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
  • 蔡方鹿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6364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道统-思想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中华道统思想的源与流2

一、道统的起源4

二、道范畴的产生与发展7

三、道统的发展阶段9

第二节 中华道统思想的理论构成及其基本特征20

一、道统思想的理论构成20

二、中华道统思想的基本特征29

第三节 中华道统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37

一、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导、融合各家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大传统38

二、道统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41

三、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7

四、整理研究中华道统思想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53

第一章 道统的溯源62

第一节 伏羲、神农、黄帝63

一、伏羲63

二、神农67

三、黄帝71

第二节 尧、舜、禹、汤77

一、尧78

二、舜84

三、禹87

四、汤92

第三节 文王、武王、周公96

一、文王97

二、武王101

三、周公105

第二章 先秦道论117

第一节 道的产生及涵义118

一、道的产生118

二、道概念的涵义120

三、道范畴的形成126

第二节 道家道论132

一、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133

二、庄子的“自本自根”之道144

第三节 《管子》道通仁义礼法的思想150

一、“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151

二、道与气153

三、道通仁义礼法154

第四节 法家因道而任法的思想156

一、前期法家“以道变法”的思想157

二、韩非“以道为常,以法为本”的思想159

第三章 儒家道统思想的发端168

第一节 孔子的仁礼之道170

一、道的内涵172

二、天命、中庸思想176

三、孔子在道统发展史上的地位180

第二节 孟子的仁义之道184

一、以仁义为道186

二、仁政与王道188

三、心性论191

四、开道统说之端绪194

第三节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197

一、道为阴阳198

二、道的属性201

三、《易传》对道统发展的影响204

第四节 荀子“天有常道”的思想205

一、“天有常道”207

二、礼义忠信为道209

三、道与心210

四、“圣人者,道之极”213

第五节 《大学》的明明德之道218

一、三纲领219

二、八条目221

三、内圣而外王223

第六节 《中庸》的中庸之道224

一、中庸思想226

二、中和之道227

三、“诚者,天之道”228

四、中庸之道的历史地位230

第七节 董仲舒“圣人法天而立道”的思想232

一、“道之大原出于天”234

二、“圣人法天而立道”236

三、兴亡治乱在于道239

第四章 道统论的正式提出和确立244

第一节 韩愈的道统思想249

一、道统论的提出250

二、批佛老,斥异端254

三、推本《大学》,尊崇孟子257

四、韩愈道统论的历史地位259

第二节 孙复、石介的道统论及“圣人之道无有穷”的思想265

一、继承韩愈,提倡道统267

二、批佛老,斥浮华文风269

三、“圣人之道无有穷”274

第三节 周敦颐“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的思想280

一、儒、道相兼,《易》、《庸》结合282

二、以仁义中正为道286

三、“文所以载道”288

四、周敦颐在道统史上的地位289

第四节 张载的道统思想及其以气化论道293

一、倡道于千年不明之后295

二、以气化论道298

三、道与诸范畴的逻辑联系302

第五节 程颢、程颐对道统论的确立307

一、以天理论道311

二、以义理解经,发明圣人之道318

三、崇尚“四书”,超越汉唐322

四、对道、佛的批评与吸取327

五、二程道统论的历史地位和影响333

第六节 朱熹集道统思想之大成341

一、继承二程,完善道统思想体系346

二、建构精致的道的哲学357

三、集注“四书”,集道统论之大成364

四、朱熹与陈亮关于道统的争论371

五、道统与道学381

第五章 道统思想的流传与演变394

第一节 陆九渊的道统论及道乃人心所固有的思想396

一、倡导心学,以心论道统400

二、道乃人心所固有409

三、朱陆关于道的争论413

四、陆九渊心学道统论的历史地位416

第二节 吴澄心学与道统相结合的思想422

一、建构完整的道统体系424

二、道与经典428

三、道论431

四、心学与道统相结合434

第三节 王守仁“道即是良知”的思想及对程朱道统论的批评与改造441

一、“心即道”445

二、对程朱道统论的批评与改造447

三、“道即是良知”451

四、王守仁突破程朱道统论的时代意义456

第六章 现代新儒学的道统论460

第一节 现代新儒学道统论概说461

一、熊十力462

二、冯友兰462

三、钱穆464

四、牟宗三467

五、唐君毅及《宣言》470

六、现代新儒学道统论的特征474

第二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及其道统观479

一、新理学的文化价值取向485

二、道统观492

第三节 牟宗三的道统论及其对传统道统思想的发展507

一、道统与中国文化生命510

二、道统发展阶段说519

三、道统、学统、政统三统之说534

四、对程朱道统论的改造541

五、对传统道统思想的发展556

后记5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