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推与内生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外推与内生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
  • 吴晓蓉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9841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生产方式-研究-西南地区;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外推与内生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理论构思7

三、实地调查11

第一章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概述17

第一节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17

一、何谓经济生产方式转型18

二、经济生产方式界说及分“型”23

三、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类型27

第二节 社会文化变迁34

一、何谓社会文化变迁35

二、社会文化界说及分“型”39

三、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类型40

第三节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关系48

一、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引发社会文化变迁48

二、社会文化变迁促生经济生产方式转型52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和社会文化变迁实地调查60

第一节 以西藏米林县琼林村珞巴族为例60

一、米林县琼林村珞巴族概况60

二、琼林村现代农业的发展62

三、以文化符号变化为载体的社会文化变迁68

第二节 以云南永宁乡落水村摩梭人为例70

一、永宁乡落水村摩梭人概况70

二、从农牧经济向生态旅游经济的转变73

三、落水村摩梭人传统社会文化的嬗变77

第三节 以四川白马乡祥术加寨子白马藏人为例80

一、白马乡祥术加寨子白马藏人概况80

二、农牧业与生态型经济兼容发展82

三、传统文化式微87

第三章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90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的现实问题90

一、地域限制较大91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94

三、科学技术发展滞后98

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00

五、政府引导乏力105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中的现实问题107

一、文化变迁的非均衡性108

二、文化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被打破111

三、文化约束力减弱114

四、民族文化资本化运作118

第四章 问题滋生的原因与环境122

第一节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中问题滋生的原因与环境122

一、现代性123

二、内发性126

三、多样性128

四、跨越性130

第二节 社会文化变迁中问题滋生的原因与环境132

一、文化变迁的共生性133

二、文化变迁的内发性136

三、文化变迁的多层次性138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趋势141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趋势141

一、多元一体化倾向141

二、市场化倾向143

三、影响扩大化倾向145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趋势146

一、乡土社会结构逐步式微146

二、民族传统文化资本化倾向149

三、从多元走向融合151

第六章 由外推转向内生:良性发展对策研究153

第一节 促进和谐人文,建立文化生态补偿系统154

一、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养护与传习154

二、以文化位育为要,培养民族成员文化自觉意识158

三、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强化民族文化认同165

四、制定并实施文化保护主义政策182

第二节 契合西南民族区域特点,发展生态工农业和旅游业187

一、契合西南区域特征,发展特色农业187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189

三、发展特色产业,做好“三农”工作191

四、遵西南传统,合理利用优势资源192

五、发展生态旅游194

第三节 切实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督导职能200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倾斜200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发展“硬环境”201

三、制定生态环境政策,增加环保投入202

第四节 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开发人力资源203

一、西南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与教育概况203

二、优先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必要性205

三、发展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对策208

参考文献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