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学基础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明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363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旅游-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学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3
前言3
第一篇 旅游业概述3
第1章 旅游学入门3
1.1 旅游是什么3
1.2 “旅游者”的界定及其形成条件7
1.2.1 “旅游者”概念界定7
1.2.2 “旅游者”的类型13
1.2.3 “旅游者”的形成条件15
1.3 旅游活动与旅游活动管理的诸要素18
1.3.1 旅游活动过程18
1.3.2 旅游管理诸要素20
1.4 旅游学科体系和基本研究方法23
1.4.1 旅游学科性质23
1.4.2 旅游学的理论体系24
1.4.3 旅游的基本研究方法26
第2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32
2.1 “前旅游时代”:闲逸与早期的旅行活动32
2.1.1 “前旅游时代”的界定32
2.1.2 中国古代旅行的类型其及特点33
2.2 大众旅游时代:近代旅游的开端与中外旅游的发展38
2.2.1 进现代旅游业产生的原因38
2.2.2 世界近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标志和表现41
2.3 多元化的后旅游时代:当代旅游的发展42
2.3.1 旅游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事实”42
2.3.2 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43
2.3.3 “旅游产品谱”与“新型旅游者”47
第3章 职业机会与能力57
3.1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与职业预测58
3.1.1 新时期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58
3.1.2 新时期国内外旅游业职业预测59
3.2 职业要求与途径范围59
3.3 浙江会展业发展和会展人才需求63
第二篇 旅游业及经营管理75
第4章 旅游业75
4.1 旅游业概述76
4.1.1 基本概念76
4.1.2 旅游业构成77
4.1.3 旅游业性质78
4.1.4 旅游业的特点78
4.2 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9
4.2.1 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79
4.2.2 我国旅游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80
4.3 旅游交通运输83
4.3.1 旅游交通的含义84
4.3.2 航空运输业85
4.3.3 铁路运输业87
4.3.4 汽车运输业87
4.3.5 水上运输业88
4.3.6 特殊交通工具89
4.3.7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90
4.4 旅游购物业91
4.4.1 传统旅游商品的定义与范围91
4.4.2 旅游购物的一个理论框架92
第5章 旅游资源、市场与旅游动机98
5.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100
5.1.1 旅游资源分类100
5.1.2 旅游资源评价102
5.2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划分104
5.2.1 旅游市场的概念104
5.2.2 旅游市场的划分104
5.3 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106
5.3.1 旅游市场需求107
5.3.2 旅游市场的供给109
5.4 国内外旅游市场概述111
5.4.1 国际旅游市场概述111
5.4.2 中国旅游市场115
5.5 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120
5.5.1 旅游动机120
5.5.2 旅游行为120
第6章 旅行社及旅游产品的销售管理123
6.1 旅行社的市场定位124
6.1.1 旅行社的概念及内涵124
6.1.2 旅行社的作用与职能124
6.1.3 旅行社的市场定位126
6.2 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分类与指导思想129
6.2.1 旅行社旅游产品的概念129
6.2.2 旅行社旅游产品的分类130
6.2.3 旅行社推出旅游产品的指导思想132
6.3 旅行社旅游产品的营销与销售过程133
6.3.1 旅行社产品的营销133
6.3.2 旅行社产品的销售135
6.4 旅行社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组合136
6.4.1 我国旅游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137
6.4.2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137
6.4.3 充分认识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138
6.4.4 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139
第7章 酒店业及相关服务144
7.1 酒店的起源、发展及其作用145
7.1.1 西方酒店业的起源和发展145
7.1.2 中国酒店业的起源和发展146
7.1.3 酒店业的作用148
7.2 酒店业发展趋势和国内市场分析149
7.2.1 酒店业发展趋势149
7.2.2 国内市场分析151
7.3 经济型酒店的定位与发展154
7.3.1 什么是经济型酒店154
7.3.2 经济型酒店的特点154
7.3.3 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与趋势155
7.4 酒店的管理与营销策划159
7.4.1 酒店的管理159
7.4.2 酒店营销策划161
7.5 餐饮、会议与度假的服务管理166
7.5.1 餐饮服务管理166
7.5.2 会议服务管理171
7.5.3 度假旅游服务管理174
第8章 景区、主题公园及其他181
8.1 景区的构成、特征与分类182
8.1.1 旅游景区概念182
8.1.2 旅游景区的构成182
8.1.3 旅游景区的特征182
8.1.4 旅游景区的类型183
8.2 中国旅游景区的演化189
8.3 国外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190
8.3.1 主题公园的定义和来源190
8.3.2 主题公园的发展191
8.3.3 与传统旅游产品的区别191
8.4 国内主题公园的规划、开发与发展趋势191
8.4.1 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192
8.4.2 国内主题公园的规划、开发与发展趋势193
第9章 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管理200
9.1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发展趋势200
9.1.1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200
9.1.2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趋势203
9.2 旅游目的地类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206
9.2.1 历史文化名城206
9.2.2 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206
9.2.3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207
9.3 旅游目的地类型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开发209
9.3.1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9
9.3.2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思路212
9.4 旅游目的地类型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开发215
9.4.1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15
9.4.2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218
9.4.3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建议219
9.5 旅游目的地类型四:区域中心城市的开发与管理220
9.5.1 区域中心城市的概念220
9.5.2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机制221
9.5.3 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22
9.5.4 旅游中心城市223
9.5.5 区域中心城市开发与管理的相关建议225
第三篇 旅游的体验和社会影响233
第10章 旅游体验233
10.1 旅游体验的概念和质量234
10.1.1 旅游体验的概念和内容234
10.1.2 旅游体验的质量和内涵236
10.2 旅游观赏237
10.2.1 旅游观赏的概念和特点237
10.2.2 旅游观赏过程中的三种审美形态240
10.3 旅游交往241
10.3.1 旅游交往的作用241
10.3.2 旅游交往的形式243
10.3.3 旅游者与其他群体的交往243
10.3.4 旅游交往的原则244
10.4 旅游消费245
10.4.1 旅游消费的概念245
10.4.2 旅游消费的构成245
10.5 体验式旅游246
10.5.1 体验经济下的旅游246
10.5.2 体验式旅游的概念和特点246
10.5.3 体验式旅游的设计理念和原则247
第11章 旅游社会影响255
11.1 旅游的经济影响256
11.1.1 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256
11.1.2 旅游对经济的消极影响260
11.2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261
11.2.1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262
11.2.2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263
11.3 旅游的环境影响266
11.3.1 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266
11.3.2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267
第四篇 旅游业的宏观管理与可持续发展277
第12章 中国旅游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277
12.1 国家旅游管理体制277
12.1.1 国家旅游行政组织的概念278
12.1.2 国家旅游管理体制模式278
12.1.3 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279
12.2 旅游行业组织及行业管理285
12.2.1 旅游行业组织的性质与职能285
12.2.2 旅游行业组织的种类285
12.2.3 我国的旅游行业组织285
12.2.4 国际旅游组织286
12.3 中国的旅游政策与法规289
12.3.1 旅游政策与法规概述289
12.3.2 我国当前的旅游政策290
12.3.3 我国当前的旅游法规291
12.4 中国的旅游标准化293
12.4.1 旅游标准化概述293
12.4.2 中国的旅游标准组织294
12.4.3 中国的旅游标准体系294
12.4.4 中国的主要旅游标准295
第13章 旅游规划、容量及协调发展300
13.1 旅游规划的类型及基本内容301
13.1.1 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301
13.1.2 旅游规划的类型302
13.1.3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302
13.2 旅游容量的概念和类型304
13.2.1 旅游容量的概念304
13.2.2 旅游容量的类型304
13.3 旅游容量的测定和调控306
13.3.1 旅游资源容量的测定306
13.3.2 生态容量的测定307
13.3.3 旅游容量的调控308
13.4 旅游业的协调发展310
13.4.1 旅游业的构成310
13.4.2 旅游业的特征310
13.4.3 旅游产业结构311
13.4.4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311
13.4.5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313
13.4.6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建议313
第14章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17
14.1 旅游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318
14.1.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318
14.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20
14.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20
14.1.4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特点321
14.1.5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环境承载力321
14.1.6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322
14.2 生态旅游及《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推行323
14.2.1 生态旅游323
14.2.2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推行329
14.3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329
第五篇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未来341
第15章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341
15.1 中国当代旅游业的发展特点342
15.2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347
15.3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350
15.4 WTO与中国旅游业352
15.4.1 面临挑战352
15.4.2 战略选择353
第16章 世界旅游宣言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358
16.1 世界现代旅游组织360
16.1.1 国际性旅游组织360
16.1.2 地区性旅游组织362
16.1.3 国家旅游组织362
16.2 不同时期的世界旅游业发展宣言363
16.2.1 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363
16.2.2 阿卡普尔科旅游宣言365
16.2.3 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守则367
16.2.4 海牙旅游宣言369
16.3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不同模式371
16.3.1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两种类型371
16.3.2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五种模式372
16.3.3 两种类型和五种模式的小结376
16.4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376
参考文献389
热门推荐
- 3805736.html
- 1959071.html
- 826231.html
- 3885201.html
- 2397376.html
- 802837.html
- 1841229.html
- 2600048.html
- 1071323.html
- 2500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98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9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9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4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7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5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4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7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