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
  • 龙宗智,夏黎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528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实体问题研究1

第一节“刑讯逼供”的规范解释问题2

一、问题的提出:“刑讯逼供”的解释与非法证据排除2

二、解释“刑讯逼供”的规范依据问题2

三、认定“刑讯逼供”的具体标准问题7

四、“刑讯逼供”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11

第二节 重复自白的效力17

一、问题的提出:反复取证与“重复自白”17

二、是否排除:重复自白排除的法理基础18

三、如何排除:重复自白排除的具体范围21

四、是否允许重新取证:重复自白排除的法律后果24

第三节“威胁、引诱、欺骗”取证的合法性问题26

一、威胁、引诱、欺骗取证的实践样态29

二、威胁、引诱欺骗取证的合法性控制33

第四节 违法诱惑侦查所获证据之证据能力问题46

一、证据是否排除46

二、排除哪些证据52

三、证据如何排除55

四、启示与借鉴59

第五节 非法定主体取得之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65

一、私人取证的合法性问题65

二、违背回避、管辖规定而取证的问题73

第六节“非法物证”如何排除74

第二章 非法证据调查程序若干问题研究79

第一节 我国非法证据调查程序概述79

一、我国非法证据调查程序的重点内容79

二、我国非法证据调查程序的特点80

三、我国非法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问题81

第二节 非法证据调查的提出程序82

一、提出程序概述82

二、事实条件83

三、法律条件84

四、程序条件与诉答办法88

五、提出程序的实践把握及完善89

第三节 非法证据调查的庭审程序92

一、非法证据调查的证明责任及标准92

二、非法证据的庭审调查方法98

三、庭外调查方法105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13条的问题108

第四节 非法证据调查的裁判与上诉程序116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相关规定116

二、现有裁判方式和上诉方式存在的问题117

三、对非法证据裁判和上诉的法律建议120

第三章 死刑案件证据疑难问题研究122

第一节 死刑案件的证据收集问题122

一、死刑案件证据收集存在的问题123

二、原因分析128

三、对策建议129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证据要求和证明标准问题132

一、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132

二、死刑案件的证据要求136

三、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138

第三节 常见两类犯罪死刑案件的证据标准问题152

一、故意杀人案件152

二、贩卖毒品案件157

第四节 死刑案件证据存疑的处理问题162

一、处理证据存疑死刑案件的实践反思162

二、证据存疑死刑案件的处理规则163

三、证据存疑死刑案件处理规则的个案分析165

第五节 死刑案件主观明知的证明问题165

一、死刑案件主观明知的证明方式166

二、证明主观明知应考虑的因素及注意事项167

三、死刑案件证明主观明知的个案分析168

第六节 死刑案件间接证据的定案问题169

一、死刑案件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错误倾向169

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170

三、运用间接证据定案规则的个案分析172

第七节 死刑案件仅有同案被告人供述的定案问题173

一、同案被告人供述的证据属性173

二、死刑案件仅有同案被告人供述定案的运用规则175

三、仅有同案被告人供述定案规则的个案分析176

第四章 特殊侦查措施研究178

第一节 何谓特殊侦查措施178

一、对特殊侦查措施的理解178

二、特殊侦查措施的特征182

三、特殊侦查措施的表现形态190

第二节 特殊侦查措施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202

一、我国特殊侦查措施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的传统处置与弊端202

二、我国特殊侦查措施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的制度变革及问题206

三、对几种典型的特殊侦查措施所获材料之证据能力的分析211

第三节 特殊侦查措施所获材料之质证与认证240

一、对司法监听所获材料的质证与认证240

二、卧底侦查所获证据材料的质证与认证245

三、刑事特情出庭作证问题的探讨250

第五章 瑕疵证据257

第一节 瑕疵证据的语义界定257

一、证据类型“三分法”与“瑕疵证据”257

二、“瑕疵证据”的特定性258

第二节 瑕疵证据概念提出在证据法上的意义260

一、“三分法”修正了传统证据学“两分法”在逻辑分类上的错误260

二、“三分法”克服了传统证据学“两分法”逻辑不周延的缺陷260

三、“三分法”的提出契合了世界证据立法和实务发展的趋势261

四、“三分法”的提出比较符合我国国情263

第三节 瑕疵证据的产生原因263

一、证据因性状改变而产生的瑕疵263

二、证据因来源不明而产生瑕疵264

三、证据因形式不符而产生瑕疵265

四、证据因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产生瑕疵265

五、证据因取证程序轻微违法而产生瑕疵265

第四节 瑕疵证据的补正与合理解释267

一、瑕疵证据的补正267

二、瑕疵证据的合理解释270

第六章 言词证据的审查和运用若干问题研究273

第一节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273

一、文本规范解读及存在的问题273

二、实践中的应对与制度完善282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使用291

一、两规定对证言使用的规范和影响291

二、存在的问题、实践中的应对以及规范的完善299

第三节 意见证据规则308

一、证据规则意义及其理解308

二、我国意见证据规则的规范完善311

第四节 纪检监察机关获取的人证运用问题314

一、问题与争议314

二、纪检监察机关获取的当事人庭外供述315

三、纪检监察机关获取的证人庭外陈述318

第五节 被告人供述、辩解的运用323

一、对自白证明力的判断324

二、被告人供述辩解使用涉及的几个特殊问题326

三、口供补强问题327

四、共犯口供补强问题330

第六节 翻供、翻证的处理334

一、证据规则意义及其对实务中翻供问题处理的影响334

二、翻供情况下综合认定原则的把握和运用336

三、存在的问题及实践中的应对339

第七章 物证、书证和笔录类证据的审查判断规则344

第一节 物证、书证审查判断的若干难题及司法应对344

一、《两个证据规定》中物证、书证的证据效力之特点344

二、瑕疵物证、书证的证据能力问题347

三、物证、书证的来源及其收集、保管和鉴定过程对证据能力的影响351

四、对作为“毒树之果”的物证、书证的处理规则355

第二节 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及其证据能力357

一、非法勘验、检查笔录审查判断规则358

二、效力待定的勘验、检查笔录审查判断规则363

第三节 辨认笔录的审查判断及其证据能力问题369

一、对辨认笔录进行审查的必要性371

二、对列队辨认程序的审查374

三、对照片辨认程序的审查379

四、对辨认结果证据能力的审查381

五、完善我国辨认规则,保障辨认活动客观公正384

第八章 科学证据审查判断若干问题研究388

第一节 科学证据审查判断概述388

一、《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有关科学证据的规定及理解388

二、科学证据审查判断的疑难388

第二节 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390

一、《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有关鉴定规定的总体把握390

二、《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相关规定评析394

三、鉴定结论审查判断的知识与法律要点401

第三节 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407

一、视听资料概述407

二、《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中有关视听资料规定的理解409

三、《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10

四、音像证据的审查判断规则413

第四节 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420

一、电子证据概述420

二、《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中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规定427

三、我国电子证据刑事立法的主要问题428

四、我国有关电子证据刑事运用的基本构想432

第九章 检察机关执行《两个证据规定》问题研究434

第一节《两个证据规定》对检察工作的影响434

一、检察机关执行《两个证据规定》的意义434

二、执行《两个证据规定》的基础和背景436

三、挑战以及应对措施438

第二节 职务犯罪侦查环节的有关证据问题441

一、《两个证据规定》对检察机关侦查活动的影响441

二、初查收集证据材料的合法性问题443

三、侦查策略与证据合法性448

四、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的合理解释与补正450

第三节 侦查监督环节的有关证据问题452

一、附条件逮捕453

二、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459

三、审查逮捕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462

第四节 公诉环节的有关证据问题466

一、《两个证据规定》对公诉工作的影响466

二、不同类型案件的证明标准问题467

三、证据合法性的证明问题473

四、量刑证据的审查和使用问题476

五、审查起诉阶段的非法证据排除问题4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