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野生动物生态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野生动物生态学
  • 陈化鹏,高中信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08340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野生动物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限制因子、温度、光1

第一节限制因子理论1

一、限制因子的概念1

二、限制因子的特点及确定1

目 录1

二、火对野生动物的间接影响 (51

三、耐受性定律2

四、限制因子概念的意义3

第二节温度及其生态作用3

一、不良温度对动物的影响3

二、动物的体温调节与热平衡4

二、光对动物活动的影响 (16

三、动物对不良温度的适应8

四、温度对动物分布的影响12

五、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5

四、物种数—纬度关系 (316

一、光的性质及动物对光的识别16

第三节光及其生态作用16

三、光对动物繁殖的影响19

四、光对动物其它方面的影响20

小结20

第二章水、雷、土壤、基底、气候21

第一节水的生态作用21

一、大气湿度、水平衡21

二、动物对水的需求与适应21

三、降水量与动物种群动态的关系25

第二节雪的生态作用25

一、雪的特征26

二、雪的生态作用27

三、动物对雪的适应32

一、土壤对动物形态结构的影响36

第三节 土壤和基底的生态作用36

二、土壤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37

三、土壤对动物分布的影响39

四、基底的生态作用41

第四节 气候对野生动物的影响42

一、气候对野生动物分布的影响43

二、气候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44

三、气候对野生动物数量变动的影响45

四、气候的周期性对动物周期的影响46

小结48

第一节火的产生及类型49

第三章火的生态作用49

第二节火与其它环境因子50

第三节火与野生动物50

一、火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影响50

第四节 具有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 (153

三、火烧对各类野生动物的影响55

一、简单例子 (157

第六节 种群增长的随机模型 (160

五、野生动物与火的产生61

四、野生动物对火的行为反应61

六、火与野生动物保护62

小结63

第四章食物和食物选择64

第一节动物对食物的需求64

一、食物组成的确定64

二、食物组成的种间差异65

三、食物的组成和质量的性别与年龄差异………………………………………………(67 )四、食性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69

五、食性的地区差异71

六、其它因子对动物食性的影响73

第二节动物对食物的适应75

一、营养适应对策76

二、行为适应77

第三节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79

一、食物的可利用性79

二、食物选择性及其它几个相关的概念80

三、食物选择性的测定82

四、影响食物选择性的因子84

小结86

一、生境概念87

第一节生境和生境类型87

第五章生境和生境选择87

二、生境的成分——隐蔽物88

三、生境类型92

一、基本概念93

第二节生境选择93

二、生境选择的前提条件94

三、影响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因素95

四、生境变化对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影响96

五、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原因98

小结99

第一节种群的基本概念101

第六章种群的描述101

第二节种群的大小和密度102

一、样方抽样法103

二、样带抽样法103

三、标志重捕法105

四、粪堆计数法105

第三节种群结构108

一、性比108

二、年龄结构112

一、出生率114

第四节种群过程114

二、死亡率115

一、生命表118

第五节生命表与种群重建118

二、种群重建134

小结139

第七章种群增长模型140

第一节种群增长的基本公式140

第二节 世代重叠种群的增长模型141

一、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增长141

二、种群在有环境中的增长143

一、种群在无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150

第三节 世代(不重叠)种群的增长模型150

二、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151

一、具有时滞的离散种群的增长模型154

二、具有时滞的连续种群增的长模型155

第五节 具有年龄结构的种群增长模型(Leslie矩阵)157

二、Leslie矩阵的普遍式159

二、世代离散种群几何增长的随机的模型161

一、种群逻辑斯谛增长的随机模型161

第七节容纳量162

一、容纳量的定义162

二、容纳量的类型163

三、容纳量的变动165

四、容纳量的估计方法166

小结170

第八章竞争和生态位理论171

第一节种内竞争172

一、种内竞争的特点172

…二、共享竞争与掠夺竞争173

第二节生态位理论177

一、生态位的基本概念177

二、生态位的计算178

第三节种间竞争181

一、自然条件下的种间竞争181

二、竞争排斥原理185

三、竞争释放188

四、共存—资源分割188

五、特征替代190

六、种间竞争的数学模型192

七、竞争、生态位和进化198

小结200

第九章捕食202

第一节捕食者—猎物系统分析203

一、捕食者的特征203

二、猎物的特征213

三、捕食者对猎物的反应217

四、捕食类型223

一、Lotka—Volterra模型224

第二节捕食者—猎物系统动态模型224

二、Leslie—Gower模型227

第三节 捕食者—猎物系统的实验室研究232

一、高斯(Gause)实验系统232

二、尤蒂达(Utida)实验系统233

三、赫夫卡(Huffaker)实验系统234

第四节捕食者—猎物系统的野外研究235

一、猎物种群能否决定捕食者种群?235

二、捕食者种群能否控制猎物种群?236

三、捕食对驼鹿种群动态的影响——置疑239

小结245

一、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246

第十章种群变动与种群调节246

第一节种群变动246

二、种群数量的不规则变动251

第二节种群调节255

一、种群密度调节的简单模型255

二、生物学说、气候学说、折衷学说256

三、自动调节学说——遗传、行为、内分泌262

四、种群调节经典理论的总结266

五、现代种群调节理论272

六、自然调节的进化意义276

小结278

一、个体选择279

二、亲缘选择279

第十一章种群的生活史对策279

第一节进化和生活史对策279

三、群选择280

第二节生活史对策的统计学成分281

一、基本统计学成分282

二、环境的统计学重要参数283

三、生殖效力的进化284

四、散布对策的进化286

第三节 生活史对策的能量学成分286

一、食性和食物生态位宽度的进化286

二、能量代谢的进化287

第四节 生活史对策的行为学成分289

一、生境选择的进化289

二、社群组织的进化291

小结293

第一节空间需要294

第二节种群的空间结构—内分布型或分散294

一、分散的类型294

第十二章种群的空间动态294

二、种群内分布型的测定方法296

第三节 种群利用空间资源的方式297

一、分散地利用领域的生活方式298

二、集群的生活方式304

第四节散布308

一、散布类型308

小结309

第十三章群落生态学310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310

第二节群落的格局311

一、种—多度关系311

二、物种—面积关系314

三、物种—大小关系316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318

一、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320

二、集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35

第四节群落的边缘效应344

一、边缘的定义、类型和特征344

二、边缘效应和两个法则347

三、边缘多样性指数350

小结353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355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355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355

第十四章生态系统355

三、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356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358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转358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65

三、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质流的统一371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72

第三节消费者的能流分析374

一、次级生产力的估计原理374

二、动物种群的能流估计376

三、动物现存生物量和消费生物量的概念381

小结382

主要参考文献3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