十、鬼神观念与术数14
十一、阴阳五行15
十二、蓍龟17
十三、“百家争鸣”之起因18
十四、孔子及儒家19
十五、老子及道家21
十六、庄子22
十七、墨翟与墨家23
十八、孟子24
十九、荀子25
二十、韩非子与法家26
第三讲 五经四书简说27
二十一、“五经四书”的由来27
二十二、《诗经》28
二十三、《尚书》29
二十四、《礼经》30
二十五、《易经》31
二十六、《春秋》32
二十七、四书32
二十八、自觉的历史意识34
第四讲 博大精深的史学34
二十九、先秦史籍35
三十、史书里程碑——《史记》36
三十一、第一部断代史——《汉书》38
三十二、《资治通鉴》39
三十三、其他编年体40
三十四、《通鉴纪事本末》40
三十五、其他纪事本末41
三十六、政书之首——《通典》42
三十七、其他政书43
三十八、传记类44
第五讲 浩如烟海的文学(上)46
三十九、先秦文学46
四十、上古神话46
四十一、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47
四十二、屈原与楚辞48
四十三、汉代的辞赋49
四十四、两汉乐府诗49
四十五、建安风骨50
四十六、正始之音与“竹林七贤”50
四十七、田园诗鼻祖陶渊明51
四十八、山水诗先驱谢灵运51
四十九、永明体之价值52
第六讲 浩如烟海的文学(下)54
五十、辉煌盛世的文学54
五十一、初唐诗歌54
五十二、盛唐诗歌55
五十三、中唐诗歌56
五十五、韩柳古文57
五十四、晚唐诗歌57
五十六、唐传奇及小说58
五十七、宋代婉约词的嬗变60
五十八、宋代豪放词的嬗变60
五十九、宋代诗歌61
六十、宋代散文62
六十一、元曲62
六十二、明代小说63
六十三、清代小说65
六十四、明清戏剧66
六十五、明清诗文67
六十六、近代文学69
第七讲 古代教育71
六十七、先秦教育71
六十九、汉魏六朝的太学72
六十八、私学的兴起72
七十、唐代教育的繁荣73
七十一、宋代书院的兴起与体制74
七十二、宋代四大书院及其演变75
七十三、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情况77
七十四、元明清时代的私塾79
第八讲 先秦的礼乐82
七十五、先秦礼乐的重要地位82
七十六、周礼的贵族性质83
七十七、礼学与礼书84
七十八、儒家的乐观86
七十九、墨子的非乐说87
八十、“五声”与“八音”88
八十一、两汉的“察举”与“征辟”90
第九讲 选士与科举90
八十二、两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91
八十三、隋唐时期的科举取士93
八十四、宋代对科举的改革94
八十五、元明清的科举95
八十六、严格周密的考试程序96
八十七、八股文98
第十讲 天文与历法100
八十八、古人观念中的天体100
八十九、古人对天体结构的认识102
九十、观象授时与阴阳历103
九十一、阴历与阳历105
九十二、阴阳合历的形成106
九十三、二十四节气的突出意义107
九十四、古人记年月法109
九十五、日与时辰的表示法110
第十一讲 古代职官制度113
九十六、原始社会的“治天事”113
九十七、秦的职官制度114
九十八、两汉的官制115
九十九、明清的中央职官116
一○○、宋以后的地方职官117
第十二讲 古代地理119
一○一、古代的地理知识119
一○二、《禹贡》分天下为九州120
一○三、古代行政区划121
一○四、州郡制——秦至南北朝的行政区划123
一○五、道路制——隋、唐、宋的行政区划125
一○六、行省制——元、明的行政区划127
一○七、清代的行政区划128
热门推荐
- 3871234.html
- 1564070.html
- 1391462.html
- 3867620.html
- 2309934.html
- 1020641.html
- 2512899.html
- 267022.html
- 2400731.html
- 1436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9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8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7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3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3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