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本控制9堂必修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成本控制9堂必修课
  • 吴伟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4836X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成本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成本控制9堂必修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堂课 成本的基本概念——企业花出去的钱是什么1

第一节 成本与费用1

一、产品成本——要产出,就必须要投入2

二、什么是费用——经济资源的耗费2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3

第二节 生产成本——生产进行中的成本4

一、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4

二、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内容5

第三节 期间费用——与经营期间直接相关的费用7

一、什么是期间费用7

二、期间费用的分析——为有效控制期间费用作好准备8

三、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之间的差异12

第二堂课 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如何得到你所关注的成本14

第一节 如何得到产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14

一、制造成本法14

二、直接成本——无需分摊,直接进入成本计算对象15

三、间接成本——需按一定方法分摊,然后进入成本计算对象16

第二节 产品成本的计算——特点不同,成本计算方法或许就不相同19

一、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规矩先行,执行在后19

二、产品成本基本的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21

三、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29

四、分批法——按批别确定产品成本31

五、分步法——按生产工序确定成本37

第三节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42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成本计算的理论基础43

二、作业成本计算所涉及的相关概念44

第三堂课 决策分析所要考虑的成本52

第一节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53

一、成本习性——业务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53

二、固定成本——你变我不变54

三、变动成本——你变我也变57

四、混合成本——固定、变动性质都有的成本59

五、总成本模型59

第二节 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60

一、机会成本——需要考虑,但又是看不见的收益60

二、边际成本——量变时所引起的成本变动额62

第三节 目标成本和付现成本64

一、目标成本——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65

二、付现成本——现时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68

第四节 寿命周期成本69

一、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消费者角度的产品成本69

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社会角度的产品成本70

第五节 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72

一、可避免成本——与方案是否被选中直接相关的成本72

二、不可避免成本——无论选哪个方案均会发生的成本73

三、理解可避免成本、不可避免成本的意义73

第六节 可递延成本和不可递延成本74

一、可递延成本——财力紧张时可以暂缓支出的成本74

二、不可递延成本——财力紧张也得支出的成本75

第四堂课 本—量—利分析——成本变了,利润如何变77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关系分析77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77

二、贡献毛益——它与企业销售毛利不一样79

三、本—量—利分析的作用82

第二节 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方法——何时不盈也不亏83

一、什么是盈亏平衡点84

二、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方法84

三、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相关指标87

四、本—量—利关系图93

五、多品种条件下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方法98

第三节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有多大101

一、敏感性分析的基本内涵102

二、相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103

三、各变量变化引起利润变化的程度——敏感系数105

第五堂课 成本预算的编制——在未来的经营中,你需要花多少钱110

第一节 编制预算的作用与类型111

一、编制预算的作用——预算在成本管理中能起什么作用111

二、预算的类型——确定适合的预算类型114

第二节 销售预算——成本预算的起点120

一、正确编制销售预算的意义——方向对了,路才能走稳120

二、销售预算的编制方法121

第三节 生产预算——以需求拉动生产,为生产成本控制提供依据122

一、生产预算的编制说明122

二、生产预算的编制案例123

第四节 生产成本预算、营业及管理费用预算124

一、生产成本预算——为满足生产之需,企业的生产耗费水平将是多少125

二、管理及营业费用预算——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将是多少132

第五节 财务预算——企业的花费能带来多大的收益134

一、企业的现金预算——企业未来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筹融资状况134

二、预算收益表——企业未来的收益状况135

三、预算资产负债表——企业未来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状况136

第六堂课 成本的经营控制——将基本经济活动的成本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140

第一节 现代成本控制理念——思想指挥行动140

一、成本经营控制的作用140

二、成本控制新理念141

第二节 采购成本与储存成本的控制——操作阶段的成本控制从进货做起145

一、采购成本包含的内容145

二、隐含的采购成本——容易被忽视的成本148

三、采购价格的控制150

四、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150

五、库存成本的控制——库存到位是保证生产到位的基础152

第三节 生产成本的控制——成熟的控制方法162

一、什么是成本控制162

二、生产成本的核算控制——信息的准确靠核算标准的到位163

三、生产成本的控制164

第四节 营销成本的控制——控制营销活动成本并不是一件难事169

一、营销成本预算的编制——以今天的合理框架控制明天的实际成本170

二、营销成本的分析174

三、营销成本的控制177

第七堂课 成本的战略管理——砍掉不能增加客户价值的成本183

第一节 重视战略成本管理——站得高,看得远185

一、了解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含义186

二、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187

第二节 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价值链——看清企业的里里外外190

一、客户增值的价值链190

二、价值链及其构成——企业的内部链条与外部链条191

三、价值链分析的作用——管理者应该掌握的分析工具193

第三节 顾客至上与目标成本法——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196

一、目标成本的组成——由市场价格倒推成本197

二、目标成本的确定案例198

三、目标成本法的特征202

第四节 精益求精与持续改进成本法——好上加好203

一、什么是持续改进成本法203

二、持续改进成本法的要求204

第五节 质量为本与质量成本法——有“质”才有“量”205

一、质量成本的组成内容208

二、质量成本的计算211

第八堂课 成本的业绩评价——评一评成本控制的好坏214

第一节 分权制组织与责任会计——权力与责任216

一、分权制组织——权力的下放216

二、了解分权制组织形成的原因217

三、责任会计——手中的权力,肩上的责任219

第二节 职责划分与责任中心的类型——责任区域有多大220

一、责任中心220

二、成本中心——只发生成本、费用的区域221

三、收入中心——确定销售额完成指标的区域222

四、利润中心——既发生成本,也产生利润的区域222

五、投资中心——对成本、利润、投资均需负责的区域223

第三节 职能履行与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223

一、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成本控制效果好坏的评价225

二、收入中心的业绩评价——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控制评价239

三、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成本、利润同时评价241

四、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成本、利润、投资一起评价244

第四节 战略执行的综合业绩评价——综合、全面的评价246

一、平衡计分卡——财务、非财务评价指标相结合的评价工具249

二、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内容250

三、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步骤251

四、平衡计分卡的应用255

第五节 环境管理的业绩评价——绿色经营很重要257

一、企业经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258

二、企业的环境支出——绿色经营必须付出的代价260

三、开展环境业绩评价261

第九堂课 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265

第一节 改善概论266

一、什么是“改善”——小小的改进266

二、改善的特点267

三、主要的改善活动268

四、改善所要达到的目标270

第二节 现场改善271

一、现场的概念——实际发生行动的地方271

二、现场在管理结构中的地位272

三、“可视力”——你发现问题了吗273

四、现场改善活动276

第三节 现场改善与成本降低278

一、现场改善的基本步骤279

二、现场改善的常用手段280

三、主要的现场改善方法282

参考文献2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