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手把手教你学纳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手把手教你学纳税
  • 邢铭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978750649772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纳税-税收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手把手教你学纳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教你轻松学税法——税法基础知识2

1.1税收与税法2

1.1.1什么是税收2

1.1.2什么是税法2

1.1.3税收和税法的关系3

1.2税收的构成要素3

1.2.1税收的构成要素3

1.2.2什么是纳税义务人4

1.2.3什么是课税对象5

1.2.4什么是计税依据5

1.2.5什么是税目6

1.2.6什么是税率6

1.2.7什么是纳税环节7

1.2.8什么是纳税期限7

1.2.9什么是纳税地点8

1.2.10什么是减税免税8

1.3我国现行各税种简介9

1.3.1我国现行各税种简介9

1.3.2流转税简介9

1.3.3所得税简介10

第2章 中国税种的“大哥大”——增值税12

2.1认识增值税12

2.1.1增值税的概念12

2.1.2增值税的特点12

2.1.3什么是增值税的增值额12

2.2纳税人13

2.2.1什么人需要缴纳增值税13

2.2.2为什么要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13

2.2.3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14

2.2.4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14

2.2.5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与管理15

2.3增值税的征税范围16

2.3.1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的基本规定16

2.3.2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16

2.3.3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有哪些17

2.3.4什么是混合销售行为17

2.3.5对混合销售行为的税务处理18

2.3.6什么是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18

2.3.7对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的税务处理18

2.3.8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货物和收入19

2.4增值税的税率19

2.4.1增值税税率的一般规定19

2.4.2增值税税率的特别规定20

2.5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应该如何计算21

2.5.1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21

2.5.2销项税额的计算21

2.5.3销项税额的确定22

2.5.4进项税额的计算23

2.5.5进项税额的确定23

2.6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应该如何计算26

2.6.1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26

2.6.2含税销售额怎样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26

2.7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27

2.7.1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27

2.7.2关税完税价格的含义27

2.8特殊情况下应纳增值税的计算28

2.8.1以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28

2.8.2以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28

2.8.3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29

2.8.4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应纳税额的计算29

2.8.5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应纳税额的计算29

2.8.6包装物押金是否计人销售额30

2.9如何享受增值税的减税、免税优惠待遇31

2.9.1可以免征增值税的项目31

2.9.2增值税的另一种免税方式——起征点32

2.10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计算33

2.10.1什么是出口货物退(免)税33

2.10.2哪些货物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33

2.10.3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34

2.10.4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退税税率35

2.10.5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计算35

2.1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37

2.11.1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37

2.11.2哪些纳税人可领购使用专用发票37

2.11.3哪些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专用发票37

2.11.4哪种情况需要开具专用发票38

2.11.5哪种情况不得开具专用发票38

2.11.6怎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9

2.11.7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限的规定39

2.11.8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管理的规定40

2.11.9销货退回或销售折让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40

2.11.10小规模纳税人如何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1

2.12增值税如何缴纳申报42

2.12.1什么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42

2.12.2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怎样规定的42

2.12.3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是怎样规定的42

2.12.4增值税的纳税地点是怎样规定的43

2.12.5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纳税申报表44

2.12.6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纳税申报表如何填报47

第3章 平常人每天都在负担的税——消费税50

3.1认识消费税50

3.1.1消费税的含义50

3.1.2消费税的特点50

3.2消费税的纳税人50

3.3消费税的税目51

3.3.1哪些消费品属于应纳税消费品51

3.3.2消费税的税目51

3.4纳税环节与计算方法54

3.4.1什么是消费税的纳税环节54

3.4.2消费税具体的纳税环节55

3.5税率55

3.5.1消费税税率的一般规定55

3.5.2兼营情况下如何确定税率57

3.6消费税的计算58

3.6.1消费税计算的方法58

3.6.2应税销售行为的确定58

3.6.3定额税率情况下的计税依据59

3.6.4销售额的确定59

3.6.5销售额中扣除外购已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的规定59

3.7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的税务处理60

3.7.1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确定60

3.7.2委托加工条件下应纳消费税的代收代缴61

3.7.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的计算61

3.7.4用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计算征收消费税问题61

3.8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的计算62

3.8.1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基本规定62

3.8.2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63

3.9消费税的退(免)政策及退(免)税额的计算63

3.9.1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免税规定63

3.9.2出口应税消费品的退税64

3.9.3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税率的确定64

3.9.4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的计算65

3.10消费税的缴纳65

3.10.1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65

3.10.2消费税的纳税期限66

3.10.3消费税的纳税地点66

3.10.4报缴税款的方法67

3.10.5消费税的纳税申报表67

第4章 增值税的“姐妹税”——营业税72

4.1营业税的纳税人72

4.1.1营业税的含义72

4.1.2营业税的特点72

4.2营业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72

4.2.1营业税纳税人的基本规定72

4.2.2各行业的具体营业税纳税人73

4.2.3扣缴义务人74

4.3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目、税率75

4.3.1营业税的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75

4.3.2营业税征税范围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76

4.3.3营业税的税目77

4.3.4营业税的税率78

4.4营业税的计税依据79

4.4.1营业税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79

4.4.2价格明显偏低的计税依据的核定方法79

4.4.3交通运输业的计税依据80

4.4.4建筑业的计税依据80

4.4.5金融保险业计税依据81

4.4.6邮电通信业的计税依据82

4.4.7文化体育业的计税依据82

4.4.8娱乐业的计税依据82

4.4.9服务业的计税依据82

4.4.10转让无形资产的计税依据83

4.4.11销售不动产的计税依据84

4.5营业税的优惠减免84

4.5.1营业税的免税项目84

4.5.2营业税的起征点87

4.6营业税的计算87

4.6.1营业税的计算公式87

4.6.2营业税的计算举例87

4.7营业税的缴纳88

4.7.1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88

4.7.2营业税的纳税计算期限89

4.7.3营业税的税款缴库期限89

4.7.4营业税的纳税地点89

4.7.5营业税纳税申报表90

第5章 三大税种的“小跟班”——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94

5.1认识城市维护建设税94

5.1.1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含义94

5.1.2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点94

5.2征税范围和纳税人94

5.2.1征税范围94

5.2.2纳税人95

5.3税率95

5.3.1税率的基本规定95

5.3.2税率适用中的特殊情况95

5.4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96

5.4.1计税依据96

5.4.2税收减免96

5.4.3应纳税额的计算97

5.5征收管理97

5.5.1纳税地点97

5.5.2违章处理98

5.5.3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申报表98

5.6教育费附加99

5.6.1教育费附加的概念99

5.6.2教育费附加的计征依据99

5.6.3教育费附加计征比率99

5.6.4教育费附加的优惠减免100

5.6.5教育费附加的计算100

5.6.6教育费附加的纳税申报表101

第6章 企业有利润,政府抽“份子”——企业所得税104

6.1认识企业所得税104

6.1.1企业所得税的含义104

6.1 2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04

6.2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105

6.2.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105

6.2.2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107

6.2.3企业所得税的税率107

6.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08

6.3.1收入总额108

6.3.2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110

6.3.3扣除原则和范围111

6.3.4不得扣除的项目116

6.3.5亏损弥补117

6.4资产的税务处理117

6.4.1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117

6.4.2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119

6.4.3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119

6.4.4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120

6.4.5存货的税务处理121

6.4.6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122

6.4.7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的处理122

6.5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123

6.5.1企业重组的定义123

6.5.2企业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124

6.5.3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125

6.6应纳税额的计算128

6.6.1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128

6.6.2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130

6.6.3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132

6.7税收优惠132

6.7.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的税收优惠132

6.7.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税收优惠133

6.7.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的税收优惠133

6.7.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的税收优惠134

6.7.5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134

6.7.6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134

6.7.7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134

6.7.8创投企业的税收优惠135

6.7.9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135

6.7.10减计收入的税收优惠135

6.7.11税额抵免的税收优惠136

6.7.12民族自治地方的税收优惠136

6.7.13非居民企业的税收优惠137

6.7.14其他税收优惠137

6.8征收管理137

6.8.1纳税地点137

6.8.2纳税期限138

6.8.3纳税申报138

6.8.4纳税申报表的格式139

第7章 与口袋里的钱最相关——个人所得税144

7.1认识个人所得税144

7.1.1个人所得税的含义144

7.1.2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44

7.2征税对象145

7.2.1工资、薪金所得145

7.2.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46

7.2.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146

7.2.4劳务报酬所得147

7.2.5稿酬所得147

7.2.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48

7.2.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49

7.2.8财产租赁所得149

7.2.9财产转让所得149

7.2.10偶然所得150

7.2.11其他所得150

7.3纳税人150

7.3.1关于纳税人的基本规定150

7.3.2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150

7.3.3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范围151

7.3.4所得来源的确定151

7.3.5扣缴义务人152

7.4税率152

7.5应纳税额的计算154

7.5.1如何确定计税依据154

7.5.2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156

7.6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162

7.6.1应纳税所得额162

7.6.2资产的税务处理165

7.6.3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167

7.7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168

7.8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169

7.9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170

7.1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172

7.1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172

7.12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173

7.13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174

7.14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计税方法175

7.15扣除捐赠款的计税方法175

7.16境外缴纳税额抵免的计税方法176

7.17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计税方法178

7.18减免税优惠178

7.18.1免税项目178

7.18.2减税项目179

7.18.3暂免征税项目180

7.18.4税收减免的审批182

7.19申报和缴纳183

7.19.1源泉扣缴情况下的申报和缴纳183

7.19.2自行申报情况如何纳税183

7.20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185

7.20.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纳税人185

7.20.2税率185

7.20.3查账征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186

7.20.4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189

7.20.5税收优惠190

7.20.6征收管理190

7.20.7代扣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192

7.21个人出售住房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193

7.21.1个人出售住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定193

7.21.2个人出售住房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193

7.21.3个人出售住房应纳个人所得税的优惠196

7.21.4个人出售住房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缴纳196

第8章 邮票的“姐妹花”——印花税198

8.1认识印花税198

8.1.1印花税的含义198

8.1.2印花税的特点198

8.1.3印花税票198

8.2印花税的征税范围199

8.2.1经济合同199

8.2.2产权转移书据201

8.2.3营业账簿201

8.2.4权利、许可证照201

8.2.5经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202

8.3印花税的纳税人202

8.4印花税的征收方法203

8.4.1从价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203

8.4.2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205

8.5印花税的税率206

8.6印花税的减免规定208

8.7印花税的计算209

8.8印花税的缴纳210

8.8.1印花税的纳税办法210

8.8.2责任和义务212

8.8.3印花税的违章处理212

8.8.4印花税的纳税环节213

8.8.5印花税的纳税地点213

8.8.6印花税的纳税申报表213

第9章 有车一族的“福利”——车船税216

9.1车船税基本知识216

9.1.1车船税的概念216

9.1.2车船税的特点216

9.2车船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和税额217

9.2.1纳税义务人217

9.2.2征税范围217

9.2.3税目与税率217

9.3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219

9.3.1计税依据219

9.3.2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20

9.4减免税优惠220

9.4.1法定减免220

9.4.2特定减免221

9.5申报和缴纳222

9.5.1车船税的纳税期限222

9.5.2车船税的纳税地点222

9.5.3车船税的申报缴纳222

9.5.4车船税纳税申报表的填报223

第10章 公司交税有哪些程序——税收征收管理226

10.1税收征收管理概述226

10.1.1什么是税收征收管理226

10.1.2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依据226

10.1.3税收征收管理的内容226

10.2税务登记227

10.2.1什么是税务登记227

10.2.2税务登记管理的内容227

10.2.3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开业税务登记227

10.2.4纳税人怎样办理开业税务登记227

10.2.5纳税人发生哪些情况时应当办理变更税务登记229

10.2.6纳税人怎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229

10.2.7纳税人发生哪些情况时应当办理注销税务登记229

10.2.8纳税人怎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230

10.2.9如何办理停业、复业登记231

10.2.10税务登记证有哪些用途231

10.2.11税务登记证需要审验吗,如何审验232

10.3纳税人的账簿、凭证管理233

10.3.1账簿设立233

10.3.2记账核算233

10.3.3账簿保管234

10.3.4税收证明管理234

10.3.5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法律责任235

10.3.6如何进行发票管理235

10.4纳税申报管理236

10.4.1什么是纳税申报,需要申报哪些材料236

10.4.2纳税申报的方式236

10.4.3纳税申报的具体要求237

10.4.4纳税人怎样进行纳税申报237

10.4.5纳税人怎样办理延期申报238

10.5税务检查239

10.5.1什么是税务检查239

10.5.2税务检查的形式与方法239

10.6涉税双方的法律责任240

10.6.1法律责任的含义240

10.6.2纳税人违反税务管理的行为及处罚240

10.6.3纳税人的欠税行为及处罚241

10.6.4偷税行为及处罚241

10.6.5抗税行为及处罚241

10.6.6行贿行为及处罚242

10.6.7骗税行为及处罚242

10.6.8其他违法行为及处罚242

参考文献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