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火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福祥,张润志主编;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767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红蚁-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火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 红火蚁的形态特征与鉴定1
第一节 红火蚁的鉴别特征及其与近缘种的区别1
一、红火蚁的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1
二、红火蚁与近缘种的鉴定检索表2
三、其他几种火蚁属种类2
第二节 红火蚁触角感受器的结构与分布3
一、工蚁感受器5
二、蚁后触角感受器8
三、雄性触角感受器8
第三节 红火蚁的交配栓10
第二章 红火蚁的入侵与分布12
第一节 红火蚁在美国的入侵历史和预测12
一、红火蚁在美国的潜在分布区16
二、红火蚁在美国分布的限制机制17
第二节 红火蚁在澳大利亚的入侵历史18
一、澳大利亚的红火蚁入侵源21
二、澳大利亚红火蚁的社会结构21
三、澳大利亚红火蚁的入侵次数22
四、澳大利亚红火蚁的种群来源22
第三节 红火蚁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分布区25
一、潜在分布区预测结果26
二、潜在分布区相关问题讨论27
三、根除红火蚁的代价27
四、相关的其他火蚂蚁种类28
第四节 道路与开发区对红火蚁扩散的影响28
一、样点设置与分析方法30
二、道路和开发区的影响31
三、红火蚁在岛屿上的扩散32
第五节 红火蚁在我国的适生区分析33
一、Climex方法的分析结果33
二、GARP方法的分析结果36
三、红火蚁在我国适生区的讨论36
第三章 红火蚁的危害38
第一节 红火蚁的危害38
第二节 红火蚁毒液合成和利用方式38
一、毒液合成39
二、毒液利用41
三、红火蚁毒液合成和利用问题讨论43
第三节 红火蚁叮咬反应及其与蜜蜂、黄蜂的比较46
一、叮咬人类的蚂蚁、蜜蜂和黄蜂46
二、叮咬特征47
三、叮咬的组织病理学47
四、治疗方法的选择47
五、毒液免疫疗法48
第四节 红火蚁在道路及电线上栖息地的分布48
一、生境类型的比较51
二、生境内部的空间分布52
三、线性生境的影响54
四、在生境内的空间分布55
第五节 红火蚁受电刺激释放的信息化学物质56
一、红火蚁的活动反应59
二、毒性生物碱和表皮碳水化合物的变化59
三、红火蚁报警信息素的变化60
四、红火蚁对电刺激的导向变化61
五、红火蚁对电刺激产生的行为反应62
第四章 红火蚁对环境的影响63
第一节 红火蚁对澳大利亚野生动植物的威胁63
一、红火蚁在澳大利亚的潜在分布64
二、红火蚁对土著种的潜在影响64
三、红火蚁对其他节肢动物的影响65
四、红火蚁对蜗牛的影响66
五、红火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66
六、红火蚁对海龟的影响66
七、红火蚁对陆生爬行动物的影响67
八、红火蚁对鸟类的影响67
九、红火蚁对哺乳动物的影响67
十、澳大利亚的控制措施68
第二节 红火蚁对啮齿动物行为的影响69
一、红火蚁降低啮齿动物对种子的搬运率72
二、红火蚁影响啮齿动物的行为73
第三节 红火蚁入侵的生物地理影响74
第四节 红火蚁入侵对节肢动物群落的长期影响77
一、掉落式陷阱观察的结果79
二、诱饵诱集观察的结果80
三、全部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80
四、红火蚁入侵的长期影响81
第五节 红火蚁对蚂蚁与种子的互利共生关系的影响83
一、种子搬运率84
二、室内种子破坏84
三、田间种子破坏85
第五章 红火蚁的生物学特性88
第一节 红火蚁行为和发育的自我平衡88
一、发育自我平衡90
二、行为自我平衡90
三、湿度的影响92
第二节 红火蚁生殖发育和蚁后信息素的产生92
一、繁殖发育评定94
二、处女蚁后的信息素95
三、阻止脱翅的引发型信息素95
四、蚁后信息素和卵巢发育及产卵的关系96
第三节 红火蚁蚁后保幼激素Ⅲ的鉴别及其活性97
一、保幼激素Ⅲ的分离和识别99
二、用保幼激素Ⅲ处理后的脱翅时间100
三、早熟素处理的脱翅时间101
四、保幼激素替代处理的脱翅时间101
五、咽侧体变化102
第四节 红火蚁工蚁的分工选择104
一、工蚁的饥饿能力105
二、工蚁个体大小108
三、工蚁对喂食的弹性反应110
第五节 红火蚁的代谢率112
一、工蚁的呼吸率114
二、有翅蚁的呼吸率116
三、未成熟蚁的呼吸率118
四、等级和生活史阶段对呼吸的影响119
五、红火蚁与其他蚂蚁种类呼吸率的比较120
第六节 红火蚁的气体交换123
一、温度对气体交换的影响125
二、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的周期和等级效应128
三、间断爆发性的CO2释放131
四、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的频率131
五、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的阶段性133
第七节 红火蚁飞行能量学及其扩散能力134
一、红火蚁的飞行速率136
二、红火蚁的代谢底物138
三、红火蚁飞行能量学139
四、振翅频率和VCO2的关系142
第六章 红火蚁的社会性144
第一节 红火蚁的巢群结构和种群生物学144
一、入侵蚂蚁的特性144
二、入侵的红火蚁145
三、红火蚁引入种群中多雌现象的起源146
四、影响红火蚁遗传多样性的其他因素148
五、入侵蚂蚁的未来148
第二节 红火蚁巢穴复杂度、群体规模和幼虫培育149
一、红火蚁的蚁穴151
二、巢室尺寸对组群规模的影响153
三、在幼体饲养中集群性的影响154
四、蚁穴分区对幼体饲养的影响154
第三节 单蚁后和多蚁后红火蚁巢群建群潜力的比较155
一、蚁后数量156
二、蚁后建群能力的比较158
三、遗传、基因流动和扩散159
第四节 红火蚁多蚁后群联合建群160
一、观察新交配蚁后的安排161
二、野外实验中促进配对的因素163
三、蚁后与洞穴的分布对后来蚁后分布的影响164
四、蚁后选择的繁殖因素168
五、多蚁后联合建群169
六、多蚁后群体中的蚁后关系170
第五节 红火蚁的种群调节机制174
一、领地增加179
二、蚁群在移除以后的恢复179
三、新蚁群的建立179
四、存活率179
五、蚁群移动180
六、火蚁中的密度依赖性调节185
七、种群恢复机制186
第六节 红火蚁种群行为的遗传学188
一、红火蚁的雌性遗传学188
二、基因Gp-9的序列和系统发生189
第七章 红火蚁的天敌资源191
第一节 红火蚁天敌蚤蝇的寄主特异性及其释放的风险评估191
一、P.curvatus对非Solenopsis属蚂蚁的寄生状况194
二、对本地火蚁物种的无选择性实验195
三、食物引诱作用197
四、田间释放风险评估199
第二节 利用蚤蝇防治红火蚁对其种群竞争力影响的评估202
一、对种群存活率的影响205
二、对觅食的影响205
三、对卵巢的影响207
四、田间效力的室内评价208
第三节 蚤蝇属寄生物与火蚁属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213
一、与环境的关联216
二、蚤蝇对竞争的影响220
三、对生物控制的提示224
第四节 寄主个体大小对火蚁寄生蚤蝇性比变化的影响225
一、性别决定机制—死亡率不同的基因性别决定227
二、母体控制227
三、环境性别决定228
第五节 红火蚁寄生性天敌蚤蝇的繁殖系统229
一、环境条件230
二、寄生率和发生量估计231
第六节 寄生蚤蝇的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231
一、物种丰富度234
二、生物地理学237
三、宏观生态学241
第七节 红火蚁天敌蚤蝇在佛罗里达州北部的定殖和扩散242
一、释放的结果245
二、扩散246
三、种群的建立247
四、种群的扩散248
五、预测扩散速度248
六、对将来的火蚁种群的影响249
第八节 美国入侵红火蚁寄生小芽孢真菌的发现249
第九节 寄生红火蚁的微孢子虫250
一、诱捕取样结果252
二、巢穴取样结果252
第八章 红火蚁的检疫、监测与控制254
第一节 美国红火蚁的检疫控制254
一、疫情调查254
二、疫区划定255
三、调运检疫255
四、苗圃检验程序与处理方法257
五、对来自无红火蚁苗圃盆栽植物的检疫260
六、对田间生长装饰植物的检疫与处理261
七、其他需要遵循的措施262
第二节 澳大利亚红火蚁根除方案262
一、入侵历史262
二、应急措施263
三、根除计划263
四、计划调整264
五、项目实施265
六、防治进展和效果266
七、风险管理和安全性267
八、参与部门和公众联系268
九、支撑系统269
十、项目的未来和结论270
第三节 中国台湾红火蚁防控标准作业程序270
一、红火蚁侦察、监测及防治效果评估标准作业程序270
二、红火蚁咨询标准作业程序272
三、红火蚁防治标准作业程序275
四、红火蚁防治督导权责分工表277
第四节 澳大利亚Kakadu国家公园两种外来蚂蚁的根除277
一、根除计划278
二、公共意识282
三、经验与结论282
四、成功的因素282
五、其他的外来蚂蚁物种284
第九章 红火蚁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作用286
第一节 红火蚁对拟寄生物的捕食286
一、拟寄生物对抗蚂蚁干扰机制的确定289
二、根据解剖确定蚂蚁通道实验和对照实验中被寄生蚜虫的比例289
三、确定火蚁是否选择性地移除被寄生的蚜虫290
四、红火蚁对蚜虫拟寄生物羽化的影响290
第二节 红火蚁对棕色柑橘蚜传统生物防治的影响291
一、蚜虫密度和蚜寄主空壳位置的关系294
二、火蚁对取食盘中的蚜寄主空壳的行为反映295
三、火蚁对拟寄生物出现的影响295
第三节 生境复杂度对利用红火蚁进行生物防治的影响296
一、在温室中型实验生态系统中引进红火蚁对DBM成活率的影响299
二、生境复杂度对红火蚁捕食DBM幼虫的影响300
三、DBM密度对引进红火蚁捕食行为的影响302
四、生境复杂度和引进红火蚁对叶甲数量的影响302
五、生境复杂度和引进红火蚁对作物产量和损失的影响303
第四节 红火蚁和本地蚂蚁的互利共生关系305
一、植物—害虫与蚂蚁的相互作用关系307
二、不同蚂蚁种类对食物的分享利用308
三、蚁群成分与鳞翅目幼虫死亡率的关系309
第五节 红火蚁在农田中直接或间接生物控制作用的评价310
一、红火蚁对害虫的影响311
二、红火蚁对天敌的影响312
三、红火蚁在生物控制方面直接和间接效应的评估312
四、红火蚁作为生物控制物的讨论315
五、红火蚁对天敌的捕食316
六、红火蚁对生物控制的间接效应316
主要参考文献318
热门推荐
- 1406651.html
- 1504182.html
- 173644.html
- 3529000.html
- 1273239.html
- 1609953.html
- 356294.html
- 522072.html
- 2539043.html
- 2317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9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7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0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5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5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9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2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8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1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