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进化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雷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352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心理进化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进化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5
第一章 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基本理论5
第一节 达尔文学说的历史渊源和进化论思想5
一、中国的达尔文主义、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5
二、达尔文(Darwin)、华莱士(Wallace)和自然选择9
三、人类历史发展成就了达尔文10
四、现代综合进化11
第二节 有关进化的主要理论框架13
一、关于选择单位的争论13
二、Richard Dawkins和自私的基因14
三、William Hamilton和种内适宜性15
四、互惠利他,你一下我一下和博弈论17
五、Robert Trivers和亲本投资理论19
六、生活史分析21
七、K和r的人口增长模式23
八、鲍德温效应(Baldwin Effect)和生态位构建(niche construction)24
第三节 进化生物学的概念27
一、自然选择27
二、盲目但不随机28
三、前进但不进步28
四、适宜性29
五、性选择30
六、适应30
七、预适应(preadaptation)、联适应(exaptation)和拱肩(spandrel)30
八、基因漂移和基因流动32
九、突变33
十、渐变的“威力”34
第二章 人类的起源43
第一节 人类起源的化石证据43
一、南方古猿阶段44
二、直立人阶段48
三、智人阶段56
第二节 多地区起源假说60
一、多地区起源说的销声匿迹60
二、支持多地区起源假说的证据62
第三节 走出非洲假说或替换假说65
一、非洲夏娃66
二、Y染色体亚当68
三、替换假说和尼安德特人的替换69
第四节 总结71
第三章 进化博弈论75
第一节 博弈论历史75
一、囚徒困境78
二、“你一下,我一下”实例79
第二节 “你一下,我一下”策略的数学证明86
一、“你一下,我一下”的进化稳定性86
二、重复囚徒困境博弈不存在单纯的进化稳定策略92
第三节 异质人群中的“你一下,我一下”98
一、“你一下,我一下”的角色98
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策略101
三、其他一些策略103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105
第二部分 进化发展心理学115
第四章 大脑的朴素知识系统115
第一节 朴素生物观和朴素物理观116
一、朴素生物观116
二、朴素物理观121
第二节 朴素心理观和心理理论129
一、朴素心理观的基本类别129
二、心理理论136
第三节 孤独症和心理理论141
一、孤独症和朴素心理观、朴素物理观142
二、男性大脑和女性大脑144
三、心理理论的运行机制147
第五章 心理行为的发展与进化154
第一节 进化发展心理学的概念与假设155
一、进化与发展155
二、自然选择、生理和心理发展158
第二节 不成熟适应与进化161
一、儿童期的不成熟适应161
二、青春期与不成熟适应163
第三节 冒险行为的发展与进化165
一、儿童期的冒险行为165
二、青少年期的冒险行为167
第四节 冒险行为的进化解释177
一、自然选择与冒险177
二、性选择与冒险178
三、生活史理论与冒险179
第五节 社会占优与进化181
一、儿童社会占优的缘起181
二、社会占优策略183
第六节 领导行为与进化184
一、领导行为与认知水平的进化关系184
二、领导权与追随的进化关系186
三、人类与其他动物中领导行为的证据188
第六章 亲本投资的进化195
第一节 亲有余,情不足195
一、啄杀同胞196
二、粗暴的母亲196
三、母体内的同胞之争197
四、故事的背后197
第二节 Trivers的性选择和亲本投资理论198
一、精子过多,卵子过少198
二、精子损耗和男性繁殖能力199
三、性内竞争和雄性特征差异200
四、死亡比率的性别差异202
第三节 养育方式和血缘关系的进化解释203
一、母亲操纵的适者生存203
二、后代的质量—数量平衡204
三、最后的退路:杀死不适应的个体205
四、失宠者的不幸和逐渐死亡208
五、讨人喜欢者的存活:婴儿自己的操纵210
六、谁决定婴儿的性别212
七、父子关系不明确和亲子相似性212
第四节 亲本投资与亲子冲突219
一、胎儿期的亲子冲突219
二、幼儿期的亲子冲突220
三、青春期的亲子冲突222
第五节 祖父母投资与进化225
一、关系确定性与祖父母投资225
二、种内适宜与祖父母投资226
三、祖父母投资的影响227
第三部分 进化认知心理学240
第七章 认知进化模块说240
第一节 认知进化的特殊领域说241
一、模块心智(The Modularity Mind)241
二、决策和问题解决243
三、认知加工的进化251
第二节 社会认知模块256
一、Wason选择任务(Wason's Selection Task)256
二、欺骗探测模块(The Cheater Detection Module)257
三、社会交换的心理算法260
四、错误管理理论(Error Management Theory)262
第三节 认知进化的一般领域说266
一、模块化非模块性(Modularization but not Modularity)266
二、“一般目的”认知模型269
第四节 智力273
一、约束性与可塑性274
二、即兴智力与专门智力276
三、一般智力279
四、不同种族的智力285
第八章 知觉进化295
第一节 物理世界的知觉296
第二节 面部知觉及识别299
一、注视(eye gaze)301
二、成人对面孔的知觉与识别302
第三节 动物是如何预测地震的308
第四节 贝叶斯模型在知觉进化中的应用310
一、贝叶斯定理311
二、贝叶斯知觉与进化314
三、知觉偏见的进化316
第九章 语言进化329
第一节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330
第二节 进化的产物333
第三节 语言的进化过程336
一、语言的雏形336
二、黑猩猩与语言337
第四节 手语起源339
一、手语研究340
二、手语与口语的系统整合341
三、手势在神经学上的证据342
四、手语交流的进化意义343
五、手与口的结合344
第五节 语言进化的社会性346
一、社会契约论346
二、教养方式的假设347
三、社会群组交往假设349
第六节 性选择与语言进化352
第七节 语言进化的博弈论分析357
第八节 语言进化时间表362
一、与语言进化相应的生理和行为363
二、古人类学家描绘的语言演化364
三、分子遗传学家提供的新时间表365
第四部分 进化社会心理学378
第十章 情绪与人格进化378
第一节 基本情绪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379
一、基本情绪的分类379
二、进化视角下的基本情绪379
三、基本情绪的神经生物机制381
第二节 恐惧的进化385
一、恐惧的进化结构:恐惧模块385
二、常见的恐惧现象386
第三节 厌恶的进化388
一、什么东西令人厌恶388
二、厌恶——抵御寄生物的情绪屏障389
三、厌恶的稳定与不易衰退性391
四、厌恶的泛化392
第四节 面部表情的进化394
一、面部表情的普遍性395
二、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396
三、面部表情的进化功能398
第五节 人格的进化398
一、进化视角下的人格398
二、人格的进化系统400
第六节 自尊与进化405
一、自尊与群体地位406
二、自尊与择偶408
第七节 社会性性别差异409
一、个体差异与性别差异409
二、情绪与表情的性别差异410
三、职业与性别差异412
四、总结与展望413
第十一章 群体行为的进化420
第一节 群体现象:领地和种族中心主义421
一、领地422
二、种族中心主义422
第二节 群体行为理论425
一、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426
二、新的群体选择理论427
三、群体的排外与竞争429
四、群体互动的寄生虫避免理论431
第三节 欺骗与自我欺骗437
一、欺骗的类型与代价437
二、欺骗与进化439
三、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验证442
四、自我欺骗的进化生物学解释445
五、主流心理学的发现446
第四节 社会比较与进化448
一、社会比较的原因及作用448
二、进化理论对社会比较的分析449
三、社会比较的作用和形式455
四、社会资本457
第十二章 择偶策略464
第一节 性别的进化464
一、为什么会有两性464
二、为什么男性不少一些466
第二节 隐性排卵期、月经周期与择偶467
一、人类女性隐性排卵与长期性行为467
二、月经周期与性交往468
第三节 配偶关系的进化选择470
一、稳定配偶关系的进化470
二、两性配偶关系目标的理论模型471
三、男女两性的性策略与择偶机制472
第四节 择偶中的性别差异478
一、情感抑制、情感欺骗与性胁迫478
二、嫉妒、父母身份确定与择偶479
第五节 择偶压力下外貌美观的形成480
一、女性美的一般标准480
二、身体美的一般标准484
第六节 智力、幽默感与性交往487
一、性交往与智力488
二、性交往与幽默491
第七节 有关同性恋的进化假说494
一、亲属选择理论494
二、父母操纵理论495
三、同盟形成假说495
四、群体选择模型496
热门推荐
- 280357.html
- 1846817.html
- 1119888.html
- 1275156.html
- 1032648.html
- 941235.html
- 461514.html
- 3604008.html
- 3730245.html
- 3706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6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0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7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9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6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7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0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