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江鹏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664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企业-信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篇:理论篇3
第1章 总论3
1.1 研究问题的展示3
1.2 研究背景及思路9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12
第2章 理论借鉴14
2.1 马克思关于信用的理论14
2.1.1 马克思信用思想的出发点14
2.1.2 马克思关于信用制度的理论15
2.2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理论18
2.2.1 古典学派主要经济学家关于信用的基本思想19
2.2.2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银行信用功能的学说20
2.2.3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银行信贷管理的理论23
第3章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的理论框架25
3.1 与信用相近的有关概念区分25
3.1.1 信用概念的发展25
3.1.2 信用的本质规定27
3.1.3 相关概念的区分29
3.2 与信用关系衍生的概念界定30
3.2.1 信用关系概念的界定31
3.2.2 信用制度31
3.2.3 信用形式32
3.2.4 信用工具34
3.3 信用关系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34
3.3.1 信用关系基本要素34
3.3.2 信用关系运行机制37
3.4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41
3.4.1 信用经济主要特征41
3.4.2 信用的地位和作用42
3.5 信用关系破裂的负面效应分析45
第4章 信用关系的建立及风险控制49
4.1 良好信用关系的构筑条件及标准49
4.1.1 良好信用关系的构筑条件49
4.1.2 良好信用关系的评价标准55
4.2 信用关系的风险产生运行机理56
4.2.1 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56
4.2.2 信用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57
4.3 银行信用风险是信用风险的集中表现61
4.4 信用风险预警分析63
4.4.1 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63
4.4.2 构建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应考虑的问题64
4.4.3 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框架65
4.4.4 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具体指标设计67
中篇:实证篇71
第5章 西方国家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的实证考察71
5.1 美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实证考察71
5.2 欧洲大陆国家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考察77
5.3 西方各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异同78
5.3.1 西方各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共性78
5.3.2 西方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差异性80
5.4 西方信用关系完善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81
5.4.1 西方信用关系完善的经验借鉴81
5.4.2 西方信用关系内在缺陷的反思82
第6章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现状透视86
6.1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在我国的发展86
6.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用关系概览86
6.1.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信用体制的变化90
6.2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现状描述92
6.2.1 政府信用持续扩张92
6.2.2 银行信用规模迅速增长93
6.2.3 商业信用快速发展98
6.2.4 消费信用已起步发展98
6.2.5 民间信用发展迅速99
6.3 中国信用交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01
6.3.1 信用交易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一般机理101
6.3.2 信用交易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102
6.4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现实特征103
6.5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问题诊断106
6.5.1 政府信用质量状况不佳106
6.5.2 银行信用风险居高不下108
6.5.3 商业信用发展质量较差112
6.5.4 消费信用发展较迟缓115
6.5.5 民间信用发展极不规范117
第7章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不佳的影响118
7.1 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118
7.1.1 损坏企业声誉,降低企业盈利能力118
7.1.2 企业交易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下降120
7.1.3 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发展困难121
7.1.4 社会债务链条和债务风险增加122
7.2 影响居民的个人信用消费123
7.2.1 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影响居民信用消费123
7.2.2 信用消费发展缓慢制约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125
7.3 妨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127
7.3.1 信用危机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打折扣127
7.3.2 信用关系恶化将阻碍经济发展127
7.3.3 信用风险的积累会导致金融危机隐患128
7.3.4 信用缺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129
7.4 影响国家的声誉及其形象130
7.5 制约社会精神文明长足进步134
第8章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不佳的原因136
8.1 居民信用文化素质较低136
8.2 企业经营的信用意识淡薄140
8.3 市场经济主体信息不对称141
8.4 市场主体产权关系不明晰143
8.5 专门化的信用制度不完善146
8.6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149
8.7 信用的法制保障不够健全151
下篇:政策篇155
第9章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正常化的制度设计155
9.1 建立信用关系的法律体系155
9.1.1 完善信用方面立法155
9.1.2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157
9.2 制定科学的资信评估制度159
9.3 制定合理的信用担保制度163
9.4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167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175
10.1 研究结论175
10.2 政策运用180
10.2.1 竭力提高我国居民的信用意识180
10.2.2 明确市场主体的产权关系183
10.2.3 创造信用关系的良好环境186
10.2.4 规范政府在信用活动中行为189
参考文献195
致谢200
热门推荐
- 2452600.html
- 1739071.html
- 1208198.html
- 515955.html
- 2073068.html
- 3097065.html
- 3902640.html
- 147545.html
- 192125.html
- 1274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5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6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4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50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5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0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6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