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美与确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郁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3908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美学(学科: 研究) 马克思主义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美与确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绪论: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1
(一)确证论审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1
1.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的特征1
2.确证论审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5
3.确证论审美学的基本内容8
4.确证论与反映论14
(二)确证论审美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体系21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两希”精神21
2.确证论审美学的体系形态24
3.确证论审美学的存在形态与材料根基34
(三)确证论审美学的学科性质36
(四)确证论审美学的现实主义基调39
二、审美——确证论审美学的逻辑起点44
(一)确立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原则44
(二)对已有观点的反思45
1.劳动起点论46
2.艺术生产起点论47
3.审美理想起点论47
(三)审美作为逻辑起点的理由49
(四)劳动向审美的转化52
三、审美的逻辑展开(Ⅰ):审美论55
(一)审美的历史生成55
(二)对审美的传统认识57
(三)审美与认识、价值61
1.审美与认识61
2.审美与价值62
(四)审美的范畴66
1.对象化67
2.自然人化68
3.批判超越69
4.现实主义77
(五)审美的一般特性78
1.自由性78
2.无目的的合目的性78
3.非功利性79
4.指向性80
5.超越性80
6.直观性81
7.绝对完全不变性82
四、审美的逻辑展开(Ⅱ):艺术论84
(一)主体论84
1.审美主体及其生成84
2.创作主体观85
3.鉴赏主体观98
(二)客体论123
1.客体的层次及其生成123
2.客体诸范畴124
3.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使命132
(三)中介论135
1.中介的意义135
2.审美—艺术中介的生成139
3.审美—艺术中介的特性与功能142
五、审美的逻辑展开(Ⅲ):艺术本质观144
(一)艺术掌握: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144
(二)艺术生产:艺术创作的根本特性147
1.艺术消费与艺术生产的非同一性149
2.艺术消费的非消费特征152
3.艺术消费是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155
4.艺术消费与艺术生产同一的实现160
5.艺术生产的质量、效益、方式及其他163
6.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64
(三)审美:艺术的内在特征167
(四)审美超越:艺术的本质170
1.艺术的未来指向173
2.艺术要表现先进的无产阶级173
3.艺术的现实批判性174
(五)审美确证:审美与自然、社会、人生的合一175
六、确证论审美学思想在俄国(前苏联)的传播和演变179
(一)反映论:列宁斯大林文艺观美学观的哲学基础179
(二)托尔斯泰论:反映论的具体运用181
(三)党性原则:党对文艺的可以理解的要求184
(四)两种民族文化论:继承发展民族文化的理论原则187
1.关于“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187
2.无产阶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190
(五)斯大林关于文艺问题的几个观点192
1.文学批评要抓住作品总的倾向192
2.反对用政治斗争方式进行文艺斗争193
3.主张在文艺领域采取竞赛的方式194
4.培养年轻的文学力量195
七、确证论审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流变197
(一)确证论审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及特点197
1.引进传播创新时期197
2.应用与异变时期204
3.回归与创造时期211
(二)确证论审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原因215
1.社会现实背景215
2.十月革命的启迪218
3.思维方式的同构220
4.审美观、艺术观的同质223
(三)确证论审美学在中国传播的启示227
八、确证论审美学与当代文艺现实233
(一)文艺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和商品生产存在着根本差异234
(二)在商品生产中生产与消费是紧密联系着的范畴,这种联系表现在生产直接是为了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直接刺激着新的生产的需要,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236
(三)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特殊性说到底是由市场经济与艺术活动的价值规范和操作法则的差异决定的238
(四)理论的分析并不能代替严酷的现实。虽然我们已经提出,技术一经济和文化一艺术两大领域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不能混淆。但在事实上,由于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它比起文化一艺术这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来有着极为强大的僭越能力,它有可能将自己的规范、法则强加给文化一艺术领域240
后记244
热门推荐
- 1184267.html
- 204850.html
- 1572213.html
- 2393190.html
- 1600819.html
- 3355844.html
- 2695210.html
- 1800049.html
- 1261969.html
- 2339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3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8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1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7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6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4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1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