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五卷 隋唐五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俞鹿年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54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五卷 隋唐五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宗正寺 (91
前 言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隋唐五代社会政治面貌的主要变化1
一隋唐社会统一的契机1
目 录1
二隋及唐前期的政治革新6
三 以藩镇割据为主要政治特征的中晚唐社会11
四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与绝对君权的酝酿20
第二节 隋唐五代政治制度的演进27
一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27
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进37
第二章隋唐五代的皇帝制度49
第一节皇帝49
一皇帝的名号、职权与辅弼49
二强化皇权的各项制度56
一尚书省的职掌 (166
三后宫与女官制度69
四殿中省与内侍省(长秋监)72
一九寺 (174
五皇权与外戚75
六皇权与宦官80
第二节东宫制83
一皇位继承与太子83
二东宫组织86
第三节公主及其邑司89
第四节宗室90
一亲王和王府组织90
第三章 隋唐五代的中央决策机构及其94
第一节中央决策体系的结构与机制94
运行机制94
一最高层次决策——御前决策会议96
二中书门下两省的决策机制103
第二节宰相会议的决策机制112
一政事堂与中书、门下两省的关系112
二宰相名称及其职权的演变115
三宰相会议的决策方式120
四扩大参与的百官决策会议124
一宦官参与决策126
第三节决策机构逐步多元化126
二学士的设立和翰林学士职权的扩大130
三唐末、五代枢密院的设置及其演变136
一诏令的颁行程序138
第四节决策的程序与方式138
二战略性决策与行政性决策144
第五节决策的依据与信息传递渠道147
一地方奏报与大臣章疏147
二皇帝巡行与遣使出巡152
三广开言路155
四决策与信息的关系157
第六节 中央决策的特点与效应159
一人治原则与人治效应159
二决策实施程度的变化与历史局限性162
第一节尚书省165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中央行政体制165
二 尚书省的主要官员167
三 尚书省长官之失权168
第二节六部二十四司——政务官署169
一六部组织169
二六部主要官员170
三二十四司171
第三节九寺五监——事务官署174
二五监178
三秘书省181
第四节宗教事务管理制度183
一佛教管理制度183
二道教管理制度186
三祆教管理制度188
第五节使职差遣制189
一使职差遣的产生及其制度化189
二财政诸使193
三翰林学士与枢密使、宣徽使201
四 内诸司使206
第六节行政效率的保持与波动213
一行政效率的保持213
二行政效率的波动219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地方行政体制224
第一节道及其机制转换224
一唐代前期监察性“道”224
二中唐后地方行政实体性“道”227
三五代时期的“道”239
第二节府州(郡)县行政机构240
一都督府241
二府州(郡)行政机构244
三县行政机构249
四乡、里组织251
第三节民族地区政权组织252
一都护府252
二羁縻府州256
第四节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259
一两种分级制度的并存259
二 以强化户口管理为中心任务260
机构的出现263
三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与边疆地区特殊政权263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监察制度265
第一节御史台与尚书左右丞265
一御史台的建置及其职掌265
二御史台的员吏设置及其分职271
三 尚书左右丞的监察职能276
第二节谏官277
一谏官的设置277
二谏官的作用280
三谏官的兴衰282
第三节地方监察制度284
一隋的司隶、谒者二台对地方的监察284
二 唐代前期的使职监察与后期的巡院监察286
三监察御史对地方的监察288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司法制度290
第一节法律形式与刑罚制290
一隋律、唐律与刑统290
二诉讼程序295
三“十恶”、“八议”296
四 五刑300
五禁贻误军机、违犯军令和逃逸301
六官吏失职、违纪、贪污、擅权的惩处305
七加强控制编户310
第二节审判机关311
一大理寺及其职权311
三三司会审315
二参酌院315
四地方官兼理司法及其有关僚佐317
第三节审判制度319
一审判管辖319
二审判的监督与法官的责任322
三审判过程中的强制处分323
四起诉325
五审讯与判决328
六上诉331
七覆审与覆核333
八审判中的证据334
九判决的执行与诉讼的注销335
一皇帝是最高军权的掌握者337
第一节高度集权的领兵体制337
第八章隋唐五代的军事制度337
二协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机关338
三军队统领系统339
第二节 隋和唐前期的府兵制347
一府兵建制347
二折冲府组织与兵源351
三隋十二卫、唐十六卫与东宫六率府356
四御史监军361
五府兵与地方军、边防军的关系364
六?骑、团结兵与官健的崛起366
第三节 中唐以后至五代的军制368
一禁兵六军与神策军368
二宦官监军与皇权削弱370
三藩镇兵373
四 团结兵376
五五代的侍卫亲军与乡兵378
第九章 隋唐五代的财政管理制度384
第一节 隋唐五代理财机构与职掌384
一隋与唐代前期的财政管理机构384
二中唐以后财政管理机构的变化388
三三司使的建立392
第二节库仓储备制度396
一库藏制度396
二仓廪制度405
第三节财政预算与收支分配409
一预算制度409
二收支分配411
第四节唐代的财务勾检制度及其实施情况416
一唐代的财务勾检制度416
二财务系统勾检制的实行情况418
第十章 隋唐五代的人事管理制度422
第一节教育与仕途422
一学校教育422
二科举制425
三制举与辟召430
四荐举与门荫436
五铨选制度442
第二节官员任用447
一任用类别447
二告身450
三任期451
四位、品、爵、勋、阶451
五散官、勋官、员外官453
六品官俸禄与食实封457
第三节官员考核及其他461
一考课制461
二任用限制469
三迁转、升降与赏罚472
四公文格式、称谓与礼仪474
五衣冠服饰等级制478
六休假481
七致仕483
八赠赙与谥称483
第四节吏员胥史484
一吏胥的类别与职掌485
二吏胥的来源与待遇492
三吏胥的政治地位与作用495
第五节唐王朝的行政法规498
一令、格、式498
二《唐六典》499
第十一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501
第一节突厥501
一突厥的兴起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501
二突厥的官制505
第二节回鹘508
一 回鹘的兴起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508
二回鹘的政治制度509
第三节吐蕃513
一吐蕃的兴起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513
二吐蕃的政治制度514
第四节南诏519
一南诏的兴起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519
二南诏的政治制度521
第五节渤海525
一渤海的兴起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525
二渤海的政治制度527
结 语533
一隋唐五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533
二隋唐五代政治制度对邻国的影响538
三隋唐五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地位538
热门推荐
- 112547.html
- 3651047.html
- 2585442.html
- 3376251.html
- 105309.html
- 1811897.html
- 1446240.html
- 535230.html
- 3303138.html
- 2644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0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6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2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0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3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5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07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5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6606.html