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信息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信息学
  • 孙绍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4423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教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信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信息学概述1

第一节 当代的教育信息学研究1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1

二、教学的信息优化研究3

三、信息冗余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4

四、用信息调控学生的意识状态6

五、将信息观作为“三论”引入教育学研究8

六、以信息观点来探讨教育理论中的传统课题11

七、教育信息传播研究12

八、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3

九、教育科研信息研究14

第二节 教育信息学的内容框架16

一、“基础理论——实践技术”维度16

二、“信息功能类型”维度17

第二章 教育信息学的理论基础22

第一节 信息概念和种类22

一、信息概念22

二、信息种类25

一、信息的储存30

第二节 信息的储存、传递、检索、加工及转换30

二、信息的传递31

三、信息的检索32

四、信息的加工33

五、信息的转换33

第三节 信息与社会34

一、社会发展的三个要素34

二、信息与人类意识36

一、信息传递模型41

第四节 信息传递过程研究41

二、控制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模型43

第五节 人脑的信息生理结构43

一、研究人脑的信息生理结构的意义43

二、人脑信息加工的生理结构45

第三章 教育现象的信息观研究48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作用的信息观研究48

一、概述48

二、教育是信息传递和加工过程48

三、教育通过信息传输意识53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研究60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60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67

第三节 知识与信息在教学研究中的意义73

一、知识概述73

二、信息与知识的关系83

三、由信息观统一地研究教与学85

一、模型概述88

第一节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综述88

第四章 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88

二、对已有的知识学习信息加工模型的回顾91

三、对已有模型的评价100

第二节 本书的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101

一、模型101

二、原知识的发展109

第五章 知识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对学与教的规律和经验的解释(上)121

第一节 学与思的关系121

一、以往的认识124

第二节 循序渐进与最近发展区、组织者124

二、笔者对循序渐进原则的理解125

三、关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适用范围127

四、用学习模型分析128

五、关于“最近发展区”129

六、关于“组织者(organizer)”130

第三节 灌输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132

一、概念132

三、模型分析133

二、批评与现实133

第四节 关于试误与顿悟136

第六章 知识学习信息加工模型对学与教的规律和经验的解释(下)139

第一节 信息优化139

一、优化的概念139

二、信息优化的两个方面139

第二节 原知识的激活与“现实化”156

第三节 活动与开发被动信息158

一、活动的概念和它在教育理论中的特定含义158

二、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活动的作用的评价159

三、活动的作用——开发被动信息160

第四节 布鲁纳与杜威:两种发现学习163

第五节 透明教学165

一、测定原知166

二、内容连贯168

三、信息优化168

四、灌输式与发现式结合168

一、科研的起点170

二、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170

第一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重要性170

第七章 教育科研信息170

三、科研信息与科研工作171

第二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类型及其特点173

一、按信息形态的抽象性分类173

二、按信息的加工层次划分174

三、文字信息的常见类型及特点175

第三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流动177

一、教育科研信息的流动模型177

二、科研信息流动的非正式渠道177

第四节 教育科研信息流动的中间环节178

三、科研信息流动的正式渠道178

一、教育科研信息的加工179

二、教育科研信息的组织181

第五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检索184

一、分类途径184

二、著者途径185

三、题名途径186

四、主题途径187

五、顺序号途径188

六、引文途径189

第六节 教育科研信息的计算机检索191

一、概述191

二、计算机检索的科研信息类型192

三、叙述式检索系统的提问式193

四、联机检索系统196

五、光盘检索系统199

六、检索结果的调整199

第七节 教育科研信息流研究201

一、概述201

二、教育科研信息流研究的用途201

三、科研信息流动中的马太效应203

第八章 教育社会信息204

第一节 概述204

一、概念与意义204

二、教育社会信息的类型204

三、教育社会信息的特点205

第二节 教育社会信息的采集206

一、采集点的选择206

二、网络建设207

三、制度建设208

第三节 教育社会信息的分析研究209

一、原因分析210

二、后果分析211

三、主流分析214

四、曲线推测215

第九章 教育内容信息的传递通道217

第一节 通道的类型217

一、通道的概念217

二、通道的类型217

一、通道的结构218

第二节 通道的结构与层次218

二、通道的层次220

三、学校:专门的通道系统221

第十章 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流223

第一节 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流的特点223

一、结构与范围特点223

二、信息类型特点227

第二节 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信息类型227

一、按信息内容分类227

三、信息类型与管理系统中的元素228

二、按信息的时间特性分类228

第三节 信息流分析与优化229

一、信息流分析229

二、优化原则244

第四节 历史信息的存储与检索247

一、历史信息的存储247

二、历史信息的检索247

第五节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248

后记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